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贝曼 博士(加拿大)简介
美国怀俄明州大学咨询心理学博士,享誉国际的作家、治疗师、教育家、注册婚姻及家庭治疗师,加拿大和美国心理学协会的成员,当今世界最顶级的萨提亚模式治疗师和培训师之一,萨提亚太平洋学员培训总监。2005年首次来京开展萨提亚专业工作坊,后持续发展了中国大陆的萨提亚专业课程,2009年建立贝曼萨提亚中国管理中心。2010年因为其对中国家庭治疗事业做出的杰出贡献,被剑桥国际国际名人传记中心评为“年度人物”。
撰写过《萨提亚模式在自杀干预中的应用》,与萨提亚、玛莉亚等联合编著《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还著有《萨提亚冥想》,《萨提亚成长模式的应用》,《萨提亚转化式系统治疗》,《当我遇见一个人》等有关萨提亚模式的书籍
主持人:
各位网友大家好,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家庭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如何处理好家庭内部的关系,如何为子女的成长创造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成为大家越来越关心的话题。今天我们很高兴的请到了萨提亚模式家庭治疗大师约翰·贝曼博士做客我们聊天室。约翰·贝曼博士这次应萨提亚(中国)学习与应用发展中心的邀请,首次来到中国探讨萨提亚与家庭和谐的话题,我们非常高兴的欢迎他的到来。我们先请嘉宾做一个自我介绍。
约翰贝曼博士:
我是从加拿大温哥华来的约翰·贝曼博士,我已经在哥伦比亚大学工作了21年,我和萨提亚模式的创始人萨提亚女士一起工作,她是国际顶级的家庭治疗大师。萨提亚女士在1988年过世,我一直都跟着她学习家庭治疗,我曾经去过11个国家帮忙他们的家庭治疗和培训他们的家庭治疗师。
主持人:
萨提亚教育模式是家庭教治疗域里很有名的一种治疗方式,但我们的网友还不是很了解,所以能不能先简单给我们介绍一下?
约翰贝曼博士:
在1950年的时候,所有的治疗都是针对个人的,而萨提亚女士从那个时候开始在同一时间看所有的家庭成员。她相信他可以帮助整个家庭的成长。用系统的方式帮助家庭的所有成员,帮助他们如何成长,看这个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到底是如何应对的。这种治疗模式之所以会让人们有兴趣,就是它帮助人们如何去用正面的方式去帮助这个家庭探寻和谐的可能性。
主持人:
有一位网友说“我想问一下,如果这个家庭的父母离婚,会对孩子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约翰·贝曼博士:
大多数的时候人们之所以会离婚就是因为他们无法处理夫妻间的差异性,如果你们没有一个好的婚姻至少你要有一个好的离婚。我们所谓的好的离婚是指最起码这个离婚对孩子有一个正向的影响,很多时候父母离婚孩子们则是认为他们应该是受指责的,或者这个孩子是处在被父母的拉扯之中,父母中的一方会当着孩子抱怨另外一人,如果有些人想要离婚的话我们会帮助他们至少离婚之后也要保持一个良好的状态,或许这两个人本身不愿意这么做,但是为了孩子他们是会做到的。
主持人:
有位网友问作为母亲我应该如何引导我的孩子对自我价值的认识呢?
约翰·贝曼博士:
这个比较容易做到,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我肯定我自己的话,我可以让孩子们看到我是如何做到的,这是最好的教育方式。如果让孩子去做一些自我价值的肯定的话,那身为父母亲的你,就要降低你的批判和指责,你要接纳孩子,你不是一定要孩子这样或者那样做,如果你可以接受这些孩子的话,不对他们的行为带着批判的态度,那你就可以教育他们如何肯定自己。
主持人:
这里面有很多网友的问题都说到自己孩子的反叛意识很强烈,那么父母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如何对待孩子呢?
