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吴情树
吴情树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620
  • 关注人气:18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写下便是永恒——《法律的断章》一书的后记

(2013-03-21 23:34:10)

                                   

 

三月的华园,春意盎然,花香满路,教学楼安静的灯光下,学生在那边聆听,我在这边思考。

佛家倡言,“活在当下”,而我则相信“写下便是永恒”,因为每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其思想和精神却会留下。随着自己年岁的增加和身边亲人的离去,我越来越强烈地感到,生活的意义在当下,时时刻刻去体验生活,珍惜每一点快乐时光,观察和思考周围的人与事,才会真的感悟生命的珍贵与美好。在学界,张明楷教授曾说,法学是一门施展才华、满足自尊、唤起激情和伸张正义的学科。在法学教育与研究中,能恣意作文,直抒胸臆,何等愉悦!操觚染翰,伸张人间正义,好不畅快!将事业与爱好融为一体,做人与为学合二为一,不觉身心疲惫,为感其乐无穷!这既是我一直引以为豪的人生追求,也是对我目前工作状态一种最好的描述与形容。

思考并记录,于是就有了我的第一本书。与其他的“专著”不同,这本书是我近几年发表的一些小文章的集合,承载了我对中国法治及刑法的所思所想,记录了曾经的心路历程和精神生活的片段,或许,它们能够带给大家带来一点法治生活的启迪和感悟。如此则善莫大焉!

在书名的拟定上,原先准备采用一位学生所起的书名《缘法闲庭》,但在报给出版社选题时,唐仲江编辑建议采用《法律的断章》。我原担心这个书名容易让人会联想到“断章取义”而引起不必要的误会,但唐编辑向我解释:一般买这本书来看的人都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和学历,不会真的“断章取义”。新月派诗人卞之琳有一首非常著名的诗叫《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法律本是一门枯燥的学问,但透过法律的窗户,看到的风景却也别致,陶醉了自己也装饰了别人。我觉得其言之在理,就确定为这个带有诗意的书名。

本书所收集的短文大多已经发表在国内一些富有影响力的报纸杂志上,也曾公布于我在正义网的法律博客“清源论法”上,在此,要感谢《检察日报》的李国民、林燕、罗欣、刘金林、刘卉等编辑、正义网的杨柳记者以及《人民检察》的编辑,感谢《法制日报》的林楠特、陈学红、聂维、侯建斌等编辑,感谢《南方周末》的赵凌编辑,感谢《人民法院报》的李文广和《澳门月刊》、《澳门日报》等各位编辑以及法律博客的各位管理员和网友,正是他们的信赖、厚爱和无私的帮助,才能使得这些文章能够在如此有影响力的报纸和网站上发表。尤其值得提出的是,法律博客网站对此书的出现“居功甚伟”,正是它给我提供了一个展现自己、抒发情怀的精神家园,为了提高博客的点击率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我就不停地写啊写啊,写到最后竟然能够出版一本书,这不能不说是法律博客的功劳!

感谢传授给我知识的老师们。在我的求学生涯中,王政勋教授、杨宗科教授、贾宇教授、王宝来教授、冯军教授、黄京平教授、赵秉志教授、韩玉胜教授、卢建平教授、马克昌教授、莫洪宪教授、陈家林教授等恩师先后指导过我的学业,对我的为人为学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感谢我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阶段一起求索探知、激扬人生的各位同学,他们是我人生旅途中重要的伙伴!感谢我的学生们,在刑法课堂上,正是他们“打破砂锅过问到底”的质疑,唤起我对某问题的深入思考,也才有后来相关文章的面世。其中,尤其是要感谢苏宏伟检察官,原初的书名就是他给我拟定的,虽然没有用上,但我仍非常欣赏他的才气,书中一些栏目的名称,也出自他的主意;还要感谢我的两位研究生付丽、张阿妹同学,她们一人帮我从网络上收集了我平时发表过的文章,并分门别类地加以整理,另外一人帮我校对书稿,省去了我不少时间和精力。

在当下中国,出版著作大多需要有一定的经费资助。本书的出版就得到了华侨大学法学院学科建设基金以及福建天衡联合(泉州)律师事务所学术基金的资助,在此,要感谢华侨大学法学院以许少波教授为院长的领导班子和福建天衡联合律师事务所以汪卫东律师为主任的管理委员会,正是他们的无私鼓励和大力资助,才解决了出版经费之困。感谢法学院王方玉、陈慰星、黄奇中、刘超等同事,与他们一起共事是我人生中值得珍惜的缘分。其中,方玉为本书很多内容进行了文笔润色,书中有些文章是与慰星合作的产品,一些思想是与奇中交流的心得,刘超为本书的出版提供了许多建设性的建议。

特别感谢北京大学法学院陈兴良教授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刑法室主任刘仁文研究员,两位都是刑法大家,学问既深且厚,提携后生亦不遗余力,对于我这位后辈的小书,他们给予了许多肯定和支持,并爽快作序,极大地提升了本书的思想品味和学术档次。我永远都会清晰地记得收到两位刑法学大家所写序言时那种激动的心情,他们的无私精神值得我终生铭记!

感谢出版社庞从容主任的大力推荐,让我的这本小书忝列名家云集的“独角扎丛”系列。我与庞主任是西北政法大学的校友,虽从未谋面,但她对本书的出版表现出了极高的热情,并给予我大力支持。非常感谢唐仲江编辑的辛苦付出。唐编辑在《法制日报》担任编辑时,就很关心和支持我,刊登过我的几篇小文,调到出版社工作后,恰好又成为本书的责任编辑,他既为本书敲定了书名,又不辞辛劳地认真完成编辑工作,其认真、敬业和执着精神令我感动!感谢出版社为我的小书设计了简约而不失典雅的封面!

最后,我要把这本书献给已经离去的父亲和我的岳母,前者赋予我生命与成长,后者给予了我最无私的关爱。“子欲养而亲不待”,人生之痛,其何甚之。这些文章的面世,饱含他们对我的爱与付出,愿他们在彼岸的世界一切都好!

 

吴情树

 

2013/3/27定稿于华侨大学法学院81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