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道石门坳

标签:
旅游 |
在一个天气反复无常的夏日,我由付先生作向导,随日升父子、才能、垣华从乳源侯公渡新付屋村启步,登行仰慕多时,荷负多层使命的西京古道石门坳段,用心叩问这段蕴含厚实史迹,令人神往的道路。
我们首先接触的是一段顺天然坡势,几乎由完整石灰石拼铺成银蛇形道路,愉悦的心态油然而生,无论是苍荒的坡地,冲天的峻峰,秀美的田野,还是从道缝顽强茂长的杂草,均能轻易衬托道路的古朴与深沉。这条随机变化的道路,不断把我们的思路诱入洪荒,对修道者的钦佩之情比遍布山峰的杂草还紊乱。踏过一段由碎石铺设的路面时,不由令人联想它发生变化的原缘。道经过山谷间,巧妙变化路形,及时调整方向,校正坡度,甚至增加道宽,或用复道,以适应不同的境况,利于通行,耐用。偶然有岐道旁通,如河支流,是另有目标所致。
我们驻足孤立半山腰的石门坳庙,被残忍岁月磨蚀得乌黑的石灰石铺设的门坪,孤立于乾隆年间的路碑,牌坊式石质神龛,镶于内墙的四块碑,证明庙存在的历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