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静默的力量

(2014-03-25 10:11:03)
标签:

个人成长

婚姻家庭

分类: 个人成长

静默的力量

 

安静是有力量的


        世上每个生物都是最特别、最受珍爱的生命。我感到自己有力而颖悟,充满了活力和想象力。万事似乎都没有那么复杂,地球上的所有人都被给予了同样独特的礼物。
       生活中既有平凡的时刻,也有不寻常的时刻,需要我们去想象、梦想、规划和筹谋,养育自己和他人。如果在应对日常生活时心存焦虑,我们就很难做到这些。
       当我们充满恐惧时,敞开心灵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我们会停滞不前,无法发展或寻找富有想象力的解决办法。然而,这种根深蒂固的恐惧有时并不容易被觉察到,因为它会戴上许多面具。例如,紧张兮兮的父母会因为恐惧而行动,每次他们看到孩子经历失败、健康问题或无关紧要的挫折时,都会将之视为生死攸关的危机,而不是发展的机会,但他们可能从来没有觉察到这是源于自己的恐惧。同样,那些没有处理好人际关系并深受其苦的人也未必会承认,是恐惧在妨碍他们面对问题,或大胆地做出改变。在职场中,那些将意外变故或问题视为当代世界末日的人也没有意识到,武断地将每件事视为灾难的思维模式,妨碍了他们解决实际上能够解决的问题。他们解决问题的创造性能力受到了遏制。每个人都非常容易滑入恐惧的惯性之中。
       有时慢性的恐惧会对我们产生微妙但极具破坏性的力量,此时,静默对克服这种力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托马斯·基廷是一名特拉普派修士,也是一位多产作家,他曾经说:“我们的大脑、心灵和灵魂就像一盆浑水。搅拌时,水会变浑浊,遮蔽我们的视野。但是,当水被静置时,淤泥会沉到底部,让水质变得清澈。然后,我们可以更清楚地洞察自己的生活和我们与其他人的互动。”在松林中的这个寂静时刻,我仿佛感到与至爱者——我们人生中最强大工具(爱)的源泉——联系了起来。

静默的力量

 

以静默温暖我们的心


       静默既是身体的体验,也是心理和灵性的状态。当我们的肌肉在静默中放松下来时,我们身体的内在状态也会发生变化,从紧张、激动变得清醒、清凉。我们紊乱而不匀称的呼吸节奏也会变得平静而从容。
       伴随着这些身体变化,会悄然发生巨大的转变。就仿佛我们的心灵逐渐下沉,沉到了人生充满动荡、混乱和骚动的水面之下。当我们潜入清凉的静默之海时,所有不同的自我特征都会在我们内心深处汇聚起来,事实上,它们会重新与我们的
       灵魂融合起来,而我们的灵魂永远不会受到扰动,因为它是爱的居所。这就是那个充满爱的自我,是我们内心中的至爱者。
       古代的灵性大师都曾谈到,在静默时,他们的心灵会充满奇妙的温暖感,身体也会放松下来,同时感到自己精力充沛。当人们完全拥有爱时,他们就能深深地感受到和平与喜悦,也能感受到力量。需要注意的是,当我们接触到我们的内核时,如果我们自身或他人出现了愤怒、恐惧或悲伤,我们仍然能觉察到。只是说,愤怒、恐惧或悲伤出现以后,会被平安、喜乐和力量的熔炉所融化。
        这是一个非同寻常的现实:在任何情况下,当我们接触到内心平安、喜乐和力量的熔炉时,我们就不再受到恐惧的羁绊。为了熟知我们自身和他人心中这个爱的圣所,进入静默是个很重要的步骤。
       冥修者兼僧侣托马斯·默顿的著作深深地影响了我,他的话语极富启发性。他谈到了静默的重要性: “它没有受到罪和幻觉的影响,是纯粹真理的所在,是纯粹神性的所在或光亮……心灵的幻想或意志的暴行都无法接触到它……这就像闪耀着无形的天堂之光的纯净钻石。它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通过践行静默的习惯,我们可以让自己浑浊的生命之水变得澄澈透明,随时可以触摸到这颗光芒闪闪的钻石——这种始终引导我们、没有任何东西能够将之摧毁的内在力量。

                    

静默的力量


静默的迫切需要

       我们都在抽象的层面上知道,当西方文化陷入忙乱的“正常生活”时——不幸的是,东方文化也越来越是如此——我们就很难做出改变人生的决定。一些特殊的情况需要我们做出富有创造性的、敏感的举动,但我们无法做出这样的回应。在恐惧的驱使下,我们的头脑缺乏创造力。21世纪才华横溢的小说家乔纳森·弗兰岑(Jonathan Franzen)指出,静默意味着“你能够真正做出负责任的决定,能够有效地应对可怕的、失控的世界”。那种静默时光就像冥想时被敲响的钟声,纯粹、优美而又无比珍贵。
       虽然人们不断告诫我们要“放慢步伐”、“别紧张”,但将静默的习惯付诸行动却是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绝大多数人都觉得,我们的生活已经充斥着太多的活动、责任乃至于财物。人们教导我们要锻炼身体,去清真寺、寺庙或教堂,修习冥想。此外也教导我们放下智能手机,不要周末工作,花些时间来深入思考、驱除杂念等。
       许多人认为,练习冥想是僧侣们或反文化主义者不切实际的活动,旨在与世隔绝。他们根本不相信可以利用20或30分钟进入静默之中的“自我关注”。他们过于活跃而勤奋。太多的人指望着他们,迫切地需要他们。
多年以来,我已逐渐将每天的静默时光视为家常便饭,就像早晨淋浴和刷牙那样。每天早上我花一个小时来静默,对我来说,这是最深切的祈祷。只有像这样洁净过灵性、思想和情绪以后,我才会开始每天的生活。

静默的力量

如何修习静默?


