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情浈江孕古村——联俄村

标签:
盘点韶关古迹 |
在始兴县东北面,翠竹镶岸,面似绒绣,柔波细浪的浈江北畔,北枕峰厚峦叠,来脉遥远的屋背岭,西抱脉络分明,峻峰磊落的金山脑余脉,东揽视野旷远,众峦团结的早禾排岭,共同维护着一腔江山相吻,动静契合,色调统一,气息纯雅的河滩盆地,古韵雄浑的联俄村(曾用名“鹅颈村”)掩映于绿稣稣的山麓间,悄然输送恬淡的岁月。
全村古建筑以围楼(位置南面)-彭氏宗祠(位置东面)-西门楼(位置西面)-彭氏宗祠(位置西北面)为框架,呈花瓣状分布,形成有机的生态环境。
横亘于村东的彭氏宗祠,林立于卵石铺设旷阔门坪的6对近2米高的桅杆石(据称,原有12对),向来人暗示彭氏曾拥有的荣耀。宗祠宽30米,进深15米,面积450平方米;分上下门楼:上门楼红砂岩石条铺2米宽三级踏跺,青砖兼泥砖建筑,门廊深入近3米;红砂岩石条砌筑3米宽,2米高,1米厚门面,内方外拱门(置安全栓),进过厅为红砂岩筑内方门,与前门构成双重保险之势,气势雄伟,固若金铸。青砖筑正厅门楼,盖灰瓦;几乎完好无损的鸿门梁,底雕环纹,斜撑卷草纹;挑手(从底至顶)雕卷草纹、龙纹、花纹、腊梅等祥瑞图案;元宝形垫梁板雕梅花、卷草纹。如此精雕密雕,用心湛笃。青砖砌墙,镶红砂岩框网纹、蜂窝纹棂窗;内二井(红砂岩筑沿,内侧雕卷草纹,镇井石,筑九龙沟将水导出室外)三进,红砂岩石板铺地,两侧青砖拱门,配红砂岩沿天井,约100平方米。红砂岩础木撑柱。中堂天井檐梁底雕花朵,垫梁板雕卷草、花朵;挑手(从底至顶)雕卷草纹、龙纹、花朵等;斜撑雕卷草纹。木质雕花神龛几近腐朽,令人伤感。下门楼坪中央卵石铺方形落轿坪,为办喜事专用点;红砂岩石条铺2米宽三级踏跺,青砖砌二面坡悬山顶,盖灰瓦,瓦饰稻穗纹刹。局部泥砖墙,镶红砂岩曲纹棂窗;红砂岩石条铺2米宽三级踏跺,红砂岩石条砌筑3米宽,2米高,1米厚门面,内方外拱门(置安全栓),内卵石铺坪;中堂牛轭形鸿门梁、檐梁均造型别致,雕镂精细;正厅神龛侧雕格纹;额雕变体双龙戏珠,麒麟等图案,余部雕寿纹、卷草纹、书柬纹。两侧青砖拱门。
街道西侧则是赫赫著名的彭氏大宗祠。坐北朝南的宗祠,卵石铺近4米宽坪,中央卵石铺直径1米的圆形方孔钱;前有小渠自西而东涓涓流水;隔渠掘卵石筑沿的聚宝盆,盆南面青砖筑一堵2米高,10米宽案式顶照壁,以阻挡前方冲煞。宗祠二面坡悬山顶,盖灰瓦;宽近40米,进深20米,高5米;侧墙全卵石砌,镶红砂岩框回纹、曲纹棂窗;重檐顶。正墙红砂岩石条筑1·5米高基础,余部青砖筑;红砂岩石条铺门廊、门墩、门槛、门框,凳,紫气盈满,瑞色洋洋。红砂岩框西侧门,为主厅铺助建筑。内二井(红砂岩筑沿,内侧雕卷草纹,镇井石,筑九龙沟将水导出室外)三进,红砂岩础木撑柱。中堂隔扇镂回纹、福字。内天井牛轭形鸿门梁,侧雕曲纹;藻井雕兰花、卷草、梅花等纹理,构思精到。正厅神龛内坳,额雕变体双龙戏珠,余部雕寿纹、卷草纹、书柬纹。宗祠是村重要活动中心。
二〇一七年六月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