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赏识孩子的36个细节(二)

(2013-05-10 08:30:35)
标签:

家有儿女

亲子教育

个人成长

杂谈

分类: 亲子教育

                                                    第二章 赏识与激励


  赏识教育专家周弘曾经说过:无论什么人,受激励而改过,是很容易的,受责骂而改过,却是不大容易的。而小孩子尤其喜欢听好话,而不喜欢听恶言。如果家长总是用消极的办法来对待孩子,其结果,小孩子改过的少,而怨恨父母的多,即使不怨恨父母,至少也会有一点不喜欢父母了。在孩子遇到问题时,少些责骂,多些激励,亲子教育就是这么简单。


  细节11 要赞扬,更要激励


  不仅要对孩子的成绩进行肯定和赏识,更要在赏识的基础上,提出建议和鼓励,让孩子在欣慰的同时,感觉到来自父母的殷切希望。可以对孩子说:成绩还不错,不过再努力一点,你会取得更优异的成绩!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真正的赏识孩子。赏识孩子,不仅表现在对孩子成绩的肯定和夸奖上,更表现在对孩子热情地鼓励和适当地提醒上。对孩子成绩的赞扬可以让他感到温暖和欣慰,让他感觉到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至少获得了父母的认可;而对孩子的提醒和鼓励则可以给他继续努力的动力和信心,让他们感觉到自己还有差距,还有继续进步的潜力。

 
  细节12 赏识孩子的每一个进步 


  孩子在学习或者生活中总会有一些让父母不满意的地方成绩没有别人好,做事没有别人快,脑筋没有别人聪明,但是,孩子一直都在进步,这才是最重要的。 应该珍视孩子的进步。在孩子看来,只要自己取得一点点进步,父母就应该是高兴的,就应该表扬自己。


  因此,随时都要看到孩子的进步,尤其是在孩子表现不好或者成效不明显的时候,不要打击孩子的信心和积极性,而是应该善于发现孩子哪怕是一点点的进步,对孩子的表现给予宽容,对孩子的进步给予赏识,这将会让孩子建立或者重新建立做好事情的勇气和信心。妈妈带达达到青岛看大海。母子俩坐在海滩上,看那些在海边争食的海鸟。他们发现,越是体型比较小的鸟越能迅速地起飞;而那些体型比较大的鸟,如海鸥却显得非常笨拙,起飞很慢。这时,妈妈对达达说:儿子,海鸥虽然起飞慢,但是真正能飞越大海、横穿大洋的还是它们。


  细节13 鼓励孩子严格自律


  身教胜于言传。父母在赏识孩子的过程中,不仅要教育孩子自律,更应该做到以身作则。因此,赏识孩子不是简单的几句话,而是从语言到行动,全身心地赏识和鼓励孩子。为了鼓励孩子严格自律,父母可以在制定规矩和计划的时候征求孩子的意见,和他一起完成。而不是以父母的意志来强迫孩子遵守。没有自律,就不会有成功。


  赏识和鼓励在锻炼孩子的自律能力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因为要赏识孩子,所以父母不应该强迫孩子去做什么,而应该通过鼓励,让孩子自愿去做。在父母的强迫下做的事情,孩子不仅不会记住,还会产生逆反心理;而如果是他们自愿去做的,效果自然就好多了。


  细节14 激励孩子战胜失败 


  失败是令人沮丧的,而别人的讽刺更让人难过。当孩子失败的时候,一句笨蛋可能会伤透孩子的心。如果来自失败的打击太多,孩子会产生严重的自卑感和自我怀疑,结果就真的成了什么都学不会的笨孩子。科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们把一条梭鱼放进一个有许多小鱼的水池里,只要梭鱼饿了,张张嘴,就可以把小鱼吞进肚子里。过了一段时间,科学家用一个玻璃瓶罩住了梭鱼。开始时,小鱼在瓶子外面游来游去,梭鱼就冲上去,企图吞食小鱼,但每次都撞在了瓶壁上。慢慢地,梭鱼的冲撞越来越少,最后,它完全绝望了,放弃了捕食小鱼的所有努力。这时,科学家取走了罩住梭鱼的玻璃瓶,但这时候备受打击的梭鱼已经没有了斗志。无论有多少小鱼在它的身边甚至嘴边游来游去,它都不会再张嘴。最后,这条可怜的梭鱼就这么活活饿死了。


  听了这个故事,也许你会说,这条梭鱼真是笨死了。其实梭鱼原来并不笨,捕食小鱼是它的拿手好戏,它是一条能够独立生活的正常的鱼。可是,无数次的碰壁后,梭鱼开始怀疑自己捕鱼的能力,最后彻底绝望了。


