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卢永生散文:一朵野花里一座天堂

(2022-04-14 17:19:40)
标签:

365

卢永生散文:一朵野花里一座天堂
湖北房县融媒体中心《广播电视台》《湖北房县城关镇武当路61号》卢永生

每一棵草木都是有灵性的,草木有草木的语言,就像水有水的语言,鸟有鸟的语言一样。我们虽听不懂它们,但在草木的心中,安放着救赎。有句诗,每一朵野花里有一座天堂。
在我的家乡湖北省十堰市房县大山区,野花有好多好多,小小的野花, 野花的生命力极其旺盛,只要老天偶赐几滴雨露,太阳不经意间在它种下的地方斜射一小会儿那小小的花儿的种就发了芽。最打眼的,最有气势的,能坐头把交椅的,只能是映山红。
  映山红又叫杜鹃花。杜鹃花还有山石榴、山踯躅等许多名称。杜鹃花也是杜鹃属植物的通称,按现在的统计,少说也有七百多个品种。映山红顾名思义,花朵是红的,而杜鹃花的颜色还有白的、黄的、蓝的,甚至还有黑的,可见,映山红只是杜鹃花大家庭里的一支,也是最壮观的一支,把杜鹃花叫作映山红的地方真的特别特别多。现在,杜鹃花由野外大量移植到庭院,又被不断培植改良,终于在城市的公园和街头站稳了脚跟,被城里人喜欢着。映山红也在此列,虽说改了户口,不过还是被叫作“映山红”,这多少有些不妥,因为,在城里边,基本是无“山”可“映”的。
野花在春天和夏天开得最多,也许野花知道自己是大自然的一员,它们也知道自己很弱小,但它们却很团结,开的是成片成坡。还记得有一次看到路边的野花时,当时正在下雨中,几丛野花摇晃着,挣扎着,那一片片抖动的绿叶极力伸展。五颜六色的花朵努力奔放着,似乎在和风雨抗击。野花,简直像个倔强的小姑娘,它们的头一次又一次地被暴风雨按下去,但它们却一次又一次顽强的把头扬起来。野花就是这样任性地扎下了根!
牵牛花在野花里边,应该比较内向,不张扬。我们的眼睛如果老是朝上看,是见不着牵牛花的;如果细细朝下瞧,路边、沟边、墙角、篱笆下,牵牛花就在这些地方摇啊摇的,很可人、很娇柔的样子。
童年时,我们把牵牛花叫作喇叭花,真不知有“牵牛花”这个很动态的名字。查过一些资料,牵牛花属旋花科,是一年生缠绕草木,兄弟姐妹很多。牵牛花一般迎着晨曦而开。
春天,当你来到大山,放眼望去,漫山遍野的山茶花、蒲公英,各色各样的野花,仿佛在风中摇曳着微笑。一片片,一簇簇的翠叶,亭亭玉立,美在自然,美在顽强。没人耕耘,没人浇灌,无需修剪,不管土壤的贫瘠与肥沃,自由自在地绽放在广阔的山野。野花是自然的精灵,虽然它野生野长并不出众,但同样有着一份对生活的渴望,对春天的追求,对未来的憧憬。
牵牛花的美,美在色彩。我们小时候看到的牵牛花主要还是蓝、紫、白三色,偶见红色。不管是什么颜色,花朵长成后,伞柄的那部分,几乎都是白色的,花蕊也是白色的。这样的花就好看了,中间呼吸着白的光晕,而周遭由浅至深荡漾出湖水一般的蓝、薰衣草一般的紫,还有粉粉的桃红,像极了许多灯盏,各自亮着光华。至于一朵花通体呈白色,就显得很淡雅朴实了,正是邻家小妹的样子。

蒲公英是到处可见的,沟沟坎坎里都有,似乎是在山坡草地居多。蒲公英长得也很是散漫,这里一蔸,那里一蔸,是很不打眼的植物,也长不大,典型的小个子草本植物,但比地菜子长得身形大些,叶子翠绿呈披针形状,像茼蒿的叶子,不过,茼蒿的叶子虽小,却比蒲公英整齐得多。

