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2011年在华侨大学法学院担任副教授以来发表的作品
(一)在全国公开的刊物(论文集)上发表的学术论文
1、《竞合过失理论的规范诠释》,载《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字数1万字),中国人民报刊复印资料《刑事法学》2011年第7期全文转载。
2、《刑法的基本立场与刑法解释——以违法性的判断根据为视角》(与林占发合著),载魏东主编:《刑法观与解释论立场》,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11年版。
3、《共同犯罪原理在寻衅滋事案件中的运用》(与黄卿堆合著),载陈兴良主编:《刑事法判解》(第11卷),人民法院出版社2012年版。(字数1万字)
4、《两岸刑法中客观处罚条件规定的评析》,载《海峡法学》2012年第4期。
(二)在全国公开的报纸(刊物、文集)上发表的法学随笔
1、在《检察日报》上发表的文章
(1)《形式法治与实质法治》,载《检察日报》
2011年2月10日学术版。(字数1700字)
(2)《形式解释还是实质解释》,载《检察日报》
2011年6月9日学术版。(字数2400字)
(3)《刑事被害人的代理人中,“被害人”应作何种解释》,载《检察日报》
2011年6月13日观点版。(字数2000字)
(4)《正反统一:构建犯罪论体系的主导思维》,载《检察日报》
2012-2-15
观点版。(字数3000字)
2、在《法制日报》上发表的文章
(1)《“敌人刑法”能走多远》,载《法制日报》
2011年2月23日法学院版。(字数2400字)
(2)《刑法修正的权限之辨》,载《法制日报》
2012-02-29法学院版。(字数2600字)
(3)《环境侵权救济路在何方》,载《法制日报》
2012-08-29法学院版。(字数2100字)
(3)《司法考试改革应向何处去》,载《法制日报》
2012年5月23日法学院版。(字数2000字)
(4)《保持对法律的敬畏感》,载《法制日报》
2012年11月14日思想部落版,《今参考》。(字数2100字)《今参考》2012年12月刊全文转载。
3、在其他报纸书籍上刊登的随笔集
(1)《我心中永远的先生》,载李健主编:《一代宗师,风范永存——马克昌先生追思文集》,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2)《汲取古代司法的智慧——读洪福星<<>鼻烟壶奇案———古案新读>有感》,载《法制今报》
2012年8月8日法苑文艺版。(全文字数850字)全文又以《古代司法的智慧》发表在《泉州商报》
2012年8月20日第32版。(全文字数2000字)
(3)《亲民司法入社区
无讼解忧展天地》(与陈慰星合作),载《人民法院报》 2012-8-30实务周刊。(字数2000字)
(三)在《华侨大学报》、《华侨高等教育研究》等省内公开刊物上发表的文章
1、《法科学生如何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载《华侨大学报》
2011年1月11日第622期,第2版。
2、《兴趣爱好+职业选择=人生幸福》,载《华侨大学报》
2011年4月12日第631期,第2版。
3、《刑法教学中的学派介绍》,载《华侨大学报》
2011年7月5日第643期,第2版。
4、《澳门终生教育的理念与现实》,载《华侨大学报》
2011年10月11日第648期,第2版。
5、《读刘再复<</FONT>人论二十五种>有感》,载《华侨大学报》
2011年11月29日第655期,第4版。
6、《研究生课程论文批改心得》,载《华侨大学报》
2012年2月28日第664期,第2版。
7、《法学教育的点滴思考——以刑法教学为例》,载《华侨高等教育研究》2012年第1期。(字数1万字)
8、《论在职法律硕士学位论文的写作与指导》,载《华侨高等教育研究》2012年第2期。(字数1万字)
六、参与(主持)著作编写和课题研究
(一)参与著作编写
1、参与赵秉志主编:《刑事法治发展报告》(2003年上卷),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字数3万字)
2、参与黄京平主编:《刑法案例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字数5万字)
3、参与黄京平主编:《刑法》(第三版),教育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字数3万字)
4、参与陈晓明主编:《刑法总论备考与拓展》,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字数4万字)
5、参与李兰英主编:《刑法分论备考与拓展》,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字数4万字)
6、参与并担任副主编:《刑法深思——武汉大学刑法博士论文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0年8月版。(字数1.7万字)
7、参与陈立主编:《刑法分论》(第二版),厦门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字数4万字)
8、参与阎二鹏主编:《刑法总论》,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年版。(字数7万字)