  人生不是一帆风顺的,总要经历很多失败和挫折。孩子也一样,当他们去努力尝试一件事情的时候,很可能等待他们的并不是成功,有些时候,需要千百次的尝试和努力。当孩子失败和碰壁的时候,父母应该给他及时的激励,让他们鼓起再试一次的勇气,从而克服困难,获得成功。


  孩子从小到大,不可避免地会碰到很多挫折。如果孩子在受挫后得不到适当的引导,常常会失去自信,变得软弱和退缩,而如果得到适当的引导,则会坦然面对挫折,渐渐培养出对挫折的承受力和意志力。家长应该让孩子明白,生活有顺境也有逆境,通往成功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从而让孩子逐步形成看待挫折的正确态度,学会战胜挫折的本领。


  细节15 鼓励孩子克服紧张


  当孩子紧张不安的时候,父母要以身作则,冷静面对孩子的焦虑,帮助孩子分析所面临的形势和困难,给孩子一些赏识和指导,让他明白,胜败乃兵家之常事,即使失败,父母还会一如既往地爱他、支持他。这样,可以让孩子正确面对考验,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挑战。同时,要给孩子一个宽松的环境,不要对孩子提过高或过严格的要求,要允许孩子出现失误,并对他的失误表现出宽容,这样不仅可以缓解孩子的紧张情绪,而且可以更加坚定孩子的信心。

  细节16 鼓励孩子与人交往


  如果孩子之间有矛盾,应该鼓励孩子去和对方交朋友,对孩子说:不要打架,你应该主动讲和,告诉对方,你想和他成为朋友!”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个和谐的人际关系,能和小伙伴们和谐相处、互相帮助。因此,对于孩子交往中遇到的种种难题,应该建立在以和为贵、发展友谊的基础上。鼓励孩子用心与他们沟通,相信孩子的真诚可以打动他们,从而把对手变为好朋友。


  当孩子遇到交往中的问题时,鼓励孩子与对方交朋友,给孩子一些时间和空间,通过他们自己的努力去改变事情的状况,而不是让孩子能忍则忍或者以牙还牙。


  通过鼓励和信任孩子的交往能力来赏识孩子,能够激励孩子更加注意与小伙伴们的交往方式,促使孩子学会交流并快速融入到集体中去,拥有一个开放的心态,从而有利于孩子人格的健全和学习的进步。 

                               赏识孩子的36个细节(二)

 

                                               第三章 尊重与信任


  赏识孩子,就要尊重和信任孩子。赏识教育应该基于对生命本质的爱和尊重,尊重孩子,信任孩子。作为父母,只有放弃分数、名次等功利指标,才能真正赏识孩子的点滴进步,发现孩子身上无数的闪光点,赏识才可以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尊重的话语,信任的目光,赏识如细雨,润物于无声!


  细节17 尊重孩子的意愿 


  尊重孩子的意愿,遇事经常和孩子商量,是对孩子的一种赏识和尊重。父母尊重孩子的意愿,不仅是因为孩子有权知道自己的事情,这更是对孩子的分析和判断能力的赏识,相信孩子有能力分析和决定家庭中的事务。赏识孩子,就要尊重孩子的意愿,让孩子有知情权和参与权,这样才能让孩子感觉到他在家庭中的重要性,从而建立对家庭的责任感,培养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和大局观。对于父母来说,对孩子的尊重是了解孩子最好的途径。如果父母尊重了自己的孩子,孩子反过来也会尊重父母。只有父母想了解孩子的想法时,孩子才会大胆地告诉父母。

 

     另一方面,如果父母经常和孩子商量事情,征求孩子的意见,一旦孩子需要做一项决定,他也会主动跟父母商量,征求父母的意见,而不是隐瞒父母,一意孤行。


  细节18 尊重孩子的想法 


  父母应该赏识和尊重孩子的想法、理解孩子的心情、倾听孩子的诉说,在孩子想要发表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时,给予积极的赏识和尊重。赏识和尊重孩子的想法,不仅可以进一步锻炼孩子的思考意识和表达能力,而且可以通过倾听孩子的观点,发现和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从而纠正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些错误思想。

  父母千万不要忽略和压制孩子的想法,即使他们说得不对,即使他们的想法幼稚可笑,也不能嘲笑和打断他们;不要总是以大人的思维来要求孩子,而应该让孩子说下去,允许孩子把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