红蓼花的俗名是狗尾巴花,确实是俗了点,土里土气的意思也甚明了。不过,红蓼花在乡村的野花里面,是颇有些个性的。当好多野花已经退场的时候,红蓼花不高调也不低调地登场,越开越欢实明艳,这样一来,它就显得有些卓尔不群了。

红蓼的渊源很深,《诗经》讲“山有桥松,隰有游龙”,“游龙”即是红蓼。李时珍对红蓼一族有生动的解释:“蓼类皆高扬,故字从翏,音料,高飞貌。”红蓼喜欢在潮湿的环境生长,有古籍说它“秋始花,花开而细,长二寸,枝枝下垂,色粉红可观,水边甚多,故又名水洪花(或水红花)”。在村边路旁,在池塘边、田坎边、河川两岸,红蓼确实能随遇而安,适应性强,特别在滩头湿地,一长就长成一整滩、一大片,蔚为壮观。红蓼的生命力极强,哪怕你把它们成片连根拔掉,来年,在原地又会长得丰盛。

红蓼从春天开始就在地里冒出新绿,越长越高,高的可长到一米以上。其枝茎一节节往上蹿,每一节笔直得很,很瘦,仿佛被刀削了一通,显得颇为骨感,尤其是主茎的骨节处,很有功力,眼看撑不住了,冷不防,它又节外生枝,再抽出细细的一竿来,宽长的叶子也一路跟进着。红蓼的开花也十分坚挺奇特,一株长年的红蓼,一生是要开许多次花的,年年都有花期,每长高一节,便开花一次,每开花一次,都贡献出新的花穗来。

红蓼花好美,美得独具匠心,有些意味悠长。红蓼花往往在秋天盛放,能蹚过寒露霜降。红蓼花是典型的穗状花,每一株少则两穗,多则三穗以上,开到最旺时,就一穗穗的低垂着,好实在。花刚刚开始加油,每一穗花由米粒大小的花骨朵排序紧拥而成,如一挂挂等待点燃的小个子鞭炮,又如许多珍珠连缀一起;当花骨朵一一择时而开,每一朵开出多个花瓣,花瓣们又簇拥出丝丝花蕊,像梦里溅出来的一般。红蓼花的颜色是一种深深的紫红,夕阳一映照,就化成了浓浓的嫣红。一穗成熟的红蓼花,一朵接一朵紧拥着、繁复着、热烈着、鲜活着,深情地朝向大地,这应该是一种骨与血的凝聚和呈献。红蓼花喜欢在湖滩和河滩列阵,绵延天边,红艳繁簇,是一场盛大的聚会。我的老家没有大江、大河、大湖,但每当深秋之际,河堤、田埂和池塘边的红蓼自由开着,阵势不见得强大,但为深秋的景色添了一抹又一抹的暖色,让人感觉,在寂寥的季节里,也有着好多欢快的憧憬。
野花极易被人忽略,其因在于:一则它身处荒山野岭,二则它极不起眼。是的,零碎而散漫的野花,像无人管束的孩子,不懂得遵守秩序,不深谙高低有别,一副未经调教和驯化的恣肆模样。野花与世间的所有生命类似,有其与生俱来的烦恼,当然也有其自得其乐的欢愉,它们与日月星辰作伴,与翩跹蜂蝶嬉戏,在无人搅扰的宁静中,享受着远离喧嚷红尘的幸福。
刺木子花就是野蔷薇花,在老家路边和山村里随处可见。从小,我们只晓得叫它刺木子花,不晓得它很有来历,家族也庞大,月季和玫瑰等等,都和它同宗。今天的园艺名录里,关于蔷薇品种,有一种就叫野蔷薇,由此推测起来,如今的许多观赏蔷薇,应该是从野蔷薇培植而来。蔷薇从时间的长河里一路开过来,是俗与雅并存共生的,渐渐地,渐渐地,它的名气就大了起来。

