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孩子因未完成作业跳楼  警示了谁?

(2013-05-03 09:34:46)
标签:

杂谈

家有儿女

个人成长

分类: 亲子教育

【世邦小编语】今天看到了52一名13岁男孩疑因作业未完成,上吊自杀。而就在那天的11点多,燕子矶吉祥山庄一名初三男生也跳楼身亡。原因也是作业没完成。随后一百度,才发现,这两个孩子只是众多因作业没有完成而自杀的孩子中的两名。我们的孩子到底怎么了?而这又警示了谁?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孩子越小越容易发生童年恐慌,中国约9%的中小学生对生活感到绝望,产生过自杀的念头。下面就是一则悲剧

  9月19日下午,九江市赛阳镇三个花季少女,因为没有写完学校布置的作业,竟然选择死亡来逃避,这是一个怎样残酷的现实?三个孩子背后就是三个家庭,而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和基石,如果死神带走如花生命,最后留给家人的只有破碎和痛苦,并使社会细胞受损,基石不稳,最终危及的是整个社会。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事件的具体情况:

  跳楼原因:死了就不用写作业了

  据悉,十岁的黄婉是赛阳中心小学五年级的学生,19日上午,她因为没有写完学校布置的作业,她和六年级的王欢、孔欢都没有去上学。

  她们三人在家里赶了一天的作业后,还是无法完成学校布置的作业。这时,年纪稍大点的孔欢提出了一起跳楼的想法。“我不想跳,但是大家手拉着手就跳下去了”。黄婉婷说,她内心其实很害怕跳楼,可是她也很害怕没完成作业被老师罚站。

  据她介绍,这次学校布置的作业特别多,数学老师(班主任)如果发现她们没写完作业,就会要她到教室外面罚站,或者站在学校外面,直到老师让她进来为止。

  黄婉婷称:她和王欢觉得孔欢说的对,跳楼死了就不要写作业了。她安抚好家里7岁的弟弟后,跟其他两个好朋友来到村里的一处居民房,爬上去后就跳了下来。“他们原本让弟弟也一起跳的,但是我知道我们家就两个小孩,不能全死了”。

  家长反应:不知道怎么会跳楼了

  11岁的王欢也是跳楼的学生之一,摔成腰脊椎压缩性骨折的她,躺在医院病床上,呼吸疼痛不已,问她怎么会去跳楼的,她也是说作业没有完成,“想跳楼死了就再也不用写作业了”。目前,她现在觉得腹部很痛,心里也很后悔。

  王欢的妈妈告诉记者:平时也没发现女儿的家庭作业特别多,这个学期成绩一直都有进步。此次跳楼的“发起者”孔欢,是从二楼跳下来后摔得最重者,医生介绍她除了有少量气胸外,还有内脏挫伤,肩胛骨也摔成了骨折。据她奶奶介绍:女儿平时是有些调皮,但是跳楼的想法不知道是怎么来的,问起她作业多不多,奶奶说写完一本又一本的。

  校长表示:这是一次偶然事件

  据学校赛阳中心小学的校长周良其介绍,19日上午这4名学生(包括黄婉婷弟弟在内),就没有和往常一样到学校上课,负责他们班级的老师上午就联系了这些孩子的家长。在下午的时候,他们学校就接到了赛阳派出所的电话,称三名学生在凤凰村的一处民房集体跳楼,并送往了医院治疗。

  孩子们为什么集体跳楼呢?是不是作业过多?周良其解释称:他问过这些班级的老师,这次布置的作业并不算多,放了几天假,应该是三个小时的量。至于孩子们为什么会跳楼,周校长的解释是:“派出所民警说他们是通过旁边的竹子爬上2楼的,爬上2楼后没办法下来,所以选择了跳楼”。

  至于学校老师有没有什么教育好、关心好学生?老师有没有经常做家访,有没有与孩子们聊天沟通感情?学校应该从这起事件中吸取什么教训?周良其则称:“这是一次偶然的事件”。

  事件评论:成人竞争法则压垮花季天空

  “救救孩子!”鲁迅在近百年前就振聋发聩地呐喊,但时间永是行驶,现实并不太平,成人世界竞争法则加诸于幼小心灵的强大压力,使悲剧一幕又一幕发生。2010 年7月3日,陕西省扶风县5名小学生相约喝农药自杀;2008年10月7日,安徽省淮北市六年级小学生张某赶写作业至深夜12点仍没做完,因害怕第二天会受到老师的体罚,写下遗书服毒自杀身亡……

  正处花季雨季的青少年,个性不完善,独立倾向与依赖性共存,内心极为敏感、动荡,自尊心与好胜心过强,自卑与自负共存,容易偏激,现实中一旦碰到不顺利,就会手足无措,心情沮丧;面对压力时,往往被影视作品中自杀镜头潜移默化影响,干出令人痛心的傻事。

  具体到九江的这起小学生自杀事件,我们整个社会都应该从中吸取教训,反思教育模式和成才观念。

  首先,我们要为孩子补上一堂生命教育课:

  中国社会一向避讳谈论死亡,这使得我们缺失了生命教育课。生命从哪里来?怎样会失去生命?生命是不是只属于你一个人?可以说,关于生命的认识,中国绝大部分孩子来自于大众媒体,但成人视觉的传播模式,无疑会给孩子带来负面的影响。我们不可能完全杜绝孩子与外面的世界接触,但我们可以通过生命教育,让孩子们了 解生命的价值,认识到生存的价值和意义;学习在遇到挫折时把自己的情绪表达出来,学会如何放松自己,怎样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等等。

  其次,我们要为孩子减去过重的文化负担课:

  导致三个女孩自杀的起因,是因为她们三人在家里赶了一天的作业后,还是无法完成学校布置的作业。虽然课业负担过重只是导火线,但我们的孩子总是被一遍一遍地告知:不能上重点小学就不能上重点中学,不能上重点中学就不能上重点大学,以后就找不到好工作……成人世界将压力链条不断下移,带给大多数孩子挫败感,令他们陷入恐慌与痛苦之中。笔者的外甥今年升入初一,小小年纪一天要上九节课(上午5节、下午4节),早上要早读,晚上要上晚自习,周六全天补课,一周里只有周日上午休息,下午又得上晚自习。这么沉重的课业负担,压在12岁的肩头,过早夺去童年和少年的快乐,我们还司空见惯,这不得不说是全社会的悲哀。

  第三,我们要为教育工作者补上心理课:

  综观多起少年自杀事件可以发现,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对于现在孩子的心理变化明显了解不够。比如孩子们为什么集体跳楼?是不是作业过多?三个小学生所在学校赛阳中心小学的校长认为“这是一次偶然的事件”。独立事件确实是偶然,但对于整个社会失败的教育模式来说,少年自杀事件频发却是偶然中的必然。

  相对于父母,孩子每天与老师接触的时间更长,老师对于孩子的影响某种程度上也更大。因此,在许多西方发达国家,对于小学老师的要求,甚至比对大学教师的要求更高。学校的老师,尤其是班主任,会定期接受心理知识的培训和辅导,让他们更多地学习和了解孩子的心理。我国也很有必要在教育心理学的基础上,为一线教师定期完成青少年心理学培训,让老师成为防止青少年自杀的第一道关口。

  相对于社会,父母应多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生理及心理变化,让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当孩子们面对困难和压力时,首先想到的是“死亡”,这是令人多么寒心的事!正所谓“三岁看老”,就是在提醒广大家长们,孩子的思想教育要从小开始,这样才能给他们一个“健康”的未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