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女性经期应多吃补血益气食物】

(2013-08-15 09:25:11)
标签:

女性经期

食疗养生

补血方

私人医生

康管家

健康

女性在特殊的月经期间,要注意保暖,即使是炎热的夏季,也不要贪凉。经期流失的能量和养分,有些底子弱的女性甚至容易在经期感到头晕、手脚乏力。此时千万不要吝啬于给自己的身体补血补气,要多食用一些补血益气的食物进行饮食调理,对于偏凉、刺激性的食物则应最大程度地避免。

【女性经期应多吃补血益气食物】


一、经期吃哪些食物有好处

1、胡桃:民间又称长寿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不饱和脂肪酸,能营养大脑与皮肤,迅速补充体力,有延缓衰老、滋补养颜之功。

2、芝麻:黑芝麻含有丰富的胱氨酸和维生素B和E,可增加皮脂分泌、改善皮肤弹性、保持皮肤细腻,是改善皮肤粗糙的最佳食物。

3、鸽肉:
鸽肉含丰富的血红蛋白,脂肪含量低,蛋白质含量比猪肉高9.5%,而又比鸡肉更易消化吸收,因此民间有“一鸽九鸡”的说法。

4、羊肉:羊肉性热,温中暖身,补虚益气,每500克羊肉能提供6427卡热量,而羊肉中的脂肪含量仅有猪肉的一半。

5、海参:海参擅长填益精血,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胆固醇含量几乎为零。女性常食海参不仅能驻颜美容、抗衰老,还可增强机体免疫力。

6、淡菜:淡菜蛋白质含量极高,有“海中鸡蛋”的美誉。淡菜含丰富的人体必需脂肪酸,能保养皮肤,降低胆固醇。中医认为淡菜补肝肾、益精血,可治疗各种虚劳之症。

7、红糖:红糖性温味甘,能健脾暖胃,还有止疼、活血、补血、散寒的效用。忙不过来,或者懒得动手时,简单地泡碗红糖开水或者姜糖水,你就会感觉到暖气直达丹田,浑身气血都活络开了。

【女性经期应多吃补血益气食物】

二、经期补血食谱

1、红枣桂圆糖水汤

用红枣加桂圆肉煲糖水,等煲到枣烂桂圆绵的时候,打一只鸡蛋进去,继续用小火焐熟鸡蛋,喜欢吃糖心蛋则要早点盛出来。红枣桂圆汤不但补气养心,而且红枣健脾补血,常吃能使脸庞艳如桃花呢。把桂圆肉改成黑木耳也不错,黑木耳性平,身体火气大的朋友也可以没有任何顾虑放心吃;如果改成银耳红枣羹呢,不但有着桂圆的功效,可以祛斑呢!

2、茶油炒葱头

茶油炒葱头也是个好方子,葱头通阳宜痹,用茶油炒来下面,吃起来香气扑鼻;顺便再说上一句,如果再加入米粉、姜片和豆豉做成“三合汤”,叫“葱头米粉”,则是治疗风寒感冒的土方子。

3、乌骨鸡汤

乌骨鸡汤一向是女人的恩物,喝了不上火,又可以滋补。乌骨鸡汤炖法很讲究,要用瓦罐,加姜、蒜头、红枣、海带,用慢火炖半天。

乌骨鸡汤也可以加虫草和当归,当归是补血的好东西,至于人参呢,红参怕虚火旺盛,有所冲突,所以用起来要小心;一般说来花旗参是很温和的,不怕上火。不过这些中药不要在例假的时候炖,不然气血过盛反倒麻烦多多,要在平时炖来喝才好。

4、艾叶炒鸡蛋

艾叶能暖宫、调经止血、散寒除湿,并能预防春天的流行疾病。想想这碧绿鲜黄的艾叶炒蛋就馋,多么诗情画意啊。

5、黄酒炒蛋

做法是:锅热后放油,姜煎一下,然后把蛋打好后倒入,加黄酒、盐,就万事大吉,赶快拿筷子吧。据说这个是祖传三代的治痛经千金方,黄酒性温,适量吃点是有好处的。


康管家——“三位一体”私人医生服务
私人保健专家、私属健康方案、私人健康管家


康管家将私人医生保健制度和中国博大精深的中医养生相结合,遵循现代整体医疗理念,打造专业私人医生服务团队,以个人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开展管家式三位 一体私人医生服务体系,即:私人保健专家、私属健康方案、私人健康管家三大模块,涵盖了健康体检、健康调理干预、健康咨询、就医事务安排、健康保险等服 务,解决客户“慢病管理缺乏、亚健康恶化、保健缺失、误诊高、看病难、服务差”等问题,成为客户最信赖的健康守护者。

-知名专家贴心温暖服务,凸显您的尊贵身份和生命价值;
-专业私人健康管家保健服务,科学管理;
-为您节约就诊时间90%,知名专家团队时时守护您的健康;
-专业医疗机构、精准就医、降低误诊风险;
-改善个人、企业成员不良生活习惯,享受健康品质。

【官方网站】http://www.kangguanjia.com
【健康商城】http://shop.kangguanjia.com

【公司地址】上海市徐汇区番禺路1203号/凯旋路2200号(凯旋路番禺路交叉口)凯旋大厦5楼
【免费热线】4000-1515-13
【咨询热线】133-0176-8836
【在线Q Q】2595707185、1903956460

关注健康,关注我。【女性经期应多吃补血益气食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