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和溪太庙

(2015-05-15 09:27:47)
标签:

盘点韶关古迹

和溪太庙

和溪太庙


和溪太庙

和溪太庙

和溪太庙

和溪太庙

和溪太庙

 

和溪太庙

和溪太庙

和溪太庙

和溪太庙

和溪太庙

和溪太庙

和溪太庙

和溪太庙

和溪太庙

和溪太庙

和溪太庙

     位于韶关市曲江区大塘镇新桥水村东北面。张氏先人修建于清代。坐东朝西,被帽子峰、帽岭、塔冲山、子孙岭、亚公旗峰、鹅公嘴、关山、麻山和七星墩围绕的袖珍山间盆地腹部,有大坪水口山泉河、鹅公嘴、钟河、塔冲坑泉、汤溪大水坑等众水汇流。据《勅封和溪太庙历史记载碑》载,南北朝(589年),此庙始建于浒村,即(新桥)坳夫高陂头,称“安都甲神庙”,创建人许本方道士(浒村枫格口书房壁村人)。侯安都曾率兵数百人剿灭匪徒。后人为纪念其丰功,建此庙。唐开元二十八年(740年)扩建,用1480文钱购此田,“甲神庙”迁现址。庙坐(甲卯乙)山,向(庚酉辛)山,门前栋,堂后栋共八檐,八柱顶托金字架瓦梁,四檐跌水,琉璃瓦面。左右砖砌半圆形拱门,通两侧厢房,右边建厨房(雉鸡屋),390平方米。配楹联:“玉勒驻和溪,净扫狼烟扶紫禁;金容归帽岭,长留仙杖护青岷。”(典故出自民间传说,张圣太公、卢圣二公、龚圣三公三兄弟在帽岭吃食仙果得道。唐时紫禁城发生火灾,被一场暴雨将火淋灭。玄宗梦见“安都甲神庙”神将施法灭火,派人证实后,“勅封和溪太庙”。正堂陈列盘古大王开天门、神农皇帝五谷主、曹主娘娘、金花小姐、禾花小姐、张圣太公、左判官、卢圣二公、屋檐童子、龚圣三公、右吉士、正武将军、唐十三郎、庙十八郎、庙前土地、本方福主、上水社官、下水大王、庙后夫人、侯安都等20多位神相。每年农历六月初一至初三为庙诞圣日,各村乡民迎神游乡……

和溪太庙

和溪太庙

和溪太庙

和溪太庙

和溪太庙

            和溪太庙

和溪太庙

和溪太庙

和溪太庙

            和溪太庙

             和溪太庙

和溪太庙

和溪太庙

和溪太庙

             和溪太庙

            和溪太庙

      修缮后的和溪太庙为四合院式建筑,入门左右放四大天王像,右侧悬“风调雨顺”钟。前后幢均为歇山顶,琉璃瓦建筑:前幢双龙护珠正脊,鳌吻,垂吻饰“招财”“进宝”狮头;匾额和对联依旧。雕双龙护珠封檐板,极气派。内一井二进。石灰石砌底天井。神厅五岳式正脊,葫芦刹顶,鳌吻。神龛陈列诸神依旧,悬“大显威灵”匾,配联:“勅和溪于民间抬建唐代匠心重修光世泽;封大庙为古今历尽沧桑丹青换彩耀千秋。”七娘殿配联:“七娘殿张侯大帝;奉求必应有财赐。”内神龛供“太上老君”等诸神相。区不可移动文物。

和溪太庙

和溪太庙

和溪太庙

           和溪太庙

            和溪太庙

和溪太庙

和溪太庙

             和溪太庙

和溪太庙

     正完善中的庙,气派非凡,形势喜人。

二〇一五年五月十五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