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区航行注意事项
(2011-08-18 23:45:36)
标签:
育儿 |
第一部分
一、收集、熟悉航行区域的冰区组织、通信联系、冰区引航点、破冰船只分布、破冰船队集合编组地点和破冰船队航行操作等情况。
二、按时收听冰况警告和报告,密切注视冰情动态,提高警惕及早预防。
三、开航前应检查自身船舶有无冰区加强和冰区加强的级别。充实船上的堵漏毯、木材、快干水泥、填塞物料等堵漏器材。并备足粮食、淡水及燃料等。
四、冰区航行时要注意冰对船速及操纵性能的影响。遇到来船应提前避让,狭水道航行时更应谨慎驾驶。
五、冰区航行,船壳、舵扇及车叶容易受损,必须谨慎驾驶,尽量避免倒车。空载或轻载时应设法增加尾吃水,使推进器和舵全部浸入水中。
六、在冰区航行,要警惕碎冰堵塞海底阀或主、辅机的冷却器而导致事故,尤其是轻载和空载船,必须使用低水位的海底阀,
七、加强了望,及时避开漂流大冰块,无法避让时,应降低船速以缓和撞冰的冲击力量。
八、应选择冰隙或薄冰处行驶,避免驶近迭堆的厚冰层。
九、如果无法避免与冰层接触时,应以船首与冰缘成直角接近,防止船头斜向冰层,造成船首滑开,损坏船壳或使船尾甩向冰缘,损坏螺旋桨和舵。
十、应尽量防止船身被冻结冰内,以防冰的压力对船壳造成严重损坏。
十一、船前部如被冰夹住不能动时,可采用以下办法使船脱出:
1.全速前进,左右满舵使船左右摇摆,松动夹冰,然后倒车退出。倒车时应用正舵,先开极慢倒车,待船尾冰块松动推离后,再开快倒车,以免车叶击冰受损。
十二、如冰况严重,航行确有困难,可联系附近港口,申请破冰船引航。破冰船引航时,应保持一定距离,密切注意该船的速度变化,加强联系,遵守引航规则。
十三、尽量不在冰区下锚,如果必须,应选择冰层最脆薄处下锚,锚链长度以不超过水深的两倍为宜(如锚链过长,冰移时容易导致断链)。应常备主机并值航行班,必要时立即起锚离去。
第二部分
1.
区航行工作。
2.保证水密设备完好。货舱、油舱和水舱所有舱壁要完全无渗漏,其透气管和量水管无破损;双层底的管系阀门都要保持正常状态;舱盖、人孔盖、水密门等水密良好。
3.主机海水冷却系统。检查海水冷却系统的管系、阀门和泵是否运行正常。试验各海底阀箱的蒸气或压缩空气冲冰阀。清理各海水进口滤器,保证拆装迅速,备齐工具,随时准备拆开滤器清除冰块。试验出口冷却水循环至冷却水进口处的管系。检查试验冷却水排出至舷外的阀门及管系。检查试验压载水替代主辅机舷外海水冷却水的阀门及管系。
4.锅炉。任何航行条件下,主机、辅机、锚机、舵机皆应正常可靠,冰中航行时更应如此。由于冰中航行是在严寒下进行的,冷却水进口处需用蒸气或压缩空气冲冰,燃油需更多蒸气加温,机械设备与生活设备也需要足够的蒸气,故锅炉(包括废气与燃油锅炉)和加温设备,应彻底检修,保持其正常技术状态和必要的备件。
5.空气瓶、空压机。冰区航行无论编队与否,船舶航行时间长且需经常改变航向和航速,主机随时需要停车、启动和变速,短时间内空气消耗量大,因此,必须彻底检修空气瓶和空压机,使其保持在正常技术状态,并具有足够的备件。
6.排水设备。检查和试验排水设备,尤其是各排水泵(压载泵、污水泵、消防泵、应急消防泵、通用泵等)及其管系的通用性。检查和试验,寻找使用其他泵替代排水泵的可能性。如按造船规范无需配置移动泵的船舶,配置两台轻便但有足够扬程的移动泵(如潜水泵)。
7.备妥一盏探照灯并有备用灯炮,用以夜间在冰区中航行探照冰隙中的通道。
8.堵漏器材。包括千斤顶、电钻、各种大小堵漏用的螺栓和铁板、长短方木、快干水泥等。船壳轻微渗漏时应积极想办法堵漏。实践证明,在舷外用钢索吊下铁板盖住破洞,能大大减少进水速度。
9.