(二)参与或者主持课题研究
1、参与华侨大学2004-2005年校级实验教学改革与建设课题项目:《法律诊所实验教学课程的改革与实践》。
2、实际主持(挂名主持人:兰仁迅)华侨大学2006—2008年校级实验教学改革与建设课题项目:《国家司法考试视野中的法学教育改革》。
3、参与福建省社科基金项目:《海峡两岸经贸纠纷解决机制》(项目编号:2008B018),起止时间:2008-2010。
4、主持华侨大学科研基金项目:《竞合过失的刑民比较研究》(项目编号:09HSK16
)起止时间:2009-2011。
七、1998年至2013年科研成果的社会评价
(一)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转载文章
1、《对教唆犯的反思与定位》,载《政法论丛》1999年第6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刑事法学》2000年第2期全文转载。
2、《中美体育法国际研讨会研究综述》(与邹立刚等人合著),载《法学》2004年第9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宪法学、行政法学》2004年第11期全文转载。
3、《竞合过失理论的再提倡》(与颜良伟合著),载《中国刑事法杂志》(CSSCI期刊)2007年第2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刑事法学》2007年第7期全文转载。
4、《竞合过失理论的规范诠释》,载《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字数1万字),中国人民报刊复印资料《刑事法学》2011年第7期全文转载。
(二)论文获奖情况
1、《反分裂国家法与刑法的衔接》一文被评为2005年度泉州市律师研讨会优秀论文,并被推荐参与2005年度福建省首届律师论坛。
2、《简论<</FONT>道路交通安全法>中的法规配套问题》(与李明合著)一文被福建省律师协会评为优秀论文,并被推荐参加2006年在山西省太原市召开的首届中国律师论坛。
3、《死刑案件二审开庭的意义及应对――一个生与死的程序运作》(与李明合著)于2006年8月在福州由福建省法学会、律师协会、法官协会、检察官协会联合主办的“控辩审三方刑事诉讼理论与实务研讨会”中获得二等奖。
4、《律师,你为什么不争气?――律师职业伦理与职业理想的重建》一文于2007年8月在武夷山市举办的福建省第三届律师论坛上获得二等奖。
5、《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视野中的刑罚与治安管理处罚》(与李明合著)一文于2007年10月在福州由福建省法学会、法官协会、检察官协会、律师协会联合主办的“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学术研讨会”中获得一等奖。
6、《<</FONT>反分裂国家法>的正当性与合宪性分析》,参加2007年11月福建省委统战部举办的“和谐海峡论坛”,并被收入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两岸关系理论福建研究基地合编的《“构建和谐海峡,促进祖国统一”课题调研论文集》。
7、《刑事司法中个案解释机制的探讨--以许霆案为研究视角》一文参加
2008年7月25日在泉州市德化县召开的第二届泉州律师论坛,并获得优秀论文奖(奖项不分等级)。
8、《刑事司法中个案解释机制的探讨--以许霆案为研究视角》一文参加2008年9月18-19日在福州召开的第四届福建律师论坛,并获得一等奖。
9、《刑罚裁量中处断刑概念之提倡》一文参加2009年7月11-12日在泉州市惠安县召开的第三届泉州律师论坛,并获得优秀论文奖(奖项不分等级)。
(10)《那温润的濠江剪影》(与陈慰星合著)一文在《澳门月刊》杂志社主办的两岸四地大学生“回归十年话澳门”征文比赛中获得“特等奖”(以博士生名义参赛,最高奖为特等奖,共有500多人参赛,其中,20人入围)。
(11)《刑罚裁量中处断刑概念之提倡》一文参加2009年10月19-20日在福州召开的第五届福建律师论坛,并获得一等奖。
(12)《人大代表在诉讼调解中的意义与角色》一文参加
2010年8月20日在泉州由泉州市人大常委会、泉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联合举办的“人大代表协助诉讼调解”研讨会,并获得二等奖。
(13)《论我国刑法中的危险驾驶罪》一文参加2011年7月第五届泉州律师论坛,获得优秀论文;参加2011年8月20-21日在福州举办的第七届福建律师论坛,获得二等奖。
(14)《论逃税罪的处罚阻却事由》一文参加2012年7月27-28日在南安山美水库招待所举办的第六届泉州律师实务交流与研讨会,并获得优秀论文。
(15)《两岸刑法中客观处罚条件规定的评析》一文在
2012年11月1日由福建省刑法学研究会举办的“涉台刑事法律问题研讨会”上荣获二等奖。
联系地址:福建·泉州·华侨大学法学院(362021)
E-mail:qingshuwu@126.com.
qingshu@hqu.edu.cn
个人博客:清源论法(正义网)网址:http://qingyuanshan.fyfz.cn/
新浪微博:华侨大学吴情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