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独寻将军庙

(2014-11-18 09:46:32)
标签:

游记

独寻将军庙

独寻将军庙

独寻将军庙

独寻将军庙

独寻将军庙
独寻将军庙
独寻将军庙

独寻将军庙

独寻将军庙

独寻将军庙

独寻将军庙

独寻将军庙
独寻将军庙

8:30,我独骑前往曲江区大塘镇,探访久闻的将军庙。据有关书籍载,将军庙位于大塘镇府楼后面,且是乳源上司庙的分庙。进入大塘境内,我首先拐入千坑百洼的街路,在街中心问一位老板娘,对方的回答令本人吃惊不小(配于娴熟的大塘手语,遥指东北方):“将军庙啊,从此一直往前走,是去枫湾的方向。”我补问:“从这里去有多少路程?”对答:“大约有五六公里,是在半山腰,你骑单车最少要花一小时。”本人以为是另一处庙,并道:“请问,这里有没有第二个庙?”“将军庙只有一个!至于怎么走,这么远也一时说不清楚,你到前面再问人吧。”谢过好心的老板娘,我驱车续前。我到与新公路交叉路口问一位正在门口劈柴的老汉:“老伯,请问将军庙怎么走?”对方遥指东北方答:“沿这条路直往705方向走。”我的问路把老人的夫人吓出来,只好微笑向她赔礼。我过交叉路口时,追上一位骑二摩者问:“大哥,请问去将军庙怎么走?”答:“一直去,沿705方向。”约走了1公里,见一位住在路左侧,用二摩搭着女孩正拐弯出门的大汉,我问对方:“大哥,请问将军庙怎么走?”“再往前1公里,路边有碑牌的就是了。”对方边拐弯边答道。谢过对方后,我格外留意路边的指示物。果然,在大汉所指位置的路右侧有“将军庙”指示牌。我依牌左拐,进入村道口即遇岐路,往右问一位带小孩的妇人,对方操一口标准的普通话答(手指左边的路):“沿这条路直走就是了。”谢过对方,走不足百米,又有叉路,我问一位女孩:“小妹,请问将军庙怎么走?”对方边指右边的路边答道:“沿这条路直走。”谢过回答者,沿不足半条毛毯宽的路前行,经过略有年代的何屋村,过一座横跨几乎被翠竹杂枝封锁河面的小桥,再走不足300米远,我停在山麓,问一位在路左侧装修房屋的妇女:“大嫂,请问将军庙是从这里上吗?”“是!”对答。我再问:“还有多远?”对方再答:“还有蛮远啊,沿路直去就是了。”谢过好心的指路者,推爬一个近80度斜,百米长的坡路,我进入一道弥漫浓烈松香,铺垫焦黄松针的山径。山下是一口被群峦箍得紧密的袖珍盆地,贫瘠的盆腔有几块金色稻田如碎布片贴在表面,艰难生长的甘蔗,与草争肥的蔬菜,壮实的树林以及隐藏其中的村落,构成一幅丑陋的乡间图画,这是一幅乡民用粗野手法在几乎原始的山野描绘的纯真画面。

独寻将军庙

独寻将军庙

独寻将军庙

独寻将军庙

独寻将军庙

独寻将军庙

独寻将军庙

独寻将军庙

独寻将军庙

独寻将军庙

      我沿一条乡民用铁石般坚韧的决心劈开的简易小道时骑时推前进。这条紧贴谷底,沿山涧蜿蜒上升的路,如一条顽强的巨蟒,直逼目的地。道间仿佛悄然流淌着乡民祈求平安无事的愿望。不知翻越过几个山坳,轮辗过多远的碎石、沙浆、泥土道,经过一座土地庙,呈现在我眼前的是一弧无比清秀的山谷,填充谷底的是一片浓绿得如同一棵大树的杂林带,从林间冉冉升起缕缕轻烟,飘来阵阵清香,想必将军庙就深匿其间。

