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岭南第一大围——满堂客家大围

(2015-03-07 11:42:17)
标签:

盘点韶关古迹

岭南第一大围——满堂客家大围

岭南第一大围——满堂客家大围

岭南第一大围——满堂客家大围

岭南第一大围——满堂客家大围

岭南第一大围——满堂客家大围

 

           岭南第一大围——满堂客家大围

             岭南第一大围——满堂客家大围

              岭南第一大围——满堂客家大围

       岭南第一大围——满堂客家大围
 
岭南第一大围——满堂客家大围
      重叠着岭南第一大围、粤北第一民宅、客家土宫殿、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桂冠的满堂村,早在清道光辛已十三年(1833年)官乾荣(号定祥)重金聘任张赞业设计,何广莲破土动工,耗足28年,倾1/4家财,计50万两(约人民币12亿元),至清咸丰十年(1861年)竣工,成为闻名遐迩的围中围。

岭南第一大围——满堂客家大围

岭南第一大围——满堂客家大围

岭南第一大围——满堂客家大围

               岭南第一大围——满堂客家大围

               岭南第一大围——满堂客家大围
       霸气充足的满堂村阔绰地伸张在始兴县隘子镇东南面,坐东南向西北,北朝巍峨的七道山峦,西南往东北涓流的石下河与黄水河共同养育的“川原一片绿交加,深树冥冥不见花”隘子盆地中央,南枕石鼓嶂支脉虎头山(老虎坑,马尾狮山)北麓,背流清泉,成“背靠马尾狮(山),面对七重山,左取黄水财,右取石下水”官船形天局。前朝长180米,宽100米的坦荡肥美田畴,以上新围-中心围-下新围为核心,东西弧形伸展成“凸”形四合院,2-5层,高约8-15米,面阔178.5米,最大进深90.8米,占地总面积233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7864平方米。2米宽的巷道相隔,构成庞大的形离神联住宅体系。外墙尽用1吨精磨巨石、青砖、河石,配石灰糯米浆砌成,经纬砖缝均匀如切,楼顶瓦梁致密排列,形如夹饼,内填沙石,以备不测,防盗性极强。无任何下沉迹象,为民居一绝。

          岭南第一大围——满堂客家大围

                岭南第一大围——满堂客家大围

                   岭南第一大围——满堂客家大围

         岭南第一大围——满堂客家大围

                岭南第一大围——满堂客家大围
 
                                
岭南第一大围——满堂客家大围

                             岭南第一大围——满堂客家大围

    岭南第一大围——满堂客家大围

                                岭南第一大围——满堂客家大围
      气势镇天的中心围(核心楼、太子楼,有功名成就子孙住所)盘踞围中央,总局为卧“D”形,内三杠东西延伸的二面坡悬山顶建筑,祖厅中心突兀,二面坡硬山顶,覆黛瓦围墙(兼走马廊)与四角二面坡硬山顶重檐阁楼(正脊上翘)包围成“围中围”式四合院。围高16.9米,宽约50米,进深13.8米,基厚24-8.2米,墙厚0.6米,后院深15米,主墙超过100米长,后1拢半圆平房,侧绕3米宽人行道。正门悬叶选平题“满堂客家大围”匾,门楼花岗石筑高5米,宽4米,外拱内方门,板密布铁钉,楣镶“奠基”匾(附楣文:“余年来迫于小警,时有戒心,爰度拓基,新建围居一所,以图栖止,以避群嚣,经始于道光癸已春,四阅寒暑,至丙申始落成,颜诸楣曰‘奠基’。庶几乎,奠厥悠居,无惊户牖基业,自此不替也,为予后者,尚仰缔造之艰,永承堂构之绪,祝兢兢业业,光大门闾,是则余之厚望云尔。靖亭  佐安题。”),楣顶筑花岗石方形窗。砖石瓦木构造,梁瓦密合,石铺图案。五门互通:一道两扇铁门,二道九根铁棍门,三道1.5米厚铁板门,四道平安门,五道逍遥门,尽卵石铺设。4座花岗岩石梯,每层设回形走马巷,贯通上下,户户瓜葛。内有近5米宽,花岗石筑边,卵石铺通道相连。设16天井,4座大院、6座宗祠、17间议事厅、含卧室114间,高雅房厅36间,9间厅堂、12间庭院、8座炮角楼、32厅、777间厅房、4口水井(均设于西北隅)、顶筑蓄水池、设了望窗和射击孔,凡17眼(对“7”字崇拜备至,共777间房,17个议事厅,最高17米,7座梯,7条窗栅,雕牡丹、莲花、桂花、梅花、兰花、菊花、谷穗7种吉祥图案,充满全楼,7道门槛通7门……)。井架构件含“一统天下、四季平安、五子登科、百子千孙、天圆地方”等意。均设防火巷,采光窗小,是典型的“光厅暗房”风格,恪守“礼始于谨夫妇。为宫室,辨外内。男子居外,女子居内。深宫固门。阍寺守之。男不入,女不出。”规则。

  位居东面的上新围是典型的四点金,宽45.75米,进深62.2米,占地面积2845·65平方米。主体建筑为四杠东西延伸的二面坡悬山顶,覆黛瓦民居,外二层围墙(兼走马廊)与三层二面坡硬山顶阁楼相连包围。密布了望孔和射击孔,防范意识极强。门竖二条花岗岩石柱,5米长,0.3米宽,线条平滑,重约3吨。呈长方形,3厅2井。均分里外层,包铁皮木板,铁杠横顶,东西半弧形,2楼木栏沟通700平方米方形大院,屏风墙隔正屋祖堂与井,横向侧连。3-4排住房和过厅,每排2户,每户4房,2座宗祠。2层起用水磨青砖,有梯通顶。3层檐高13.95米,梯口2处反向登楼入2层,回形“走马巷”。过道四通八达,便于巡哨。走廊和庭院地面用河石铺砌盛开花朵等图案,典雅别致。门、窗、柱、梁、枋等雕龙画凤,镂花刻鸟(雕"喜上梅梢"斜撑)等,天花板绘花鸟、人物、山水等图案,组成一幅象征吉祥如意、五谷丰登、福禄寿全的立体画卷。

  西侧为规模最小的下新围,前低后高,呈    方形,内三杠东西延伸的二面坡悬山顶,覆黛瓦平房,前面配二面坡硬山顶阁楼,背为一幢二面坡马头墙楼房,构成小巧玲珑的建筑精品。

  现住43户,226人,济济一围。

  围楼大庙扛阿公是当地悠久历史的求神祈福活动。

  巍峨屹立的围银光熠熠,轮廓鲜明,气势磅礴,布局合理,承袭套迭、对称、辟院,综合北方城堡和四合院优点,是人类巧妙利用自然生态的天作之合,堪舆学、建筑学、艺术学,民俗学的完美结合体,对研究客家民俗风情及近代建筑源渊提供宝贵信息,是研究粤北客家建筑的绝好模型,在生态、建筑、艺术、科学、安全和旅游等方面均有不可估量的综合价值。 

 

                                                    二〇一五年三月七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