野蔷薇的生长方式就是一个劲地爬行,典型的蔓生植物,一碰到乔木的树干就缠住不放,绕着上升。当然,它不会像爬山虎那么厉害,一下子把一堵墙全部挂满了,但是,好几丛刺木子一起进发,也能繁茂成葳蕤的样子来。
野花就是这样不为谁开也不为谁败,不管是否有人采摘,它们一样开的绚丽多彩!我爱五彩缤纷的野花,是它们把大地点缀得如锦似画,是它们显示了顽强的生命力,是它们启迪了我要在艰苦恶劣的环境中努力奋斗……
那年,野花开花,我和山杏恋爱了。一次,我和她进了大山。
她告诉我,大山吸引她的,还是野花那动人浪漫的传说.她是个憧憬中的女孩,爱情还只是朦胧的景象.梦幻如花的年纪让她满是浪漫的想法.这时的她,天真漫烂而又动人之至.我从来就不相信什么一见钟情.但眼前的这个女孩却着实让我心弦一动.
  越聊我和她也越来越投机,她的眼神让我和她的距离拉的更近了.她采了一朵野花,转身凝望我.突然,不知那里来的勇气,我一把握着她的手.意外的,她没有挣脱.眼神更是明亮.我竟然能感觉到她眼中闪烁着的是种等待的温柔.是的,当时我的确这样感觉.她微微的向我靠了靠.她的手开始缓缓的回握我.紧紧的,湿湿的.她的手心沁出了汗.微微颤抖.
   我的心跳的很厉害.我知道可能要发生些什么了,但意识上却有些抗拒.但不知是在一种怎样的力量驱使下.我一把拉住了她,吻上了她的嘴唇.缓缓的,柔柔的.她略一闪避,但很快的就生涩的回应我热情的吻.她的唇很软,很腻.我轻轻的抚着她的长发,脑子里早已一片空白.嘴上喃喃的说我好幸福.一种莫名的情绪不经意间早已蔓延全身的每一个细胞.她的手上,还拿着杜鹃花。
后来,她去了南方,从此,我们天各一方。每当杜鹃花开花季节,我就想起了她。
一朵野花的天堂,在原野。一个人的天堂,或许在天上。

作者卢永生职业传媒人43年,实名卢永生,昵称擦肩而过和冷雨永生。原创诗<你的囗红太渴>(外一首)入《中国诗歌年选2019》初选篇目在全国公示.读过书主编广播电视节目办过报纸,当过网络写手;新浪博客写手、博客中国专栏作家。励志语:走自己的路,让人去说。1980年7月房县一中文科毕业,处女诗《我们这人》发表于1987年第3期《东风.>>杂志,从小爱写作,路走得坎坷,但梦还在,2001年华中科技大学新闻糸毕业,1985年7月进修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糸,1997年9月入北京广播学院深造。代表作《抗婚的少女,你在哪里?》在全国引起轰动,并获五本中央级证书,报告文学《为了洁净》,小说《桥头》,诗《打工者的周末》一批作品共80万字发表,发表于中国青年报,金时代杂志, 《九头鸟》杂志2009年第5期,发表了我的作品《秋雨》,代表作《抗婚的少女,你在哪里?>在湖北日报农村版讨论长达三个月,几十年历任中央,省,市优秀通讯员,2001年新闻中级职称。从1980年11月历任电台记者,编辑,并主持午间半小时改革之路栏目,2010年10月,湖北省广播电视总局,湖北省广播电视总台颁发30年以上电视工作者荣誉证书,1985年9月任县作协会员,1990年至1991年任局团委书记,1995年任电台编辑部主任,1996年任县新闻中心副主任,2005至2007房县广电报编辑,2007年至2013年3月主编电视<<>点击>节目,2013年3月主编电台<<新闻>节目,2014年6月,任电视台旅游频道副总,《诗祖故里游》编导,湖北房县融媒体中心《广播电视台》《湖北房县城关镇武当路61号》卢永生邮码:442100 QQ96114919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