约翰·贝曼博士:
当这些孩子反叛的时候,并不是代表这些孩子愿意不做好,他们所希望的只是得到注意,所以萨提亚模式意图帮助这些孩子得到一个正向的关注,我们希望和这些孩子有一起互动,而不是像父母一样告诉孩子你可以做这个不可以做那个,给他们一个很强烈的指导。经常会出现一个信息,就是当孩子出现反叛的时候正是因为他们受到了伤害,他们想要去学习如何做他们自己,但是他们并不知道到底要怎么做,其中一个方法他们就学会了反叛,叛逆其实就是一个信息——有一些东西需要改变了。这并不代表只有孩子需要去改变,有时候是整个家庭都需要做改变的。如果我们把叛逆看作在家庭当中遗失掉的一些信息而不把它当做一个错误,那我们就可以更关注这些遗失掉的东西,我们有时候遗失需要的只是一个接纳、兴趣、肯定或者只是对他们表示听到他们的感受和意见,如果他们不觉得被强迫做什么事情而只是去被接纳和肯定,有可能叛逆的感觉已经不见了。
主持人:
有网友问约翰·贝曼博士您能不能知道一下中国的家庭中父母教育孩子的时候容易犯哪些错误呢?
约翰·贝曼博士:
我在中国工作的时候,我看到我们最常犯的错误是我们都太忙了,我们忙碌于工作,忙碌于生命,我们很少有时间给我们的孩子,其实有时候你只要在那边和他们相处在一起。忙碌的生活是我看到的现在最大的问题。第二我觉得我们现在很少做到的是我们没有听到孩子内在的声音,我们大都是在外在的行为上对待他们,用一个行为来判断一个孩子的对错,而不是透过行为听到孩子心中真实的声音。
主持人:
有一位网友是属于三代同一个家庭的,他说我在管教孩子的时候经常会遭到孩子的爷爷或者奶奶的阻拦,那么我该如何处理我们这个家庭的关系?
约翰·贝曼博士:
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在我们中国文化里面三代同堂是一个很常见的现象,在西方社会里像这样三代同堂的情况是不容易发生的,像我的孩子就和我住在不同的城市里,他们的孩子只有跟他们自己的父母亲一起长大,我身为一个祖父,我只是偶尔去拜访他们。但在这里,当有三代同住在一个房子里的时候,父母亲的父母是父母,当这些祖父母能够真正放下他们是父母的时候他们才能帮助父母,所以当这些祖父母帮助父母教养孩子的时候,并不是父母协助祖父母教育孩子,当他们之间有冲突的时候,首先当祖父母的就要支持父母如何教育孩子,我们要提醒祖父母,他们已经有过机会教养自己的孩子,那现在应该放手让现在身为父母的教养他们的孩子。这个听起来好像简单,但是事实上要做到是非常困难的,通常这些身为祖父母的会觉得他们的经验是比较丰富的,他们比较了解,这就是冲突的由来,我希望大家能搞清楚的是到底谁担当教育孩子的角色,通常我希望父母能把教育孩子的角色拿起来,而不是交给祖父母。当然父母、祖父母同住在一起的时候,你也可以同时创造一个非常滋养的情景和环境,孩子们会感受到他们的归属、他们被关心,他们可以在一个被完全知道和了解的情景、环境中长大。如果可以选择我会选择全家一起工作,而并不是在这个家庭中让每个人处于一个非常绝对的地位,让他们非常孤立。
主持人:
有一位网友想问一下约翰·贝曼博士如何理解中国人所说的“棍棒出孝子,严师出高徒”另外想问一下欣赏教育和素质教育是如何理解呢?
