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 曾经的古典园林,曾经的云台四景

标签:
文化连云港历史海州 |
分类: 祖父----苍梧老牛张义壮 |
连云港 曾经的古典园林,曾经的云台四景
编者按:
一说起古典园林,人们马上会想到北京的颐和园、南京的煦园、苏州的沧浪亭,以及扬州的个园,很少有人知道,明、清年间,我们的云台山下也有四座有名的古典园林,园内花木葱茏、亭台井然,风景如画,其中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只可惜,在几百年沧海桑田的变化中,四座园林都被毁坏,如今是芳踪难觅了。今天,让我们翻开历史的档案,追寻这四座园林令人惊艳的“前世”,再次陶醉在云台山地区园林艺术之美中。
http://s13/bmiddle/002wRjrnzy764O86dvSfc&690曾经的古典园林,曾经的云台四景" TITLE="连云港
★最早的一座园林———“半山园”
★最大的一座园林———“即林园”
“即林园”位于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焦庄村吴庵山下,为当地望族吴氏所有。《西游记》作者吴承恩与此吴氏同宗。辑录吴承恩遗稿的淮安人吴进,在《游云台山北记》中说,“即林园”由他的家兄吴用晦世代居守。吴承恩是这里的常客。吴承恩的《射阳先生集》遗稿,就是在这里被发现的。
“即林园”的建筑时间,不见经传,看崔应阶的《云台山志》和许乔林的《云台新志》,可知乾隆、道光年间,这里有“老树数万株”,花竹相映,望之蔚然,蓊郁不见其有山也。园中有碧藏楼、锁筠居、浮翠轩、水明楼、自娱阁、示志山房、移深庵、陋不轩……诸胜。
“即林园”最旺盛的时间是在乾隆年间,《云台新志》云其“觞咏无虚日”。
几部古志虽未云“即林园”面积到底有多少平方里,可“老树数万株”及诸多楼阁轩居建筑,绝非一般园林能比。
“碧藏楼”是“碧中藏楼也”。楼虽拔地参天,但仍在森森万木之中,碧枝相掩,绿叶交映,虽进园中而不见楼之所在。吴之栻有诗云:“养就参天势,森森万木稠。碧枝交掩映,何处觅高楼”。
“锁筠居”,是“居锁筠中”也。筠者,竹之别称,“居”在竹荫中,自然清静无比,“锁筠居”是读书佳处。读吴之栻《锁筠居》诗可知:“叠叠书千卷”,正藏在“绿筠深锁处”,供来访者漫阅。
“浮翠轩”者,轩浮翠也。进轩启户,举目望,南山葱葱;顺手推窗,窗前一片翠微。
“水明楼”,吴恒暹的“烟岚何谒谒,溪水何粼粼。坐爱山水间,惟与凉月亲”的诗句描绘得十分形象。
“自娱阁”,入阁自娱也。晚清朝阳诗人张百川“即林园”诗中“室中自有山林乐,门外曾无车马喧。三径夕阳明屋角,一湾流水绕篱根”四句,即颂其“自娱”也。
“即林园”中,一条天然山沟横在园里,沟里群芳三春斗艳,雅名“锦绣万花谷”;园中还有一条山谷,尽栽梅花,每年悬崖百丈冰之时,满谷花枝俏,故称为“梅谷”;另有一小涧,流在园内,涧两边有樱桃万棵。清明前后,樱花盛开;小满前后,树树垂珠,一片通红,时人谓此为“樱桃坞”;又有一座小山耸在园中,上上下下,一片苍松,虬枝老干,郁郁葱葱,于是呼之为“松岭”……
