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寺

标签:
盘点韶关古迹 |
(丹桂山)。坐西南朝东北。明代万历8年(1580年)始建,清代乾隆、嘉庆、道光等重修。背靠雄壮磅礴,气韵熏天,形如
安祥端坐,左手执珠,右手捧钟,慈眉善目,看破红尘,普渡众生的弥勒佛,两侧紧依西方三圣的丹桂山,麓如盛开莲花,
东朝葫芦谷底,尽情接纳冉冉涌来的东方紫气。体态浑厚的山包磊落大方,紧密团结,绿意浓郁,群峰众坡,相互扶持,友情周绕。二进院落式二面坡建筑,南北配二列数间平房,占地230m2。南北墙体镶数块清代乾隆4年、12年、嘉庆12年、14
年、道光3年重修石碑。正门额镶花岗岩质地,道光3年立“丹桂山”
石匾,配“山水本清音,何来丝味竹”联,禅意深远,
回味不缀。石匾上挂“竹林古寺”木匾。内供弥勒佛、西方三圣像。井然有序,一尘不染,佛门洁第。放生池水鲜鱼乐,
“涌思亭”内存一口口径0.7 m,高1.2
m,明万历八年铸的铁钟(古钟抗日时期及“文革”期间藏于村民家)。红锈灿烂,大难不死;声音雄浑,回音绕缭。曾有一只金碗藏于后山南侧
洞内。数只石础、石案散落池畔,已作他用。鼎盛时有僧人30多名,现仅一位和尚,一女居士。心地善良,虔诚修行。正加紧修缮中,绘成《竹林古寺整体规划鸟瞰图》,周围平地扩建。
深林存古寺,心灵有佛意,人间供香火,或许是生态的一种高雅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