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米椎王”之乡——荔竹坝

标签:
盘点韶关古迹 |
大师椅形的山峦,拥抱建于明万历年间的古村——荔竹坝,令人万分羡慕!
荔竹坝,原称勒竹坝,坐东向西,稳重泰然,隔净碧的清化河,遥对雄秀清美的舌马石、峻峙冲天的猴子石。新修缮的宗祠,建于明万历年间,为卵石砌街道的扇形围楼核心,门前静立2对旗杆石,是村功名的实证;卵石砌圆形方孔钱,与照壁为宗祠重要外部构件。门槛石正下方镶一块圆形定位石,大门楣悬“大夫第”匾、“恩进士”匾;内大门悬“名登天府”匾。宗祠为村祭祀中心。
再看古树稠茂的后山,一株“鹤立鸡群”的参天大树,板根突兀,四面扩张,盘根错节,树茎虬曲,如蛟龙缠擎天柱,高约30米,树围近9米,6人才能合抱,近千年的树,是岭南地区最古老米椎树。传说是张九龄小时候手植的米椎(当地语称“椎子”)王,沙沙的树叶仿佛仍向来人倾诉九龄的君子风度,高风亮节。
工业
从“椎王”西侧的观景台远眺,可观古韵葱茏的渡口,从司前镇盘坑村穿过荔竹坝村-坪田自然村,直通县城的千年古道将古渡拴在一起。无论是残存茶亭、还是断石颓基,仍有强大的激活力,令人想起当年千帆浮江,万舟竞渡的盛况。
二〇一七年五月十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