这些美妙风景,吴之栻的“即林园杂咏”曾一一用诗诵之。其他还有“示志山房”、“移深庵”、“陋不轩”、“芍药畦”、“霜叶林”、“栗园”等诸多地方,各有特色,也各有趣处。
这么多楼、居、轩、谷,这么多阁、房、庵、坞,“即林园”的规模,自是其他园林所不及
★最靠海的一座园林———“渔湾山庄”
“渔湾山庄”位于新浦区云台乡渔湾村,是明末新安人方景濂所建,后为新浦区南城的武氏所有。
乾隆三十七年,崔应阶在《云台山志》中云:“在渔湾三龙潭下,为方氏别墅,绿杨环绕,花竹缤纷,其泉石之观中,有月到山房、学稼轩、十梅书屋诸胜。”道光十一年,许乔林在《云台新志》中云其“垂杨绕径,疏条穿墙,颇饶泉石之趣,中有月到山房、学稼轩、十梅书屋诸胜,今归南城武氏”。两志相差六十年,园林之主已非同一人。
明、清之际,渔湾确是渔湾,不是山村,而是海滨,和今天的墟沟海棠一样,是渔人泊舟之所。波连蓬岛,地轴孤悬,天地浩茫,船帆密集,是一处不可多得的胜境。三国时的邴原就曾在这里隐居采药。方景濂慧眼独具,看中了这里,花钱买了下来,剪除荆棘荒草,建造庐舍轩阁,安排亭台泉石,海滨面目自此一新。
山庄中的“月到山房”,重峦矗其后,杂树拥其前,凭窗远眺,目无尽处,月亮一出,幻影层层。房前坡下有“学稼轩”,闲坐轩内,透窗可见绿野一片,视野之内虽无涧谷奇观,却有园林佳趣。房后岭上有“十梅书屋”,屋前有老梅十株,腊月岁末,傲雪展容,凭窗伏案,但闻清香阵阵,令人心旷神怡。
山庄里有诸多房舍,更有老柏百棵,高十多米,围皆合抱,皆百年之物。崖畔有古杉十亩,一棵棵树皮半皴,如虬舞,如蛟吼。
“渔湾山庄”春天山岚如黛、涧水生鳞,山桃吐艳,处处皆有生气;夏到绿树浓荫、朱樱红绽,万树悬珠,赏樱尝樱的人来来往往;秋临枫叶群红,满山流丹,北雁飞空,阵阵长鸣;冬至玉山银岭,情趣别致。一年四季,季季景不同。
如今山庄久废,可这里仍有“三潭汲浪”的壮观景象,可与庐山的“三叠泉”相媲美,是顾乾笔下“云台三十六景”之一。张百川有诗赞曰:
★最玲珑的一座园林———“蟁睫园”
“蟁睫园”,“蟁”古“蚊”字,“睫”是眼睑上下边缘的细毛。“蟁睫”,即微不足道也。
“蟁睫园”,顾名思义,是一玲珑小巧之处所。它位于新浦区云台乡丹霞村的东山下,靠近“古霞寺”,是清朝中期灌云县中正望族吴氏所建的一座别墅,所以又有人把它叫做“吴园”。
“蟁睫园”内山峰托云,涧水环抱,瀑布顺山而下,其响轰鸣若雷,当地群众呼曰“贴山沟”。
当年园中花竹泉石齐全,亭台楼阁安排错落有致,有“云在庵”、“春雨楼”、“言其庐”等建筑,皆玲珑细巧,充满姑苏风韵。当年方湄在《春日游吴园》诗中云:
如今斯园已无踪影,然山水依然,游人至此,仍可遥想当年亭阁风流、花木野趣。
云台山,本身就是一座大园林,再加上人工修饰,自是锦上添花。看《云台山志》和《云台新志》,得知除此四座园林外,还有“诸韩山庄”、“善积观西园“、“苏氏园”“诸麻山庄”等园林建筑。由于只有一些诗歌描述它们,无法获知它们具体址在何方、建于何时、何人所建、规模如何。虽有遗憾,但“半山园”、“即林园”、“渔湾山庄”、“蟁睫园”这四座园林,已经足以代表古代云台山地区的园林艺术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