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家和萨提亚心理咨询
家和萨提亚心理咨询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2,752
  • 关注人气:56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用利于孩子成长的方式沟通

(2013-06-03 10:59:13)
标签:

亲子教育

家有儿女

萨提亚

杂谈

个人成长

分类: 亲子教育


          用利于孩子成长的方式沟通

【世邦小编语】:打岔啰唆、指责埋怨、超理智、迁就讨好,这是有些家长与孩子的沟通方式,其实,孩子的世界很简单,没有太多的道理和逻辑,成年人不需要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孩子,否则会给孩子的思想带来混乱,所以,家长应该用利于孩子成长的方式沟通。

 

打岔啰唆型沟通

  孩子:“妈妈,今天校运动会上,我们班得了年级第一名,真开心!”

  母亲:“哎哟,你看你这身汗,脸上脏的,快去洗洗,穿上衣服,别着凉!”……

  说得很热闹,但各说各的,没有互动,两个自言自语的人。

 “妈妈。明天我们春游,老师说每人要交5元钱。”

 “又要交钱了?从你上学到现在,我们在你身上花了多少钱了。我们那个时候春游,就带上一瓶白开水、两块烧饼,自己走到郊外,根本不要买票。你看看现在,一个月光水电费就是好几十,春游要交钱,你肯定还要带点零用钱,钱不好挣噢……”

  一句话,引出那么多的话和事。啰唆的人最大的特点是,听到别人的一句话,立即进入自己的个人世界,看是在处理别人的事,实际上是在处理自己纷乱的情绪。

  打岔啰唆型沟通主要表现在母亲以及一些过于琐碎的父亲身上,一般情况下,这样的父母不太关心别人真正的情感,自己被许多意义不大的琐事缠绕,给孩子最大的感觉是唠叨、烦人。这种沟而不通的表现是表面上双方都在说话,而且可能持续较长时间,但信息根本没有交流,像两架同时开放的收音机,各自在坚持不懈地播放着各自的声音,根本没有听众和反馈;另一种情况就是,一方(往往是家长)在喋喋不休,另一方(往往是孩子)则陷入烦躁,焦虑,盼望着这种唠叨早点结束,家长说了什么根本没有听进去。这种毫无效能的沟通,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而且会造成孩子出现青春期问题,出现逆反和抵触,值得注意的是,这时孩子抵触的是家长的唠叨,而不是家长所说的内容。

这时家长千万要明白,是您的唠叨使孩子在拒绝您说的可能是非常有道理也非常重要的话。

 

 

指责埋怨型沟通

  “啊呀!你看你又把衣服弄脏了!成天跟在你后面洗衣服,我是你的佣人啦!”

  “你玩不够啊!作业又不做,我看你哪天才能成人噢!”

  “你看你桌子乱的,就不能收拾收拾!”……

  这些语句体现出一个共同特征——指责和埋怨。

  指责埋怨型沟通往往使家庭中形成“家庭相互指责黑三角”:

在这样一个“黑三角”中,每个人都有可能有一个较为固定的指责对象,家庭问题往往在相互指责和埋怨中不了了之、不欢而散,问题最终并未真正解决,成为一个未了结事件遗留下来。雨天背稻草,越背越重。家庭未了结事件越多,家庭生活越是沉闷或紧张,危机四伏。这是一种很具破坏功能的家庭沟通模式,被指责者要不逆来顺受,要不一味逆反、攻击性强,对子女人格的成长极为不利。

 

 

超理智型沟通

  “妈妈,我要买活动铅笔。”“为什么要买?”“原来那个坏了。”“刚刚买的怎么就坏了?你怎么这么不爱惜东西?”……“好了,下次可不准再搞坏了,小孩子要知道爱惜物品。”……

  超理智型沟通有两大特点:一是夫妻对孩子,夫妻之间往往并不是“超理智”:一是父母“教育”意识、“规范”意识过强、戴着过滤镜看孩子,孩子的一切成就、优点都被过滤掉,剩下的只有缺点和危险,父母在任何时候都不忘了敲打、警示、规范孩子。

这是一种严重缺少孩子感情的沟通,特别容易产生亲子感情障碍。对孩子的影响有时会看到不少眼前的“良好”效果,但从长远来说,对孩子人格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亲子矛盾往往在孩子进入青春期后爆发出来。一些孩子在整个中小学期间都可能是一个十分规矩的“好学生”,但在进入社会的关口或以后,可能出现种种适应障碍。而刻板、缺少热情、固执、偏执、社交不良等等,也往往会成为在超理智型家庭沟通下长大的孩子的人格特点。

 

 

迁就讨好型沟通

  “啊呀!妈妈不知道这个菜你不喜欢吃,将就着少吃点。你想吃什么?我明天就去买。”

  “怎么,我给你买的这个圆规是小学生用的?对不起,我明天再去重买。”……

  爱孩子是要将孩子作为一个能承担自己责任的独立的人来爱,而不是迁就和讨好孩子。

  迁就讨好型沟通的家庭,表面一团和气,但缺乏一种家庭成员之间真挚的爱,而且会养成一个人依赖而又固执、软弱而又任性等不良人格特点。另外,这种沟通同样也不是真正解决问题的沟通,是通过回避问题来“解决”问题,也是一种缺乏建设性功能的沟通。

  孩子在这种迁就讨好型沟通模式中,更容易形成的是任性,只要父母迁就自己,自己却很少迁就父母。但是,这种沟通所造成的孩子的任性却主要表现为眼前的、家庭内部的,孩子在家庭以外往往是一个迁就型的人;孩子成人后,很可能又不自觉地组建起一个迁就讨好型的小家庭,在一种缺乏真挚爱情的家庭情感氛围中生活。

 

   

而作为父母应该怎么做呢?小编在这里推荐借用萨提亚的一致性沟通。就是顾及“我”、“他”和“环境”。父母这时可以先问问孩子,关注他的想法,这样孩子会更愿意表达,更容易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而不是事件本身。孩子会更加的信任父母只要你学会跟孩子一致性沟通,看到他行为背后的需求,就会明白他真正需要的,作为家长才能做出正确的给与。感受孩子的内心、情绪,聆听孩子的声音,对孩子做出正面的引导,那么你既是孩子的父母,也是被他认可的好朋友。

 

萨提亚说,孩子没有问题,如果孩子有问题,也是父母的问题。倘若你想改变孩子,必须先改变自己,改变你与孩子的沟通模式,改变你对孩子教育的认识和看法

下面就是硬广啦!萨提亚大师林文采博士将于2013613---617日来到古城西安授课。林老师将会带领大家透过冰山探索人与人关系中的沟通模式,固定信念,满足内在期待和渴望,透过转化,觉察家庭动力,调整应对方式,平衡你各部分能量,帮助你对选择更负责任,创造积极正面的可能性,活出内外合一的生命力。期待您的参与。联系方式:029-87650405

 

用利于孩子成长的方式沟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