  孩子主动和父母谈到孩子世界的事情,是对父母的信任和依赖,是想从父母那里得到解答和安慰。这时,父母应该努力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和尊重孩子的想法,耐心地和孩子沟通交谈。大人的世界和孩子的世界应该是平等互重的,孩子的想法和大人的想法也同等重要。因此,不论是孩子想要讨论大人世界里的话题,还是大人想要进入孩子的世界,这种彼此之间交流都显得尤为重要。


  赏识孩子,就一定要尊重孩子。当孩子想要向你表达他的想法和观点时,给他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耐心倾听孩子的话吧。


  细节19 尊重孩子的理想 


  作为家长,其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无可厚非,但是为了孩子能有一个好的前途,而给孩子过大的压力,结果让孩子不堪重负而走向极端,这就太让人遗憾了。


  所谓赏识孩子,就应该尊重孩子的理想和选择。家长在培养孩子的业余爱好时,必须首先征求孩子的意见,尊重孩子的理想,进而理解孩子的理想、知道孩子的真正需要。即使孩子的理想与父母的设计产生偏差,也要平静地与孩子沟通,在尊重孩子理想和选择的基础上,通过商量探讨,让孩子充分理解父母的想法,然后把选择权交给孩子。


  在赏识和尊重孩子理想的时候,还要注意一个问题:不要在孩子建立理想的初期给孩子太多的压力和警示,这样很容易打击孩子的积极性,让孩子轻易放弃自己的理想。正确的做法是鼓励孩子树立理想,并为理想而努力。


  孩子在接触新鲜事物时,会自然而然地萌发理想,父母如果觉得是合理的,就应给予赏识和支持。但支持不是简单地说句好,更不是马上提出要求,或者用纯理性的、非常严格的终极标准要求孩子,这会让孩子知难而退,轻易放弃。真正的支持应该以孩子的现实准备为基础,进行适当启发和引导。


  细节20 尊重孩子的朋友


  赏识和尊重孩子,应该支持孩子的社会交往、尊重孩子的朋友,这样不仅可以让孩子感觉到父母对他的尊重而更加信赖父母,而且还可以促进孩子之间的友谊和交往,促使他们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孩子需要朋友,孩童时代的友谊是非常珍贵的。朋友的缺失不仅使孩子的童年极为孤独,而且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极为不利。因此,父母应该珍视孩子的朋友,通过赏识和尊重孩子的朋友,培养孩子团结友爱、协作互助的良好习惯和健康的心灵。首先,可以通过赏识孩子朋友的优点,让孩子在与小朋友的交往中主动学习,克服自己的缺点。

 

    其次,尊重孩子的朋友,鼓励孩子与小朋友们交往,可以培养孩子的社会适应和交际能力。再次,鼓励孩子在与小朋友的交往中培养群体意识,可以克服孩子过强的个体意识。朋友之间的群体生活可以克服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毛病,让他们遵从群体活动规则,认识到每个人的权利和义务。如果只顾自己,就会受到朋友们的排斥,小朋友会看不起他,不跟他玩儿,将会促使孩子最终向群体规范投降合群是人的重要品质和能力,这是家长无法口授给孩子的。


  因此,父母应该鼓励孩子交朋友,当孩子有了朋友之后,应该通过赏识和尊重,促进孩子之间的交往。


  要欢迎孩子的朋友到家里来。把孩子的朋友当成自己的朋友一样,采取热情欢迎的态度。当小朋友来家里时,家长应该说:我们家来朋友啦,欢迎欢迎。或者真高兴我的孩子有你这样的朋友,你们能来太好了!而且要鼓励孩子认真接待,让孩子的朋友感觉到你对他们的支持和赏识。


  细节21 尊重孩子的隐私 


  隐私,是每个人藏在心里,不愿意告诉他人的秘密。人人都有自己的隐私,孩子也不例外。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的生活领域、知识、情感都逐渐丰富起来,孩子的自我意识、自尊意识不断增强,原先无所顾忌敞开的心扉也渐渐关闭起来。然而,很多父母没有意识到孩子正在长大,忽略了孩子也会有自己的秘密,总认为自己是孩子的父母,可以尽情进入孩子的世界、随意闯入孩子的隐私,甚至粗暴干涉,拆信、监听、偷看日记等。


  如果父母为了了解孩子而偷看孩子的隐私,这往往会得不偿失。事实证明,这样做只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孩子会因为自己的隐私受到侵犯而采取更极端的措施将其保护起来,把自己的心紧紧锁闭。这样,父母想了解孩子就变得更加困难了,原本和谐的亲子关系也就被父母破坏了。


  赏识孩子,就应该尊重孩子,允许孩子有自己的隐私世界。用赏识和尊重换取孩子的信任,让孩子主动说出他的想法,这才是父母应该努力达到的效果。赏识和尊重孩子,确实尊重孩子的隐私权,这是密切亲子关系、获得孩子信任的基础。记住,你越尊重孩子的隐私,你与孩子的距离也就越近。


