【原创】妈妈,难道只是爱的容器?

标签:
张娟老师每日分享 |
分类: 原创分享 |
今日分享:当妈妈在教育儿子的时候只运用爱,就会在亲密关系中,让爱人感受不到爱,而孩子就会和妈妈粘连在一起,父子之间变成了角斗士,有你没我,家就变成了战场。
在最近的案例中,一对父子,他们在咨询室中横目相对,彼此冲突的非常厉害,甚至到扬言有你没我的地步。妈妈在旁边哭泣发抖,害怕无力。当我去接触这些家庭的时候,我发现一个部分值得今天分享出来:当妈妈们生了孩子,特别是生了一个儿子之后,很多妈妈就会觉得,我有儿子了,我就有了一切,我的后半生都已经有依靠。甚至有的妈妈会扬言告诉她的丈夫,我有儿子了,你现在爱干什么就干什么,不重要了。
也就是说,在有了儿子之后会无意识地或者有意识的将丈夫边缘化,她会把对丈夫的那份爱全部收回来,将所有爱的力量都放在孩子身上。我们知道,孩子在TA小的时候,零到六个月,TA需要母亲无条件的爱;零到三岁,TA也需要我们给TA很多的爱和重要感,但随着孩子的逐渐成长,我们作为父母,不能只是给孩子爱的能量。就像林文采老师说的:爱与被爱是一种能力。
如果我们的孩子,只懂得被爱,只懂得享受被爱,而不懂得爱人的话,TA爱的能力是不完整的。孩子不止需要有有爱与被爱的能力,还要有联结的需要、独立、自主,责任感、规则感和秩序感,所以从孙瑞雪老师写的一本书《捕捉孩子的敏感期》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孩子在每个生长阶段都有人格发展的一些关键的内容和任务需要去完成的。而这时候如果我们只有爱的能量给到孩子,是远远不够孩子的发展需要的。
我们经常会发现有一些妈妈忽略这些,她已经不再是一个教育者,而只是像一个爱的容器,把孩子包裹在里面,让孩子不断的在那个爱的容器里去浸泡。这样带给孩子的那份成长是什么呢?原来我是这个女人生命中的命啊!
随着孩子年龄的成长,要求会越来越过分,因为TA没有界限,没有归属感,TA也失去了我们人跟人之间真正的对人的那份尊重和责任。只是一味的索取享受,甚至到最后,没有边界的这种爱就会让TA变得更加变本加厉,肆无忌惮,不顾及别人的感受和需要,只是顾忌自己要什么,也不懂得延迟的满足,我要,你就得给,你不给我就会用伤害自己来威胁你。恰恰这个就会吃定了妈妈,而这种招数往往是非常有效,妈妈就会变得一再的忍让。
当孩子进入青春期的时候,妈妈会发现,她唯一的希望是这个孩子学业有成,但这个希望会慢慢地破灭。孩子在学习上是毫无动力,因为TA的人生主导就是快乐,享受。TA不知道什么叫付出,不知道什么叫承担,不知道什么叫责任。这时候妈妈才会邀请爸爸。
那个长时间不被重视,不被爱,不参与教育的那个人进来的时候,是带着很多的愤怒和情绪的,爸爸其实早就看孩子不顺眼了,所以,他有一个观点:这个孩子是溺爱着长大的,那我就去到另外一个方向,绝不溺爱。往往采用的手段是非常的坚决,非常强硬的。父子之间变的不像父子,反而更像两个男人之间的争斗,去争夺那个女人的爱。
妈妈绝对没有想到,在这种模式下会让两个男人变成了竞争对手。而你在享受你是重要的同时,你也在享受你的恐惧,无力和害怕。因为随着他们的冲突不断的升级,家已经没有家的感觉,而是变成充满硝烟的战场。那时候你已经无力平衡这种关系了,所以才会走进咨询室。我真心的去提醒妈妈们:妈妈的角色,绝对不只是爱的容器。
我们是教育者,是孩子的人生导师。所以妈妈的成长,要快于孩子的成长。我非常认同曾奇峰老师说的一句话:当妈妈的成长慢于孩子的成长的时候,问题就会发生。妈妈的成长才是最值得的。当你的成长能够与时俱进,快于孩子的时候,那你就是一个教育者。否则的话,你就会让自己陷入到恐惧和无力之中。所以在这里我们有个邀请:让我们一起来成长,安娜老师八月底的个人成长工作坊,就是一份非常丰富的生命礼物。
我希望我们的妈妈们不要等出了问题,才去寻求改变的方法。因为到那时候即使寻找到方法你也没有能量去运用。所以首先让自己的生命活出价值和状态,当你的生命能量提上来的时候,方法才是有效的,而不止是工具。所以,自我成长将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我们一起来成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