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身体需要被“共情”

(2014-12-03 09:54:41)
标签:

佛学

分类: 个人成长

身体需要被“共情”


     “共情”是心理咨询中的专有名词,是咨询师以求助者的价值体系去理解和体验其内心世界的一种能力,就像体验自己的精神世界一样,“感同身受”,“设身处地”的感受着对方。对咨询师而言,真正好的“共情”,不只是理解所听到的内容和程度,更重要的是能走进对方的情感世界,对隐藏在内容背后的情绪和感受给出准确的理解和支持。而对于求助者,能被“共情”是一件很美好的事,在那一刻内心一定是充满着温暖和舒适,被理解的感觉就像干涸的土地上,涌入一股股清泉,这种感觉能一下子拉近“共情”者和被“共情”者的关系,这样的连接就像是内心深处的牵手,然而,生活中的大多数时候,我们是很难感受到这样美好的时刻,因为我们每个人最感兴趣的是自己,日常交往中更多的时候,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和立场与他人沟通,能做到“换位思考”已经实属不易,真正的被“共情”更为难得。

     当然,在咨询室里“共情”是会贯穿始终的,因为“共情”毕竟是作为心理咨询师最重要的基本功之一。然而,我们的身体也需要被“共情”,这是常常被忽略的。首先,最基本的身体“共情”是能够满足身体的基本需要,比如:我们身体感觉冷,就会添衣服;身体感觉累了,就会让它休息,如此等等,但是,这看似简单平常的身体基本需求,也不是所有的人都有能力真实的理解它并产生“共情”。又比如,很多的时候,不少的人会在自己不饿的时候吃很多东西,即使身体本身已经足够了,还不停的伸手要,这显然是心理的一种缺失,如果心里有一个填不满的大洞,身体最基本的需求也是很难被“共情”到的。

      其次,是对身体动作“隐喻”的“共情”。其实,身体的动作有自己的一套运动规律,它最早体现在肌肉的张力流动上,这是在婴儿时期就出现的一种稳定的动作质感,就像心理学上说的“气质”一样,具有先天性,这种与生俱来的身体动作特质奠定了每个人的动作偏好和个性特质。也就是说,我们发出的每一个动作,不只是位置的变换或身形的改变,更是我们内在观念和状态的呈现。由于动作的产生都是由我们内在的某种力量驱动着,所以,身体发出的每一个简单动作,其背后都可能蕴含着个体大量的早年经历、个性特征、价值观念、心理状态等信息,由此可见,我们身体发出的每一个动作都不是“随意而为之”,里面都有其深刻的“隐喻”。能够对身体动作“隐喻”进行“共情”并非易事,只有受过专业训练的身体舞动治疗师才可能做到。心理咨询中,对身体动作“隐喻”的“共情”是一个非常复杂和专业的事情,不过,在生活中我们也可以从细微的动作“隐喻”里觉察到一些更加真实的信息,比如:一个人满脸堆笑不停的和你说:“好!好!你说的真好!”,但他的上半身,尤其前胸和肚子等身体部位却一直在向后靠,毫无疑问,此时他的身体已经出卖了他,他说的“好”是假话!我们的身体是“诚实”的,不会说谎,身体本身就是一个真实的存在。如果我们能在现实生活中多一些对身体动作“隐喻”的觉察和理解,就可以获得更多真实而准确的信息,从而与身体产生更深入的连接和“共情”。

http://mmbiz.qpic.cn/mmbiz/jfGjnMvpwhLz3tQ6KibduFFMBNRSVnGJZKuWYvaw4JGs7m6KRW13NSjH5tvl6OUe8fuH8daPp4Nf2MFibA2TaAKQ/0

     我们的身体是我们所有经历的忠实记录器,最深层的身体“共情”正是身体记忆的“共情”。现实生活中,如果我们有过创伤经历,那么这份创伤的画面、感知、认知和感受最后都会沉淀在身体里,挥之不去。要想与这样的身体“共情”,需要在专业的身体舞动治疗师的引导下,跟着身体回到创伤现场,在身体层面重新经历这份伤痛,并在安全和爱的环境下,由治疗师陪伴和带领下,与身体这份记忆产生“共情”,逐渐地走出这片创伤的泥泞。当身体进入到一段曾经的记忆中时,它需要的“共情”是一份深深的理解和接纳,对求助者而言,这是一池温暖,满载着获得新生的滋养!

      我的一位舞动成长小组中的学员,在与同伴互动的过程中,当同伴一只手怒气冲冲的指着她时,她一下子就蹲了下去,低声哭泣起来。或许正是这个动作,触动了她身体记忆中的某个创伤片段,一下子使她退行到经历创伤的那一刻。其实,这一刻身体记忆的唤醒,对于那位哭泣的学员来说是件值得庆贺的事,因为这正是创伤修复的开始。通过不断地与身体记忆产生“共情”,身体会逐渐得到清理与滋养,累积的创伤在不知不觉中慢慢地被抹去,身体随之变得柔软而轻盈,心底的那份宁静才会浮现。

     生活中,没有不受伤的人,只有不断疗愈的心,身体参与的疗愈、被深深“共情”之后的疗愈,才是最根本、最彻底的修复。

http://mmbiz.qpic.cn/mmbiz/jfGjnMvpwhIJpAVGCrmiaHJg2t0rKxRricEVLyC0WiabZyibQfJic98HgDy1jB9j4wJ0HgKwLtgS8uBTp8uaJjibOC8Q/0

【成长在继续……】

1.觉舞之旅 导师杨耘、段瑞彬 2014年12月4—12月6日(共三天)

2.自我关爱成长营 导师张娟 2014年--2015年(周内班,周末班)

3.BE HAPPY 亲子成长特训营 导师王剑飞 2015年1月28--2月2日(共五天)

详情咨询:15596860503 18149026228 1896683091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