       我喜爱看那些有“转折性雨中场景”的电影。在这些电影中,主角对于他理想中的人生旅程或恋情怀着坚定的看法,但是,人类无法掌控的事情发生了。恋情结束了,有人死去,悲剧降临了。现在,旧的计划被搁置于废墟之上。在这些“转折性雨中场景”中,主人公或许会在雨中散步,或者一边饮着烈酒、浓茶或咖啡,一边凝视着窗外落下的雨水。这时,主人公会做出决定,他/她需要在其人生规划中选择撇下哪些东西,接受哪些东西。这些人会让自己的人生轨迹变得更游刃有余、更宽广、更具包容性,他们的生命会给他人与世界带来爱、欢乐和智慧。
       我们可以怀着无畏的、毫无保留的学习精神来面对未知的世界,也可以拒绝进入静默之中或者在雨中反思。我们的抗拒会让自己陷入毫无想象力的、因循守旧的藩篱之中并深受恐惧的羁绊,会产生自我怀疑和内心的骚动,并固执而无益地轻举妄动。最终,静默就是倾听至爱者引导我们做的事情。如果我们不信仰静默的力量,我们甚至根本就听不见这些事情,更不要说具备完成它们的勇气了。
       通过反复尝试,找到自己体验静默的方式。方式没有正确或错误之分。有一个朋友住在海边,他会深情地凝望着大海,直到大海完成了他所说的“神奇橡皮擦”的工作——涤除他心灵的尘垢——为止。我的表弟赫舍尔是个热爱交际的商人,会讲诙谐的故事,让你笑到肚子疼为止。他似乎不是那种特别焦虑、让人感到窒息的人。当他感到压力很大时,他会来到住所附近的河流中央的沙洲上,坐在那里,直到恢复理智并改变看法为止。在体验静默时,你可能需要重复做某些动作或说某些话,而其他人可能需要静坐无语。有些人会闭上双眼,有些人会凝望太空,还有些人会凝望圣像、花朵或画作,或者凝视蜡烛或火堆摇曳不定的亮光。此外,还有很多人通过绘画、创作音乐或园艺来进入静默。而我们在前文也谈到过,很多人会通过朗读诗歌、学习某些充满智慧的经文或祈祷来进入静默。而最重要的就是坚持不懈,直到淤泥充分沉淀到盆底为止。
       试着安静而舒适地坐下来,让自己的思绪尽情徜徉。回想你人生中不同的时光和往事。回想那些让你的内心感受到最深切的宁静,满怀喜悦地与万物在爱中联系起来的场景。就我而言,我还记得自己是个小男孩时独自在松林中玩耍的情景。在我长大以后的体验中,我也发现了这种进入静默之前的前奏,不过它已改头换面而已。问问自己能否从回忆中获得收获和启迪,弄清楚自己体验静默的独特做法是怎样的。当静默的习惯以积极主动而非消极被动的方式融入你的生活时,它能够带来莫大的益处。当然,就像赫舍尔那样,当生活让你紧张不堪时,知道什么东西能够让你放松下来是有益的。我们的目标是让静默成为你越来越期盼和享受的日常习惯。
       每天至少给自己匀出10分钟时间,来修习你摸索出来的静默方式。然后尽量增加静默的时间,直到这种修习真正变成习惯为止——直到静默本身首先成为你的目的,然后成为将每天其余的生活转变成探险之旅的安全根基。
       试着在每天的不同时刻练习,以确定最佳的练习时间。我的朋友凯特试图每天早上先静默20分钟然后再做其他事情,结果是徒劳的,她因此变得非常沮丧。那段时间,她经常感到身心疲劳,无法获得安宁。后来她意识到,傍晚时分修习静默更适合她,因为此时她已经从银行下班回家,儿子也在练足球。但我的前同事丹发现自己不可能每天练习,但他每周会抽出两天时间来参加定期的瑜伽课程。
        他在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里不断将身体弯曲成各种姿势,逐渐消除了那些烦躁不安、不由自主的念头,最后,他终于完成了著名的休息术姿势(Savasana,也被戏称为“挺尸式”)。他会深深地放松下来,获得内心的安宁,并沉沉睡去。在每天的日常生活中他都能体会到这种安宁。
        如何知道自己何时进入了静默之中呢?用耶稣的话说,根据它结的果实就知道了。如果你觉得自己能够正确看待每件事情,能够笑对过去24小时中的数百个小错误,那么,你就进入静默中了。如果你能原谅自己并同情他人,那么,你就进入静默中了。我深切地期望,通过进入自己独特的灵性家园,每个读者能够意识到活跃地、无条件地、永恒地安住在每个人心中的爱的力量。

静默的力量
【课程快递】世界顶级身心灵导师,萨提亚家庭教育大师约翰·贝曼博士亲授《自我关爱工作坊》将于2014423-27首次在西安举行!

详情点击:http://blog.sina.com.cn/s/blog_8a2f00fb0101pt8u.html


      静默的力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