约翰·贝曼博士:
我不太理解欣赏教育和素质教育具体是指什么,就先说一下前面的问题。我想这是一个非常不一样的文化差异,在西方,不允许这样教育孩子的,有些地方甚至已经通过法律说不可以通过打骂教育处罚孩子,你会受到处罚,老师也不可以用这样的方式教育学生。有这样一个情形使得孩子不会受到棍棒教育,他们把棍棒教育当做暴力侵犯,最大的倾向是不允许体罚孩子。研究说其实身体的处罚比心理的伤害是更低的,比如语言的暴力,我们常常会批判孩子,告诉他们不够好,他们都做错了,其实那甚至于比身体的处罚更糟糕。所以如果我有机会去做一个选择的话,我会减低对孩子心理学情绪上的伤害,如果身体的暴力,我希望这个暴力不是来自于你的愤怒,你不会因为你生气才会处罚你的孩子,因为如果你真正需要处罚孩子是希望他们有所改变。我们发现很多身体的惩罚是因为施加惩罚的人生气了,所以如果你用到身体上的处罚的话希望不仅仅是因为你生气而已。
主持人:
父母吵架对孩子有哪些影响呢?怎么样来弥补?
约翰·贝曼博士:
我认为当父母吵架的时候会对孩子有很大的负向冲击,有一个25年的研究,他们发现父母亲可以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彼此的正向关系,父母亲之间的正向好关系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当然,正向好关系并不代表着父母亲随时随地都要同意彼此,当他们彼此有不同意见的时候他们可以去协调、协商,但是他们不需要打架,对孩子们来说,吵架是一种负向的礼物,所以夫妻之间的关系对孩子是很重要的,我建议如果你们彼此之间有很大的不同的话,你们需要去努力解决这个不同,而不是吵架。那我们来看看这个“不同”到底是什么呢?我真正要的到底是什么呢?我要如何得到这个东西。或许这是一个很简单的事情,但是把这个事情分开来看的时候会清楚的看到它的不同。
主持人:
有位网友,他说他的孩子玩网络游戏上瘾,这可能是比较普遍的问题,他考虑到玩电脑游戏会影响学习,他问我到底该怎么办?国外的家长遇到这种问题该怎么办呢?
约翰·贝曼博士:
我们发现一个问题是或许孩子没有别的事可做,我们要确定除了电脑之外他们还有其他的活动是可以做的;第二件事情是我希望孩子停留在网上游戏的时间是有限制的,有些父母会提供一些运动给孩子,或者是一些音乐的课程,或者是语言的学习,通过这些方式,他们会丰富孩子外在的生活,从而减少了孩子玩网络游戏的时间。
当然,这个问题的严重与否并不在于孩子们停留在网络游戏中的时间的多寡,重要的是要看他们在网络上干什么,有时候他们所玩的网络游戏并不是很健康的,透过网络他们可能使一个年轻女孩和年纪大的男人建立了关系,有时候他们甚至会逃家去见这些网友,我想一些指引是很必要的,但是如果你只是用你的权力去阻止他上网的话,孩子可能会不服从,我宁可去教导他们上网的真正价值,给他们一个替代的选择,除了网络之外,孩子们也是愿意和家长一起相处的。
主持人:
还有一位网友提了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他问约翰·贝曼博士您认为孩子多大年龄算是早恋?他说我的孩子今年初三了,谈恋爱了,我应该怎么对待这个问题呢?
约翰·贝曼博士:
荷尔蒙是不容易去控制的,当这些荷尔蒙开始动的话,即使是一个孩子他也无法去控制。我更愿意地看到的是这个女孩和男孩开始发展的时候是一个友谊,在我们家,我的孩子还是初中的时候,有一个女孩到我们家敲门,我就问我的儿子这是你的女朋友吗?他看看我说不是啊,那不过是我的朋友而已啊。我想这是比较健康的方式,女孩和男孩他们只是朋友,如果我们没有这一类的友谊的话,那他们就会进入一个罗曼蒂克的交往方式,有些时候这样去交一个异性的朋友对他们而言也是一个很好的体验,通常像这样一个互动交往不会维持很久,如果你真的要阻止他们的话,你越阻止他们可能会做得越强烈,或许他们会变成秘密的交往,有时候让他们很自然的发展,才是一件好事。
我发现在那样一个年纪的关系通常都是比较短暂的,不是男方就是女方就会主动分开,而另一方则会很沮丧,这时候你就要去帮助他们,有时候只要你有一点点的介入他们就会停止了,我建议你们是给他们一些指导和指引,鼓励当他们相见的时候还有其他朋友在一起,其实有时候你需要的仅仅是一个耐心,你要信任你自己的孩子。
主持人:
有一位网友说他的孩子14岁,上初中,由于孩子的控制力较差,在学校里经常受到班主任的歧视,给孩子制定了一些很严苛的要求,比如不允许参加体育活动,不允许孩子和其他孩子讨论,作为家长,他该怎么办呢?
