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永生散文:山里的草
(2022-06-08 17:15:03)
标签:
365 |
卢永生散文:山里的草
湖北房县融媒体中心《广播电视台》《湖北房县城关镇武当路61号》卢永生
那一茬一茬的杂花野草,自生自灭而又自强不息,用绿色的生命覆盖广袤大地,不被禁止时,哪怕是边边角角,也不会荒废丝毫。所需不过是一缕阳光,一把土,几滴水。置身于人们眼界之外,不思荣辱,无取回报,只是一个劲儿地把大地染绿。
我的家乡湖北省十堰市房县,是一个大山区,山崖上、道路旁,执着的把自己那一点点绿色奉献给大自然。
那山川里、田野里;那道路边、田畔上;那树林里、禾苗间;那屋檐上、楼房上;那石缝里、沙粒间;那江湖上、水道边;到处有它的足迹、它的地盘,绿茸茸、绿灿灿、汹涌葳蕤,势不可当。也许雨是它的催化剂,风是它飞翔的翅膀。雪封、冰冻、霜杀、虫害等等都试图,摧残它,戗杀它,却又拿它没办法。自然界的任何强悍武器都不曾让它低头,让它消失。它像一位机智勇敢的英雄,该消隐就消隐,该露头就露头,该出击就出击,该躲闪就躲闪。它来无踪,去无影,一切时机掌握得极其准确,一切力量用得相当及时。
农民在庄稼田里锄草,自然也就认识很多种草,譬如小苦豆、牛筋、奶奶草、益母草、狗尾巴、灰灰草、甜巨等等,而更多的,是一些叫不出名字的。它们兀自萌着芽,展着叶,开着花,结着籽,荣了枯,败了发。不若那些娇气的庄稼,倘若在某个环节,稍大意点的话,长势就会蔫败下去,甚至中途夭折。
藜,又叫灰灰草,灰条。藜刚长出土时很小很小的,几场雨后便长得硕壮结实,灰条根扎得深,叶厚,杆也挺拔。坡前坡后,陌上陌下,遍地都是灰条的身影。山里的人家多数砍来喂鸡,猪,羊。立秋节后,灰条砍不成了,一来是它的叶少了,二来灰条在这个节气多已结了籽,如果喂了羊,那些成熟的籽就会随着羊粪一并排出,相当于它们是进入羊的肠胃里旅游了一圈,来年送入庄稼地就更难锄了。秋冬后,用枯萎了的灰条杆烙饼子,丝毫也不比葵花杆或其它柴火逊色。
浪趟蓬,是很土气的一种草棵。刚收完庄稼的山上,几乎家家户户的田埂上全是浪趟蓬的天下。与浪趟蓬相比,田里一两株美女樱是好看的,紫色的花瓣,茎株上长满绒毛。
当春归大地的时候,小草便偷偷地从泥土里发出嫩芽,带着自身的可爱来到人间,给人们带来了盈盈的春意。到了夏天,小草更是努力向上生长着。当烈日在空中向下放肆的照着大地时,所有的花儿无精打采的低下头时,只有小草以让挺拔。依然在炎热的夏天对抗着如火一般的太阳。这种精神是可贵的。秋天的脚步来临时,许多植物已经成熟到了丰收的季节。树木开始了落叶。花儿已经没有那么明艳,小草也有点倦乏。但是如果你要用手去把小草拔出来的时候你会发现它的根已经扎得很深很深,拔起来很费力气。小草是绝不会那么容易被打败的!寒冷的冬天来了。小草已经枯萎了。整个大地上没有任何热闹的气氛。这时你会发现没有小草的装扮,冬天的大地又是多么的单调,多么的冷清,这是你又会想起小草的绿色和可爱。小草枯萎了,人们有时会把小草点燃好让自己取暖。虽然取暖过后,小草已经变成一堆灰烬,但是不要忘了,它的根已经扎得很深了。等到来年春天小草会获得新的生命。这是我不由得又想起了一首古诗“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不正是描绘小草的这种精神么?
