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年底就听说了林老师要来泰安讲亲子关系的课程,在此之前和之后,又参加了林老师的得意门生张老师的两期工作坊,因此对这次的学习满怀期待,可是当这一天越来越近的时候,发觉我的精力和经济都不允许我参加了。就在之前几天还在反复权衡,满腹纠结。课程开始的前一天反倒放下了,我暂且允许自己的错过和放弃,放下了也就不再去想。
就这样淡然的在吃过饭后,按时去打我的吊瓶,拿出准备好的安妮英语再次研读,安安心心的准备第二天的英语课。就在我的第二瓶药刚刚开始流向静脉,手臂开始觉得微凉时,虹打来电话。从她的声音里我感受到她的兴奋,她说:“你必须来听林老师的课,讲得太好了。我要给你报名。”我说:“那好,报吧,我心里还真是没有完全放下。”就这样,我从第一天的下午开始学习了。有些事情好像真的不是经过缜密思考就能做决定的,往往只是听从内心的声音就好了。
下午两点多点,我赶到会场,远远的看到偌大的讲台上坐着一个披肩长发的中年女人,那就是林文采老师了。刚刚坐定,课程开始了。林老师在每次上课前都会安排一个小时的提问时间,我认真的做着记录,但是眼睛极少能够离开林老师的脸,唯恐自己会漏掉什么。我只能把自己记录的零零散散的关键词或句子简单的写在本子上。下面是课程笔记的分享:
1 、忽略孩子的不良行为,注意孩子的良好行为。
如果明知自己的方法无效,依然坚持更加努力的去做,只会南辕北辙。林老师把这种做法叫做固执症,这是非常愚蠢的行为。我们要时常停下来看一看我们的方向和方法。
比如孩子学习成绩很糟糕,那就先不要注意他的学习,而是每当他在其他任何方面有小小的正面行为时,我们就立刻给予肯定和赞赏,当这样的肯定和赞赏越来越多,其实我们是在帮助孩子提升他自己的生命力,使他能够看到自己的能量,并把这种能量用于学习。我们就会发现不知什么时候孩子的成绩也上来了。
2 、溺爱和接纳
如果孩子做错了事情,要清楚的告诉他这是不被允许的。无条件的接纳是接纳人,而不是行为。
比如孩子在玩抽水马桶的拉绳,一次次玩得不亦乐乎,一个溺爱的妈妈会默不作声,或者小声的说一句,不可以这样做。并不去阻止孩子的错误行为,这是溺爱。一个接纳的妈妈会立刻阻止孩子继续做,并以温和而坚持的态度告诉孩子,我爱你,但是不爱你这样的行为。我们不接纳的是孩子的行为,但是始终接纳孩子本身。
3
、有位妈妈的问题是,孩子总是反复问妈妈是否爱她。妈妈每次都回答:“我爱你,你这么乖,这么懂事,又爱学习,我怎么会不爱你呢?”结果孩子还是反复的问。
林老师说:“你只要说‘我爱你,因为你是我的孩子’就行了。不要说后面的,那是有条件的爱,潜台词是你如果不乖、不懂事、不爱学习我就不爱你。
4
、有妈妈问孩子的情绪变化特别大,刚刚买了她要的东西,非常高兴,转眼功夫就不高兴了,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落差。林老师答:孩子的生气和高兴都是可以的,她只是在表达她的情绪。我们不能要求孩子一直在那一条线上,或者总是保持同样的情绪状态。这样孩子活得才有生命,有活力,要全面去看。
欢迎加入我们的亲子教育QQ群:225142020(小手拉大手)
和谐关系QQ群 : 219697399
(萨提亚之友3)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