约翰·贝曼博士:
首先,我或许要多知道一些你的孩子,是你的孩子发生这些事情还是其他的孩子发生这种事情呢?我们首先看看你的孩子做了什么,他没做什么。他做了或没做什么事情造成了老师或者同学对他的歧视,而不是去指责孩子,你要抱着一个好奇心,你就可以看到,在这样一个情景之下到底孩子参与了什么,你才可以帮得上他。要看看他需要改变什么。
另外一件事情是或许他什么也没做,那我就会去和老师聊聊,我会试着找出来老师是怎么看待我的孩子的,你或许不同意老师的观点,但是这是一个事实,你看到的事实和老师看到的事实是不一样的,那或许可以帮助他改变他的观点或者改变他的态度,邀请他来帮助和协助你的孩子,通常我们会互相指责对方,人们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那家长和老师之间的关系也会越来越糟糕,但是如果你保持你的好奇心,进行一些探索,那你通常也会得到一些意外的收获。你到底是要站在你孩子的那边吗?你另外也要看看其他孩子和老师的看法,你要把他们看作一个整体一起看待。如果这些人也能参与进来的话,那你就会更多地接纳到的确是孩子做了一些事情才导致现在这种情况而不是说所有的人都是从最开始就不接纳他,所以你要接纳他,听他的看法,而不是所有事情都要同意他。
主持人:
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今天的交流就要接近尾声了,看看约翰先生还有什么需要给我们补充呢?
约翰·贝曼博士:
那我来做一个小小的总结,孩子们是我们要珍惜的财产,他们是这个宇宙的未来,我们需要给他们提供一个非常和谐的环境,因而我们也要从一个正向的方向去看待他们、接纳他们、鼓励他们,和他们在一起,鼓励他们进行新的尝试,当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要和他们在一起陪伴他,把教育孩子这件事情当做一个团队的事情,每个团队成员都有他们自己的角色,每一个角色中无论如何彼此都要维持一个和谐、共赢的位置,对我来说一个快乐的家庭就是他们永远都可以相处在一起,他们可以了解,并且接纳彼此的差异,他们可以欣赏和感谢他们的相同,他们可以为了未来共同生存,而不是一直活在过去的世界中。
萨提亚模式介绍:
维吉尼亚·萨提亚(Virginia Satir,
1916-1988)是举世知名的心理治疗师和家庭治疗师,也是美国家庭治疗(Family Therapy
)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她是第一代的家庭治疗师,从五十年代起已居于领导地位,被誉为“家庭治疗的哥伦布”。更因为她的建树良多,她的两所母校威斯康辛大学和芝加哥大学,曾分别颁授荣誉博士学位及“对人类杰出的贡献”金质奖章给她。她所创立的心里学模式被称之为萨提亚模式。
萨提亚强调每个人都是独特的,绝不可以复制的,原本就应以自己的方式去活。萨提亚所做的,只是提醒人们要尊重生命,相信生命是可以改变的,希望每个人都能以更好的方式生存于世上,帮助人们提升自我价值、成为更灵活有力量的选择者、对自己的内在体验和外在行为真正负起责任,并且更加的表里如一,内外一致,最终实现内在和谐、人际和睦、世界和平的理想。(Peace
Within,Peace Between,Peace Among)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萨提亚模式已从最初的专业治疗逐渐转向更广泛的教育取向模式,并被充分运用在婚姻、家庭、亲子、个人成长、组织发展的各个领域。帮助全球成千上万的个人、家庭、组织持续成长发展。2008《心理月刊》杂志在评选推荐国内各种心理成长工作坊时,萨提亚模式工作坊名列榜首。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