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最精美塔——八角塔
俗称八角庙(八角表示八卦方位,取“威镇八方”之意),韶关最精美塔。秀挺于翁源县东北约30千米坝子镇岩庄一心村叶屋西北隅。始祖叶芬奇自闽来此时,为祈盼文星高照,文人辈出,“诸堪舆家云,少一巽峰,有亏文运,复做回古制八角塔”。据《八角庙简介碑》载,叶家于明嘉靖年间,建宗祠时在园内设巽峰,祀奉神灵。后被雷击毁。清康熙四十年(1701年)建泥塔。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复建明时塔。
塔坐东南向西北(含阴阳两极之意),西南傍自西北往东南流的岩庄河,北耸天堂庵,东北峙大帽峰,东南并鼎牛牯岽-秤勾石-岗子头,共酿“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的幽雅河谷。景色清亮,气爽风和。8角楼阁式砖石塔,占地面积100平方米,高26.7米(含塔尖),各边长8.2米。首层边长3米,壁厚0.31米,高6.1米。河石砂浆砌,青砖镶角,檐绘龙凤图案,寿纹筒瓦滴水。石灰石鼓形门枕石(雕卷草纹)、门槛,门板绘门神,门簪刻八卦图案,额镶回纹边楷体横“八角庙”匾,道家风气浓郁。每层(2-5)高度递减,分别为5.1米、4.3米、4米、3.3米。5台阶,5层,内5柱(代表五行),辘筒瓦覆8注攒尖葫芦宝瓶刹。塔石砌方基座,全精磨青砖砌身,筒瓦牙砖叠4层灰抹浅檐分隔,檐角置瓷狮子和彩瓷鲤鱼,属点睛之饰。线缝如切,轮廓鲜明。正面设变形窗假拱门(内砌十字形洞),分别配楷书蓝色对联:“盛朝雨露千秋润;世代衣冠奕叶新。”额书“盛世”(顶饰展翅蝙蝠);“文光辉北阙;明德耀南阳。”额书“文明”;“挺生玉叶千年茂;秀发金花万古春。”额书“擬秀”;“巽作文彪炳;峰如笔吐奇。”额书“巽峰”(侧饰金色蝙蝠)。文韵熏空。内盘龙木撑柱,木质神龛,麒麟背景,额书“神光普照”,供玉皇大帝和18罗汉等神龛,时有村民虔祈。
据当地人称:此塔令设计者绞尽脑汁,定点于塔西北方50米砚形水井,旭日朗照,塔身即倒影于井水中,如文笔蘸墨,寓意文人涌出。井西北围绕叶氏宗祠建五栋屋,暗喻五指握笔。塔-井-屋共构“伸手握文笔,蘸砚写春秋”的美好境界。重视培育人物的叶屋,建大书房,传道授业,人才迭出。先后有惠州府提督、朝天三江协镇、肇庆府守备、南雄府游击、千总、把总、府学教授、知县、贡监、儒林郎和省面政使司参军等。
塔体雅俊,面貌完好,造型工整,豪气冲天。1985年列为县文物保护单位。对研究清代风水建筑颇有借鉴意义。
二〇一五年八月十七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