(二)船舶航行准备
1.注意吃水和吃水差。船舶进入冰区前要做好每个阶段的吃水和吃水差计划并严格执行。调节货物、压载水、燃油、淡水,使船舶有适当的吃水和吃水差。一般吃水差在0.5m至1.0m为宜。冰厚30cm时,应保持螺旋桨在水面下1.5m以上。根据B级冰区加强的造船规范,船舶在轻载水线以下0.5m至重载水线以上0.5m之间的船壳板是有加强的,加强部分可承受较大的冰的压力,因此,如可能,船艏吃水宜保持在轻载水线以上大于lm、重载水线以下大于0.5m。
2.检查主辅机是否有内循环冷却系统。如没有,轮机员应熟悉管路图,准备冰区航行时用压载水作为主辅机冷却水,但海水泵要旁通以减少压载水的损失,条件允许时可补充压载水。在使用压载水作为冷却水和补充压载水过程中要始终注意水尺的变化。在可以使用舷外海水作为冷却水的情况下,满载并在富余水深有限的区域航行应使用高位海底门,压载航行应使用低位海底门。应及时清除非使用中的海底门的冰塞和用蒸气(或压缩空气)吹通冷却水管。
3.压载航行的船舶,扫洗舱完毕后在高温地区就应关闭舱盖、人孔盖及其透气孔,无特殊情况不再开舱,以减慢货舱降温,缓解上边水柜结冰速度。
(三)船舶积冰与避免
1.
2.淡水积冰。雾、雨和雪造成的淡水积冰,集结在索具上可能使电台和雷达天线工作失效;同时,大量的积冰随着重量的增加和蔓延,会坠落在甲板上继续积聚,使船体所承受的重量逐渐增大。
3.海水积冰。在大风浪情况下航行,而气温又低于海水冰点温度(-2℃),船舶上浪使水线以上的上层建筑和船体造成积冰。船舶在强风中航行(6级风以上),同时气温在-2℃或以下,这时如出现冻雨或下雪,会大大增加发生积冰的危险程度。当积冰量达到一定程度,暴露在空气中的积冰表面积迅速增大,同时,积冰表面温度迅速下降到气温和海水温度以下,积冰进一步加剧,从而形成一种恶性循环。这种恶性循环的结果可能会导致船舶倾覆。
4.
(四)
1.
2.
船员应该清楚,一旦发生火灾因消防水管被冻而元法施救则构成渎职。新型船舶的消防水管有的安装在露天甲板之下较不易受冻,然而,一旦被冻裂则不易发觉,如解冻后再启动消防泵,因水管接头处法兰垫片受冰的张力而损坏,结果水花四溅,易损坏电器设备、货物及物料等。避免消防管结冻的措施如下:①无论露天的或非露天的消防水管皆应放尽其残水后再关闭,自上向下半空中设置的消防水栓或阀门应打开放尽其残水后再关闭或复原,同时,可以用空气将管内的积水吹干,冲锚链水的出口阀应常开。②如在短时间内停用消防水,则可以不必放残水,但必须保持消防泵和冲锚链水出口阀常开,以保持管系内海水不断流动。
3.应急消防泵。大吨位新型船舶其应急消防泵可能装于船首近船底处,或其它偏僻地易被人遗忘,如残水未放尽,则其进水管与泵壳皆可能被冻裂或变形,船员难以自修解决,可能导致港口国检查时被滞留。
4.
5.上边水舱和前后尖舱在严寒中容易因存水结冰而膨胀变形或崩裂。一旦水舱被冻裂,船舶将产生严重的船期损失和巨大的修理费用。散货船前部上层边水舱外壁与上壁皆暴露在外容易受冻,而全集装箱船是双层船壳组成的前边水舱最易受冻。一般防冻措施是要求水舱的存水不要太满,即上层边水舱与前后尖舱的实存水量应不超过满舱的85%,双层底水舱的实存水量应不超过满舱的90%。需要引起注意的是,水舱不满因自由液面增加会引起稳性降低、强度和剪力增大、吃水差改变、受风面积增加和螺旋桨露出水面等,对此船长应给予持续的关注和重视。
6.
7.
8.
(五)
1.
2.
3.
4.救生艇机启动(如港口国检查)时,要保持低转速下运转一段时间后才能缓慢加速。由于机器内外温差太大,启动后立即加速可能会损害机器。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