果然,下坡,过小桥,上坡,眼前展现一尊庙的标志——香炉,炉上仍插着几根残留的香骨和刚燃着头就灭的烛林,向本人行注目礼,好象欢迎我这位远道而至的不速之客。炉边铺垫着厚实的新鲜鞭炮屑,与沾在草树上的泛白炮屑,挂鞭炮的竹枝构成一幅特殊的立体画。我在炉旁停好车,循声进庙,与三位正在交谈的男子打招呼,其中一位答道:“啊,有贵客到!”我谢过主人,随后返回车取物,重入庙内,其中一位男子已提水返家。我解开所购的五只南瓜饼,分给二位老人,自己取一块,接过自称张伯的茶,拧开自带的茶,三人同吃饼。何伯自称是山脚下何屋村人,有位儿子在市供电局上班,另一位就读韶关,均毕业于北中。尽管老人没说什么,我仍可猜到他是来取水的。我问守庙者张伯,此庙因何而建,与乳源的上司庙有无瓜葛,对答:“此庙是纪念刘备、关公、张飞,与上司庙无缘”当我进一步讨教:“为何与刘、关、张三人有关”时,对方无法回答。接着,我问此庙建于何时,何伯抢答:“1958年建的!”我追问:“此前有无庙?”何再答:“有,1958年在庙原来基础上建的,至于庙最初建于什么时候,无法考研。每年有位老板都出二条猪供打醮用。”接着我问庙的靠山和朝山,张伯答着:“庙靠将军岭,朝桠岔坵,傍将军坑。”

独寻将军庙

独寻将军庙

独寻将军庙

独寻将军庙

独寻将军庙
      随后,我细致入微地观庙地位的形势,它位于曲江区大塘镇东北约3公里,轮廓柔顺,脉络雄浑,成拥抱之势的将军山东南侧“ﬨ”形谷中央,坐西北朝东南,远方为群坡重叠,双峰屹立的桠岔坵,东北和西南有清澈小溪流过。树绿水鲜空气清明,令人心旷神怡。庙总建筑占地面积约400平方米,为红砖砌单层二进四合院。正门圆金柱雕盘绕龙金,横梁雕双龙横卧护元宝,一对张牙舞爪石狮立于金柱内侧,神气十足,努力营造人间仙境,万邪莫临的气围。门楣高悬“勅封三品将军”匾,不知出自何年何事何人之手,配联(木质):“纪三品将军千古功臣;念一堂神气百代神威。”另有二幅纸联是重阳节祭山遗物。墙面几乎被各类捐建芳名碑所覆盖,可见乡民对将军爱护有加,寄予厚望。内神龛绘通体乌黑,鳞片狰狞的麒麟背景,供神采奕奕的刘、关、张骑马征战、诸葛运筹帷幄以及三位将军忠心耿耿像,配联:“将本义以成神浩气从来扶义侠;军由仁而得道丹心到底护仁人。”落款:民国十九年季冬  沐恩生廖文楷敬酬。烛光通明,塑葩常鲜,供物罗列,民心厚重。另有楹联:“将德巍峨下元维修千古秀;军威浩荡乙亥重整万民安。”“将帅遗风清宇宙;军纪爱民清乾坤。”“将此重新存万古;军显威重祝千秋。”字字真切,联联感恩。有鼎清道光十年的石香炉,民国二十九年重修将军庙的功德碑一通,口锈迹深厚的铁钟高悬庙内,镌载捐助庙宇人名,有为则记,天理!锦旗密布,乡民祭心明鉴。残存红砂岩和石灰岩柱础,既是年岁久远的佐证,更是民心不泯的特殊单词。每年农历八月初一为其庙会。
独寻将军庙

独寻将军庙

独寻将军庙

独寻将军庙

独寻将军庙
    据有关史料和当地(左村)传说推测,此庙应是纪念南朝将军侯安都建,将军山也因之得名。侯(519-563)生于始兴郡曲江桂头下坎村(现乳源县),在家兄弟排第三,又名侯三公。史载:“公元548年,(侯)在陈武帝时,英勇善战,屡建奇功,先后被授予猛烈将军、仁威将军、南平将军,陈朝公”,誉为“邑里雄豪”“南天一人”。侯安都曾在曲江浒村垌(现大塘汤溪、新桥一带)剿匪,为民除害,后人在新桥村高陂建“安都甲神庙”,唐朝改称“和溪太庙”。

 务实求真的乡民,关注的并非庙建于何时,所求者无非是能确保平安的夙愿。不论祭坛是谁坐镇,只要对自己有益,则倾家中所有,虔诚祭之,却长久不辍,无法废除。

独寻将军庙

独寻将军庙

独寻将军庙

独寻将军庙
      为求证庙的真面目,我穷追不舍,逢岔必问,遇村生疑,涉水登山,不厌其烦地朝目的处挺进,以探水落石出。可惜,凡事不能尽善尽美,尘封多年的将军庙,想还原其历史面貌,实属不易。只要尽了全力,在心理上也算获得了满足感。

 

二〇一四年十一月九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