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永生散文:野趣
(2022-04-11 11:56:23)
标签:
365 |
卢永生散文:野趣
你到过四月的山野里吗?我的家乡房县位于鄂西北南部、神农架北麓,界于大巴山和武当山之间,野生资源十分丰富,仅可食用山野菜就多达130余种,年蕴藏量达2万余吨,素有
“天然绿色宝库”之称。
四月,正是挖野菜的好季节。其实,野菜并不一定要挖,只是人们说习惯了而已。如果你此时进山,看到的是满目翠绿,听到的是燕雀呢喃,呼吸到的是新鲜空气,闻到的是野菜清香。这个季节,一到双休日,会有很多来自十堰城区的游客,或乘坐大巴车,或开着私家车,三五成群来到这里挖野菜。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家乡的人们生活是清苦的。在春夏之交、青黄不接的季节里,家家户户的饭桌上都有 “野韭菜”,我们都叫它
“土韭菜”,是一种药食同源的植物。每年这个时候都是吃“野韭菜”的旺季,每天清早,村里的妇女就会进山挖
“野韭菜”带回家,然后做成腌菜。如果遇到闹饥荒,村民每天都会四处挖野菜, “野韭菜”就是其中一种。
我读高中时,每逢星期天或节假日,就约上几个同学,挎上竹篮,到山上挖野菜。记得有一天,住我家对门的18岁的杏,是我的女同学,对我说:
“我们一起到山里挖野菜吧。”
于是,隔天一大早,杏就跟着我来到离家不远的凤凰山里。在四周斑驳的色彩和光影中,鲜嫩的山野菜显得格外耀眼。看着那一丛丛碧绿的野菜,我仿佛感到春天正带着芬芳的气息、炫目的华彩,破开厚厚的土层。
杏认识的野菜种类比我多,她一边挖野菜一边教我辨认:
“这是野山葱,你看,它的叶子比较宽,用它来炒鸡蛋,味道美极了。”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我的生命呈现出惊人的羸弱。这种孤独超脱的生存环境,无意中开发了我独特的感觉和体验喧嚣尘世当中的白日梦,成为我唯一的精神寄托和幸福源泉。我躲得开一切身外之物,就是躲不开身内之物。于是,当山桔把爱的甘露洒向我干涸的心田时,唤醒了我沉睡已久的生命欲求。我和山桔一起看了小说
《第二次握手》,她身上寄托了我19岁的全部的爱和幻想。有一段时间,受杏影响,我对山野的兴趣大增。
杏说,我们洗澡吧。
我问怎么洗?
杏说,脱掉衣服坐在水里,别往里走,往里走就淹死了。
杏脱掉衣服和裤子,但穿着背心和短裤,坐在水里轻轻往身上撩水。我脱掉衣裤,趴在水里,看杏比刚才漂亮了,她的头发长,脸蛋红,黑脖子洗白了,胳膊也洗白了。
杏用树皮在我身上搓,我疼得发出尖叫。
杏说,你不用力搓,不起白沫呢。
我们洗过澡,顺着河边继续往前走,走到一个地方,河水在这里向小树林流去,在树林和湖水之间有一个水坑。
杏说,我们烤鱼吃。
杏手拎着刚钓的鱼往前走。她在湖边一棵枯干的树前蹲下,把鱼放到火上,鱼肉滋滋作响,冒油,香味出来了。我们用鼻子幸福地吸这些香味。
吃完鱼,杏把上衣脱下来,按进河水里浸水。她拎出衣服,在火堆上拧水,火堆腾起白蒸气。
在河边行走,光脚丫最好。我们脱掉鞋子,拎在手里。时而静下来,拾起一捧阳光,洒向摇摆的芳草,和舞蹈的花儿。林荫下,静静地聆听大自然清新之语,这样的日子闲适舒爽,不用与谁周旋,更不用担心谁会来打扰。
晚霞。蓝天。风筝。 山路。小溪。绿树。
节假日或者周末,我们总喜欢走进乡村,抑或走进山野。我们发现了一片新的景观:油菜结了籽,一串一串地挂在矮矮的茎上;靠近墙根的地方,半腰高的蒲公英,黄色的花朵羞涩地开放着,间隔着一些白色的蒲公英球,随风轻轻地摇曳……地里的桑树,不知何时长得又高又大,翠绿的叶子上闪着新鲜的光泽,叶子间有些还未成熟的桑葚,毛茸茸的很是可爱。棕榈树上,挂装黄色的、饱满的种子,无端地让我想起了成熟的香蕉;一旁的果树林里,橘子树开满了白色的小花,枇杷树结了小小的果子…雨中的乡村是一首干净的小诗,写着田园的翠绿,写着心中的恬静。打湿裙摆的雨,附在鞋履的泥,和疯痴淋雨的这段光景,来日想一想,讲一讲,莞尔一笑,向人显摆回忆里小小的故事,纯粹又很有情趣!
野性,在无边无垠的大自然中潇洒地展示着一种新的生命形式。我看过手抄本的
爱情书,书中讲述痴情男女为了美好爱情,宁愿抛弃一切甚至生命。这些凄美的爱情故事,带有封建主义的残酷性。杏后来去了一个新地方,嫁给一个有权有势的同学。就这样,年少时一起快乐游戏的同学,如今都变成了激烈竞争的对手。
四月山野菜又飘香,我的情思又回到过去……
作者卢永生职业传媒人43年,实名卢永生,昵称擦肩而过和冷雨永生。原创诗<你的囗红太渴>(外一首)入《中国诗歌年选2019》初选篇目在全国公示.读过书主编广播电视节目办过报纸,当过网络写手;新浪博客写手、博客中国专栏作家。励志语:走自己的路,让人去说。1980年7月房县一中文科毕业,处女诗《我们这人》发表于1987年第3期《东风.>>杂志,从小爱写作,路走得坎坷,但梦还在,2001年华中科技大学新闻糸毕业,1985年7月进修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糸,1997年9月入北京广播学院深造。代表作《抗婚的少女,你在哪里?》在全国引起轰动,并获五本中央级证书,报告文学《为了洁净》,小说《桥头》,诗《打工者的周末》一批作品共80万字发表,发表于中国青年报,金时代杂志,
《九头鸟》杂志2009年第5期,发表了我的作品《秋雨》,代表作《抗婚的少女,你在哪里?>在湖北日报农村版讨论长达三个月,几十年历任中央,省,市优秀通讯员,2001年新闻中级职称。从1980年11月历任电台记者,编辑,并主持午间半小时改革之路栏目,2010年10月,湖北省广播电视总局,湖北省广播电视总台颁发30年以上电视工作者荣誉证书,1985年9月任县作协会员,1990年至1991年任局团委书记,1995年任电台编辑部主任,1996年任县新闻中心副主任,2005至2007房县广电报编辑,2007年至2013年3月主编电视<<>点击>节目,2013年3月主编电台<<新闻>节目,2014年6月,任电视台旅游频道副总,《诗祖故里游》编导,湖北房县融媒体中心《广播电视台》《湖北房县城关镇武当路61号》卢永生邮码:442100
QQ961149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