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和公益读书会本周继续与大家分享克里希那穆提的《重新认识你自己》,本周分享的是第十四章——昨日的重担。
本章内,克里希那穆提反复的强调了“空寂”会带给我们的不同以往的体验,然而在整个章节里,他并没有确切的描述什么是空寂,只是告诉世人,这样不是那样也不是,只有当你“脑细胞也变得平静了,也许你就能突然巧遇那没人可以告诉你,也没人可以毁灭的奥秘境界。”在分享中,唐老师有提到,克氏有意的避开具体描述空寂的状态,一方面是确实很多的境遇和体验是要用生命去经历,不是言语能够表达,另一方面是当有一个具体描述给到定义时,就会有很多人刻意模仿去追求那个所谓境界,但实际上“
一个人如果总想获取或达成一些什么,这种拼命奋斗的态度,对我来说就是人生最大的绊脚石。”

《重新认识你自己》整本书其实都在反复强调,汲取认识自己的知识和认识自己是两回事,因为你所累积的有关自己的知识,都是基于过去的往事,而沉溺于往事的心时常是失意与哀伤的。认识自己和学习语言或科技完全不同,后者必须累积知识,记住一切,因为你不可能凡事从头证明起;然而,从心理层面来认识自己,所面对的却是当下发生,知识则属于过去。
在分享中,另一个引起大家热烈讨论的是“安全感”的部分。克氏在书中说道:“在我们所有的人际关系、态度和行为中,我们都需要安全感,但是我们已经认清,根本就没有安全感这种东西存在。因为从心理的角度来看,没有一件事情是永恒不变的,因此,没有任何关系能带给人安全感。如果你能看透这点,生活态度就会完全改变。当然,我们都需要房子、食物这些外在的保障,可是心理上对安全感的执着,反而使你无法享受到所拥有的外在保障。”

我们很多人会习惯性地想要抓住些什么物质,或者是在关系中从另一边身上寻找所谓的安全感,并因着这安全感不满足从而生出更多的怯懦与不确定,但是当克氏斩钉截铁的说,根本没有安全感这件事,好像突然松了一口气,当明确知晓我们追寻不到的东西本就不存在,那这追寻也就变得没有意义并且可以停止了。
【家和萨提亚中心近期课程及讲座】
工作坊
《帮助我,帮助青春期的孩子---父母成长工作坊》
王剑飞 2014年11月14--16
《觉舞之旅》 杨芸 段瑞斌
2014年12月12--14
《自我关爱成长营》 张娟
周内班,周末班
《心理咨询师职业发展规划》工作坊
2014年11月13日(全天)
讲座
《帮助我,帮助青春期的孩子》大型讲座
2014年11月12日14:30--17:30
咨询电话:15596860503
18189203827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