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解析(副省及以上)
(2014-12-05 16:56:30)
标签:
365 |
分类: 申论 |
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解析(副省及以上)
一、“给定资料2”揭示了当前社会心理方面存在的若干“缺失”,请对此予以归纳概括。(10分)
要求:全面准确,分条归纳,不超过150字。
【参考答案】
缺失表现为:一、轻松感缺失。大部分职业群体压力大、宣泄少,产生紧张、焦虑和抑郁。二、公平感缺失。不公平信息的大量传播,造成心理失衡。三、安全感缺失。一些人对未来社会转型变化准备不足、认同不够,产生恐惧、迷茫,出现信任危机。四、幸福感缺失。一些人就业、收入、生活困难,增加社会陌生感和孤独感,产生负面情绪蔓延。五、同情感缺失。对心理疾病患者缺乏社会关爱和诊治,存在偏见和歧视。
二、谈谈“预先失败”这一概念在“给定资料4”中的含义。(10分)
要求:全面、准确,不超过200字。
【参考答案】
“预先失败”是指人们越来越依赖专家指导,相信专家意见,失去自己主见和选择能力的心理问题状态。当下,由于人们信赖专家指导,随大流、跟风成为普遍心态,跟风程度非常严重,折射了社会转型期的浮躁心态,构成心理“亚健康”问题。这种过分依赖他人而失去自我判断,习惯于假定自己是失败者的行为导致个人无意义感产生,使人在社会中迷失、迷茫在一事无成,造成身体伤害。产生的原因:一方面是社会高度发展、信息丰富、生活形态多样变迁,世界变得破碎、凌乱和神秘,使人们的认知本身陷入多元、浮躁和凌乱。另一方面还在于用于商业谋求的广告和媒体通过完整、唯美的生成知识和影像掩盖了现实本质,使人觉得生活在媒体早就创造的美好、温暖的世界里。
三、“给定资料3”介绍了S大学举办心理健康节活动的情况。假如你是该省教育厅的一名工作人员,全程观摩了这次活动,校方请你在这次活动的总结会上发言,请草拟一个简短的发言稿。(20分)要求:
(1)内容具体,符合实际;
(2)目的明确,切合主题;
(3)语言生动,有感染力;
(4)不超过500字。
【参考答案】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能够有这次机会全程参加贵校第六届“迎校庆、健心灵、献爱心、促成长”心理健康节活动,本人倍感开心和高兴,我代表省教育厅,向本次心理教育节的成功举办表示由衷的祝贺和真挚的感谢!
全面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切实服务大学生健康成长是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要求。希望S大学将这项活动更好地延续下去,再接再厉,为大学生快乐成长、健康成长做出更大贡献。
四、某地方报纸根据“给定资料4”和“给定资料5”的内容做了一版关于“跟风”的专栏,请你以“告别跟风,走向成熟”为题,为这个专栏写一篇短评。(20分)要求:
(1)观点明确,简明深刻;
(2)紧扣材料,重点突出;
(3)语言流畅,有逻辑性;
(4)不超过500字。
【参考答案】
告别跟风,走向成熟
近年来,我国一股股“跟风”热潮风起云涌,家长“跟风”报班热,节目“跟风”选秀热,全民“跟风”养生热,还有集资热、买房热、文凭热邓“跟风”行为,一风未止一风又起。这一现象折射了社会转型期社会群体的浮躁心态,构成了社会群体个人迷失,心理“亚健康”的表征。
“跟风”现象源于人们“预先失败”的心理问题,过于相信专家指导系统所致。当前社会高度发展、信息丰富芜杂,生活形态多样变迁,世界变得破碎,人们无法获得真实世界的信息,期待权威。大众传媒承担起“专家指导系统”的角色,通过生成知识和影响,给大众提供了一个认识外部世界的通道,但部分媒体不负责任地炒作,导致社会“跟风”现象严重,虚假宣传大行其道,从众潮流将社会推向浮躁之中。
跟风是拙劣的模仿,缺乏理性,丧失文化个性,经常从众跟风,会缺少独立思考,丧失判断能力和创造能力,一个人如果丧失智慧和创造性,就会迷失自我,迷信、依赖所谓的专家、权威,产生个体无意义感,产生悲观厌世情绪,造成千人一副、沉闷、乏味的的社会环境。为此,需要正确引导,增强文化自信;鼓励公民个性发展,鼓励创新精神,提升个人素质,使我国社会整体以人为本,做好自己;加强民族文化自信心,珍惜文化遗产;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克服盲从和自卑心理,传承和创造属于中华民族文化。
五、给定资料写道:“我们或许应该如作家米兰•昆德拉所言,要‘慢下来’,因为自在有为的生活是急不得的。”请结合你对这句话的思考,联系自己的感受和社会实际,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要求:
(1)自选角度,见解深刻
(2)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
(3)思路清晰,语言流畅;
(4)总字数1000-1200字。
参考题目:
塑造文化自信,促进中国发展升级
让中国在自在有为的自信中全面发展
以人为本,推进中国社会全面发展
释放中国社会全面发展活力需要以人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