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的布达拉宫
图/文
老达
连云港的布达拉宫--锦屏磷矿,这座魔幻后现代废弃工区,位于海州区桃花涧景区西南,始建于1919年,于1956年重建,是全国六大磷矿区之一,亦是新中国成立后建设的第一个大型磷矿企业,建矿40年,这座矿几乎援建了全国所有的化学矿山,为其他磷矿建设提供了大量的科技人才。被人们称为“中国化学矿山的摇篮”。至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锦屏磷矿主采矿区矿藏日益枯竭,大量埋藏地下且品位不高的磷矿石基本无法开采。企业于2004年破产重组,这座标志性的选矿场和地下部分作业逐步停产,遂有了时下的苍凉景象。
立秋以后,一阵雨就是一层新凉,凌霄花开了又谢,石榴挂满肥嘟嘟的果实,芭蕉还是浓绿蔽荫,叶缘却镶上微微焦色,毕竟,这个夏天已经走到了垂暮。周末,和朋友一起约好,走入磷矿空旷的场地,放眼望去,厂区遍布着斑驳老旧的红砖墙、露着破洞的屋顶,荒草蔓生的铁轨,有一处高大厂房的墙壁上残存着当年的鼓动标语,部分外墙已重度风化,在其外部,矿场高处的错落有致的红色废弃厂房犹若布达拉宫般格外显眼。成为整个矿场的标志性建筑。空旷场地上堆满了一袋袋化肥,而周遭不少油菜花田,也在无声诉说着“物是人非”的沧桑意味。
前世今生 地质研究发现,十几亿年前,连云港市的锦屏山地区是一片广阔的浅海,鱼、虾等富含磷物质的生物躯体在此沉积,海底沉积物经过前震旦纪变质岩过程,形成了丰富的磷灰石矿藏。而这般丰富的地下矿藏,在战时却惨遭“毁灭式挖掘”。
历史回眸
不过,要追溯锦屏磷矿的历史,可以上溯到民国初。1918年,海州锦屏山南发现有铁矿,这引起了曾任清署理商部侍郎、吏部右侍郎沈云沛的注意。不久,沈家就创办了公司开发铁矿,公司经理为沈云沛长子沈蕃,驻军师长白宝山也参与其中。由于锰铁储量少,品位低,刚刚起步的公司就停办了。就在这年冬天,一位矿工在生火取暖时发现有绿色火光,仔细观察判断为山土燃烧所致,便向上司报告。沈蕃当即派人把样品送到京城化验,最后确定锦屏山有品位很高的磷灰石,磷含量甚至高达38%。经过努力,沈蕃于1920年前后正式成立锦屏矿物有限公司,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家开采磷矿石的公司。
黑暗记忆 七七事变后,日本全面发动对华侵略战争。1939年3月,日军占领海州不久,就把锦屏矿物公司占为己有,组成一个会社实行疯狂的掠夺。为了运输方便,1941年前后,日本人还在锦屏山和海州火车站之间修筑一条小铁路,把大批矿石通过铁路、轮船运往日本。后来,根据日本战败后留下的采矿坑大致计算,从1940年到1945年,六年间,他们在锦屏磷矿掠夺了30余万吨磷灰石。
迎来新生 1948年冬天,连云港解放,锦屏磷矿获得新生。这个矿不仅为全国兄弟矿山培训了4000多名业务干部和技术工人,而且还陆续支援兄弟矿山各种人才1175名。这些人才遍及全国15个省市,成为发展我国化学矿山的一批骨干力量。40年来,这个矿援建了全国所有的化学矿山,被称为“中国化学矿山的摇篮”。
游历了一天,有感而发,触景生情,写了首倒宝塔诗,以飨读者。
连云港的布达拉宫
心中若是有个她哪里都是布达拉,
时间总是那么得让人猝不及防,
秋天的落叶和天穹的湛蓝,
微光发出窸窣的声音,
穿着平底鞋海魂衫 ,
越过山川和湖海,
才遇到了一切,
盛夏光年,
桃花涧,
磷矿,
约。
嘿,在港城,盛夏光年的尾巴里,还有这样的夏末美景!小伙伴们,
有机会的话一起哟!http://s2/bmiddle/002wRjrnzy7ed3oPWVj91&690
http://s8/bmiddle/002wRjrnzy7ed3oTJbh17&690
http://s14/bmiddle/002wRjrnzy7ed3oYVkN6d&69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