  细节22 给孩子倾诉的机会 


  孩子和大人一样,不但需要赏识和理解,还需要可以倾诉的对象。倾听是理解的方法之一。成长中的孩子,由于思想不成熟,常常会出现违背正常逻辑的思维,家长应该帮助他们,但是要注意不能用喋喋不休的方式对他们讲话,否则孩子会产生逆反心理。


  孩子也会有不顺心的事,也有感到委屈的时候。如果家长能仔细聆听孩子的倾诉,并能正确地疏导,让孩子认识自己的不足,明白自己应该怎样去做。这种做法对加速孩子的成熟是非常有帮助的。赏识孩子,有时候要用爱的耳朵去倾听,从而理解孩子的心声。所以,家长最好每天拿出点时间来,耐心地倾听孩子的心里话,这是一个赏识和理解孩子的好方法。

  父母最怕的就是孩子哭。有些父母见到孩子哭泣就心疼得不得了,赶紧哄劝、安慰孩子,甚至为了不让孩子哭而满足他一些无理的要求。疼爱孩子诚然值得肯定,但是不能不分情况、不讲原则地疼爱。如果孩子一哭就去百般哄劝,会让孩子误以为可以用哭闹骗取父母的妥协。


  如果给孩子倾诉的机会,就能化解他的委屈,使他不再坚持满足原来的某些无理要求。因此,父母应该出于对孩子的赏识,给孩子一些宽容和理解,心平气和地听孩子慢慢诉说,弄清楚孩子哭泣的原因,然后再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地教育孩子,并在教育的过程中给孩子适当的赏识和信任。每天都留给孩子一些时间,让他们倾诉,而这时,父母要做一个安静的倾听者。


  细节23 主动向孩子学习 


  德国心理学家黑尔加·吉尔特勒说过:如果您放弃权力,放弃您的优越感,那么您得到孩子的信任和尊敬的机会就更大。因此,在赏识教育的过程中,父母应该把自己与子女摆在平等的位置上。谁是教育者,谁是受教育者,应该是不断变化,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在现今社会,父母向孩子学习,不仅体现了父母对孩子的赏识和尊重,而且有利于父母的知识更新和进步,促进父母的工作和事业。
  赏识孩子的知识,尊重孩子的特长,主动向孩子学习,和孩子一起成长,不仅可以实现家庭情感的互动交流,营造家庭温馨学习的气氛,而且可以建立畅通无阻的亲子沟通渠道。父母与孩子平等对话,子女对长辈能尊重体谅,从而跨越代沟,实现两代人心灵上的双向互动。


  细节24 主动向孩子道歉


  在生活中,父母也经常会犯错误。错怪孩子,这也是非常正常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父母可以自己宽恕自己。也许这个错误当时没有什么,但迟早会给孩子的生活带来非常严重的影响。问题的关键在于父母如何面对自己的错误。如果因为放不下面子而坚持不承认错误,让孩子蒙受冤屈,这不仅会给孩子带来莫大的伤害,而且会让孩子陷入迷茫之中,产生错误的观念和想法。


  因此,放下做家长的架子,诚恳地给孩子道个歉吧!家长并不一定要做到一贯正确,而是应该实事求是。家长在孩子面前承认错误,实际上是赏识和尊重孩子,这样不仅可以让孩子学会做人的原则,而且能让孩子对父母产生由衷的崇敬,家长的威信才会真正树立起来,亲子关系也会进一步融洽。


  给孩子道歉,要做到主旨明确,不要含糊其辞;态度要中肯,不要嬉皮笑脸;否则会让孩子感觉你的道歉不是出于真心,让孩子怀疑你的诚意。


  家庭里,许多父母常常将自己定位为统治者。在基于各种原因给孩子道歉时,往往自我批评很少,借题发挥居多,甚至还是以批评孩子告终。这样让孩子感觉你不是在道歉,而是在变相批评他,那么,这种道歉是无效的。合格的道歉应该使孩子感到父母对他的赏识和尊重。


  道歉时要心平气和,不要边发脾气边道歉,这样才能让孩子更好地接受你的道歉。不要轻易因为孩子情绪的波动而给孩子道歉,不能为了取悦孩子而没有原则地自我否定,否则,父母的威信会丧失,父母在孩子面前会显得软弱无能。所以,道歉一定要有的放矢,其目的是通过道歉让孩子感觉父母对他的尊重,明白为人处事的道理,而不是故意取悦和讨好孩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