小草虽没有玫瑰的芬芳、竹子的挺拔、松柏的苍劲、睡莲的“出淤泥而不染”、梅花的“香自苦寒来”、梧桐落叶时的浪漫、雨后梨花的凄美,但这棵普通的小草,在植物界,就像我们每个普通人在人群中一样,亦是平等的生命。
初夏的沙参根,叫它沙吊根,它简直就是一小根甜心小甘蔗,咬在口中丝丝缕缕的甜。吃沙吊根,是有窍门的,带皮地咬,滋味与别的草根没什么两样,只有剥了皮耐心地细咀慢嚼,越到根的底部越甜。这是我曾挖坏一个铁铲后才总结出的经验。到了秋天,沙吊长出了高高的杆,也就老了吃不成了。
狗尾巴草,更像是一种开在庄稼地畔的花朵。狗尾巴草长成的时候,会冒出一截毛茸茸的小尾巴来,摸上去绵格挼挼的。风过来时,这些小尾巴就随风摇晃着跑远,又摇晃着跑近。山里娃最爱采来狗尾巴编扎些小动物玩。男娃毛手毛脚的,编的东西像死的一样,毫无一点灵气。女娃心细,那些会飞的鸟雀,会看家的猫狗,还有会偷吃粮食的小老鼠,活灵活现。
甜巨的名字怪里怪气的,它容易长在洋芋地里,酷似苦菜,矮矮的不长个像武大郎,不怎么起眼。它的名字叫甜巨,尝起来却一点也不甜,贼啦苦,不过它的花还是挺好看的,像山里的野菊花,金黄金黄。
众草中,野黍其实不能算草,当然也更不能算是庄稼了。我们把它叫糜黑子,它学着把自己打扮成糜子的模样,混于禾苗之间,骗取肥料和雨水。等秋天一到,它们就原形毕露了。飘飘然高举着什么的是糜黑子,庄稼人一眼就能把它们从糜子中揪出来远远地扔了。
做人,须抱一颗朴素心,脚踏实地,不能像那糜黑子那样,糜子没学成,到头来连草也没做好。糜黑子不能算真正的草,更不能算是庄稼。是小草搏动了大地的脉律,以万物之先萌生了嫩嫩的新芽。小草瞻仰着蓝天,唱着丰收的赞歌,不显姿色、不去张扬,用自己原本的绿、永恒的绿,点染着树木,衬托着果实,点缀着鲜花,把大自然装扮得如诗如画。我赞赏草的精神。无需刻意的雕琢,没有特殊的修剪,远离老天的庇护,任凭风雨的洗沥,自己滋养自己,自己维护自己,智慧而坚韧,随时准备着,把自己的种子撒出去,上高山,去峡谷,到天涯,发芽,扎根,牢牢地抓住大地。
树木因为有了强大的支撑,撑起了绿伞;花儿因为有了坚固的屏障,绽放出娇艳迷人的笑脸;鸟儿因为有了它,歌唱出动人的歌声;虫儿继续嘶鸣,依赖在它的胸膛里肆意率性地歌唱。于是,风柔了,雨沛了,天空明朗了,牛羊健壮了,鱼儿欢腾了,人们的生活风平浪静。
作者卢永生职业传媒人43年,实名卢永生,昵称云中杏花,擦肩而过和冷雨永生。原创诗<你的囗红太渴>(外一首)入《中国诗歌年选2019》初选篇目在全国公示.读过书主编广播电视节目办过报纸,当过网络写手;新浪博客写手、博客中国专栏作家。励志语:走自己的路,让人去说。1980年7月房县一中文科毕业,处女诗《我们这人》发表于1987年第3期《东风.>>杂志,从小爱写作,路走得坎坷,但梦还在,2001年华中科技大学新闻糸毕业,1985年7月进修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糸,1997年9月入北京广播学院深造。代表作《抗婚的少女,你在哪里?》在全国引起轰动,并获五本中央级证书,报告文学《为了洁净》,小说《桥头》,诗《打工者的周末》一批作品共80万字发表,发表于中国青年报,金时代杂志,
《九头鸟》杂志2009年第5期,发表了我的作品《秋雨》,代表作《抗婚的少女,你在哪里?>在湖北日报农村版讨论长达三个月,几十年历任中央,省,市优秀通讯员,2001年新闻中级职称。从1980年11月历任电台记者,编辑,并主持午间半小时改革之路栏目,2010年10月,湖北省广播电视总局,湖北省广播电视总台颁发30年以上电视工作者荣誉证书,1985年9月任县作协会员,1990年至1991年任局团委书记,1995年任电台编辑部主任,1996年任县新闻中心副主任,2005至2007房县广电报编辑,2007年至2013年3月主编电视<<>点击>节目,2013年3月主编电台<<新闻>节目,2014年6月,任电视台旅游频道副总,《诗祖故里游》编导,湖北房县融媒体中心《广播电视台》《湖北房县城关镇武当路61号》卢永生邮码:442100
QQ961149193)微信:Fxgbdt
前一篇:卢永生散文:面对河流
后一篇:卢永生散文:与河流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