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后如何帮助孩子度过心理危机

标签:
个人成长家有儿女杂谈 |
分类: 个人成长 |
世邦小编导语:截至目前,雅安地震造成遇难者人数增至188人,失踪25人,受伤11460人。我们特意紧急整理了一些关于重大自然灾害后儿童心理保护的资料,希望能对灾区的儿童有所帮助。
以下是孩子们可能会出现的反应:
对黑夜、分离或独处会有过度的害怕
会特别黏父母,对陌生人害怕
过度担心,焦虑
年纪小的儿童会出现退化行为(如尿床或咬手指)
不想上学
饮食或生活作息习惯改变
攻击或害羞的行为增加
睡觉时容易惊醒,做噩梦、哭喊、发抖等
身体出现各种非器质性的疼痛、无力等症状
硬件和环境方面
优先保证身体安全,对受伤儿童立即给予医疗救护;
优先给儿童提供清洁的饮用水、安全食品以及夜间保暖;
尽量把儿童安置在远离灾难现场和嘈杂混乱的场所,避免孩子走失或因环境拥挤不能入睡;
心理陪伴和保护方面
抓住灾害发生后的最关键的时间,越早对儿童干预越好,不要认为孩子身体没受伤,应该不要紧,有时心理的伤害造成的影响更大;
父母和平时抚养孩子的亲人是最好的人选,除非万不得已,不要在这个时候把孩子交给陌生的人员,如果需要专业人员的帮助,父母最好陪伴在旁边;
用全部注意力关注孩子,鼓励并倾听儿童说话,允许他们哭泣,告诉孩子担心甚至害怕都是正常的;
经常拥抱孩子,但要注意保持和孩子的目光接触;
不要强求儿童表现勇敢或镇静;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引导孩子玩一些简单的游戏;
陪伴孩子睡觉,但不要强求孩子睡觉;
接纳孩子对失去的玩具、用具,甚至房子的哀悼;
告诉他发生了什么,并用他能懂得的方式让他了解;
让孩子放心你和他现在都很安全也都会在一起,最好常常向孩子反复保证;
允许孩子对身边亲近的亲人发脾气,包括打人、咬人、摔打东西等,这是孩子自我疗伤的表现;
不要勉强孩子去幼儿园或上学;
若感觉孩子在学校会有问题,与老师沟通,并一同处理可能的问题;
尽量不要在儿童面前表现出自己的过度恐惧、焦虑等情绪和行为,及时处理自己的压力和调整情绪;
要有选择性地陪伴孩子观看新闻报道,因为低年龄儿童可能会对电视画面中重现的镜头感到害怕和恐惧;
及时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
特别提醒:
有些孩子可能在灾难刚发生时不会出现这些反应,却可能在灾后数周或数月表现出来。
世邦小编总结:不同年龄阶段儿童和青少年的创伤反应及帮助方法
婴幼儿(0-3岁)
·
·
·
·
·
·
·
家长/照顾者的帮助方法
·
·
·
·
·
·
幼儿(3-6岁)
·
·
·
·
·
·
·
·
·
·
·
·
家长/老师的帮助方法
·
·
·
·
·
·
·
·
·
学龄儿童(6-11岁)
·
·
·
·
·
·
·
·
·
·
·
家长/老师的帮助方法
·
·
·
·
·
·
·
·
·
·
·
·
青少年(11-18岁)
·
·
·
·
·
·
·
·
·
·
家长/老师的帮助方法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