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重庆雷某人的雷人视频,充满创造力的网民第一时间就创造出了一个段子,来诠释什么叫真爱:
他用了12年爬到了今天的位置;他用了12个月给她买礼物帮她安排工作;他用了12天养精蓄锐调养生息;他用了12个小时安排好工作抽出时间开好房间等她;他用了12分钟脱衣洗澡,而这一切,只是为了和她在一起的12秒。如果这都不是真爱,那还有真爱吗?
我觉得这个角度的诠释还真的无懈可击,12秒的瞬间辉煌,就让一个厅局级官员的仕途灰飞烟灭了,12年PK12秒,这种不计代价、不成比例的付出,只有飞蛾扑火可以相媲美。所以网上的舆情出现了和以往不同的状况,除了谴责和欢呼外,还有不少同情。
我也蛮同情雷某人的,据说他很快被免职了,而且被立案调查了,这种事本身只是一段偷情,仅涉道德,无关法律,然而在中国目前的语境下,这种事会瞬间被放大成一段罪恶。如果按照正常程序走,从道德到法律,总有一段路程,就没有这样的深圳速度,虽然吧,所谓官员,只要把他关起来抡圆了查,十拿九稳,都能办出个贪腐刑案,但是既然有个程序,总应该按程序办吧,特事特办确实换来了网上的一片欢呼之声,认为当局能这么快给个交代,进步啊。问题是用牺牲程序的代价来换取欢声雷动,就如同12年PK12秒,也不值得。程序失去了,意味着公正也失去了,当不公正惩治恶的时候可以获得欢呼,那么当善面对不公正的时候,再呼唤程序就来不及了。
学过法律的人都知道,程序公正是最大的公正。很多事情,怎么办比办得怎么样更重要。中国的很多事情办起来往往无疾而终,一个官员被问责,问到后来,不了了之;一个改革方案在欢呼声中出台了,改了半天,雷声大,雨点小,天很快又放晴了,禾苗在田里枯死了。为什么?没有一定之规的路径可以走,什么都走着瞧,摸着石头过河,过去了,伟大胜利巨大成功;过不去,那就过不去吧,没有规定一定要过去啊,下次再试试,这次还是喝杯庆功酒,什么都可以过不去,总不能跟自己过不去吧。这个习惯久了之后,就习惯成自然,明明有规则的被扔一边了,谁对规则都视而不见,形成了无规则状态,这个状态之下,潜规则就兴风作浪。
所以中国什么事出来,大家都摸不清规则,只是谣言蜂起,以讹传讹。这也算特殊国情吧,群情激昂,看似热闹,却帮助责任主体在一片热闹声中轻易卸下了责任。近几年里,一次次公共事件层出不穷,后浪推前浪,貌似在进步,实则在原地踏步,没有积累,只有轮回,越来越多的人心被磨出老茧,越来越多的热情被打入冷宫,整个社会就沦陷到了冰河时代。
揪出贪官污吏并惩治之,是大快人心的好事,然而靠二奶、靠小偷、靠雷人视频、靠黑帮火并,成不了大事,而且反而成了粉饰太平的帮凶,大家欢呼一阵,忘却了更多的漏网之鱼在二奶的怀里捂着嘴偷偷乐。因为这些都是偶然事件,就像你买彩票,中奖了的概率低得你根本就不抱希望,同时正是因为概率低,所以鱼们就心存侥幸躲在浑水里一边自得其乐,一边变本加厉,他们有的是漏网的机会。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是麻醉剂而已,让人们不去修补早已残破成通衢大道的法网。而真正值得我们欢呼的是正常惩治程序的建立和遵循,在这之后,他们伸手才会必然被捉;在这之前,我觉得我们应该停止欢呼,保持我们的愤怒和指责。
比起12秒的断送仕途来,我们有更大的理由重视对自己前程的长治久安。秒杀很爽,KO一个贪官污吏很过瘾,尤其这厮还长得这么有碍观瞻,然而,当秒杀的成功只是另一个黑暗中的同样涉及罪恶的人制造的时候,我们除了关注法治的程序之外,还需要追问:
为什么我们没有秒杀利器?
二0一二年十一月二十七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