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南华寺标志塔——灵照塔
原供奉六祖真身和收藏其生前用器皿,惠能圆寂后封“大鉴禅师”,故称大鉴师塔,附属建筑塔。矗立于曲江区东南5千米南华寺藏经阁后,“施地檀越陈亚仙祖墓”、六祖殿前。据《曹溪通志》载:“故六祖入灭所存肉身,初建木塔于墓前,以安供养,后建信具楼以藏衣钵。至明成化间,有僧某者,去木塔,易之于砖……”屡毁屡建:始建于唐先天年间(712-713年),唐宪宗元和七年(812年)赐名“元和灵照塔”;宋太祖开宝元年(968年)毁于兵燹,太平兴国元年(976年)重建,宋赐额“太平兴国之塔”;明万历43年(1615年)重修,初木构,明成化年间改砖筑;民国、1997年等重修,寺最古建筑。坐东南向西北,阁式8角5层涩檐出平座楼阁式实心砖塔,正方形内腔,高29.6米,首层角石砌1米高基础,边长4.27米,高7.1米,宽11米,墙厚3.08米,每面宽3.8m。塔底内正方形室供地藏王菩萨、南无毗卢遮那佛像。东南面开拱形门。塔额镶篆体横式李汉魂书“灵照”匾,上款:“中华民国卄二年九月重修”,下款:“吴川李汉魂书”。置盘旋登梯。各层直线递减收缩,均用红砂岩砌须弥座,以拱形砖、菱角牙砖和挑檐砖叠砌腰檐及平座,圆柱,转角及重檐阑额。外框、滴水等突出处均涂红、黄色彩,余部尽白,相互匹配。2-5层每面均开真、假拱门,左右配方窗;6面各设壁龛门,下-上间隔叠3、6层牙砖出檐,如一环环佛徒精美发卷。2-5层2侧各设佛龛。各层门框、柱、枋、滴水等均涂红、黄彩。生铁、铜铸“窣堵坡”攒顶式亭顶,反卷仙草脊,悬铃,生铁覆钵铭文,伊斯兰教堂大殿式堵坡净瓶塔刹顶。四面均铸四大天王护法神名,南铸“在明成化七年辛卯造”字。体形端整,佛光四溢。清•郑耕《登灵照塔》诗:“一塔现空中,四山碧无际。前林钟磬声,淡淡松风继。仰首望青冥,渐觉云烟细。欲问塔中人,此身如不系。相对已忘言,半天孤鹤唳。”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5-03-15 20:27:05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