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卢永生散文:一条河流的乡愁

(2022-04-07 17:24:05)
标签:

365

卢永生散文:一条河流的乡愁
湖北房县融媒体中心《广播电视台》《湖北房县城关镇武当路61号》卢永生



  春日,我来到湖北省十堰市房县马栏河边。天空澄澈如洗,一朵白云停在天上,纹丝不动。阳光是金色的,浇头泼下来。河面宏阔,清清的河水向我呈现出另一片蔚蓝的天。我的目光被一只白鹭优雅的身影拉长。白鹭展开翅膀,从一片天空上起飞,到另一片天空中翱翔,或上下盘旋,或左右滑翔,在蔚蓝色的背景上划出一条灵动而优美的弧线,像一根纤绳,一点点地将我的目光朝对岸的花拉过去。河面上阳光非常耀眼。我自河流的这一头望过去,上面闪烁着无数光斑,像鱼鳞,它们折射出许多记忆的碎片,有秩序地蛰伏在时间的深处。
我站在堤上朝前、朝后瞩望,看到这一道风景线在向两头、向远处无限地延伸着,直至消失在视野里,成为我瞳仁里的一个点。我可是另外一个点?我想,站在这一个点上,你便知道了前行的指向,每一个点总是新的起点。
从一条河流出发,抵达另一条河流,终又回到最初的出发点。
随着岸一起生长的还有树木。我有些恍惚了,究竟是岸在生长呢,还是树木在生长。江边的树木生长在这片布满狂飙与巨浪的陷阱、险象丛生的区域,谁是谁的呵护者,它们或许将面临被洪水或者狂风拔根而起的命运,生命的终结却是根源于它们自身的羸弱。在这里,每一棵树木都毫无退缩半步的余地,唯有挺身而出迎着阳光向上生长,唯有把根扎实、扎深,再扎实、扎深,这才是一棵树生存下去的唯一的选择。我想恐怕一切有生命的事物自有某些共性之处,人如树也。
人一辈子的梦想太多,要做的事情也太多,人生苦短却是不争的现实,能踏踏实实地做好本分已属不易。挣脱世俗的枷锁,砸碎空想的羁绊,奔向浩瀚真实的心灵,那才是一重人生开阔的天地。譬如我眼底的这条河水,一条从高山倾泻而出的河,一条曲折奔流的河,同时又是一条多滩多险阻的河。“人生是一条漫长的河流,我们都是那个过河的。”茫茫旅途上,悠悠岁月里,来来往往与阡陌交错之间,生命总在幻变斑斓,人生的历练犹如河流的成长。在人的意识里,河流一直被敬畏,被怀念,因为河流像母亲一样哺育了生命。这是一个多么简单的事实,而对于每一个单个的人来讲,谁也无法亲眼看见这个事实,包括亚当和夏娃。那是一个初始,你从哪里来?这个神秘的话题自古困扰着多少人的头脑,并不断地被提及,被冥想。两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摇篮,在那里创造了世界上第一种楔形文字,建造了第一座城市,编制了第一部法律,发明了第一个制陶器的陶轮,制定了第一个七天的周期,第一个阐述了上帝以七天创造世界和大洪水的神话。至今,幼发拉底河湍湍的河水,依然像从前一样从伊拉克境内的巴比伦城遗址旁流过。还有底格里斯河、刚果河、尼罗河、莱茵河、红海、地中海、亚马逊河、黄河……这些闻名遐迩的大河,从小到大都是以课本上文字的形式诉诸于我的记忆的。
透过白茫茫的水雾,我依稀看见一颗水滴在半空里漂浮。一滴水何其渺小,渺小到可以忽略它的存在。一滴水存在的意义却是不可漠视的,代表着生命的希望,蕴含了成长的思索。水的成长方式从一开始便呈现出智慧的思考,相比于大江大海而言,一条从高山、从沼泽地、从乱石间削尖脑袋般钻出来的小溪,一眼浅流,或者一汪泉水,不就如一滴水般微不足道吗?涓涓不壅,终为江河。我的家乡湖北省十堰市房县的马栏河,从一片沼泽地中流出一股清泉,正是这股在崇山峻岭间跌跌撞撞地流淌的清泉,成为马栏河的源头。
一条河流总是不管不顾地朝着自己的方向奔跑着,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大海,抵达大海的那一瞬间,作为河流的使命才算结束。河水流得很慢,慢得几乎有了一种停滞感。或许,我每次回家,天色都比较晚,我在河边走着,那缓缓的流淌是不易被察觉的。只有河水发出的一种声音,夏天青蛙发出的一种声音,秋天降温也发出一种声音……这些声音,不知为何都好像离房县很远,也离我的内心很远。我望着河水,灰黯的河面上,漂着一层深色悬浮物,没有倒映的树影和楼影。起风了,会有许多树叶刮进河里。可我往往分不清楚,那种树叶的纷乱逝去,是沉进了河里,还是怎样?如果天寒,河面上会冻结一层薄冰。但我注定会在那样冰冻的河面上,看见一只黑色的鸟在那儿低低地飞旋,像是舍不得什么。
一条河流里流动着图腾的哲学。河流的哲学始终都在向每一脉细若游丝的小溪涓流,甚至是每一滴轻微屑小的水滴展示,并告诉它们:“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着前面的一切,渴望走近一点,再走近一点。“我朝你走过去,留在你的怀抱之中。于是,夏天开始。是的,夏天使我害怕,它是人生的幻觉。”转眼,一切又都恢复了原状。刚才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会发生?又为什么不见了?我只有继续往前走,我的双脚停不下来,我渴望追赶上什么,永远都在一种追赶的路上。我沿着河边走了一小段,总算找到了一个大石块。河边除了有青石板铺就的石阶可供浣洗外,还疏落有致地排列着不少大大小小的石块。这些石块呈烟灰色,溜光水滑,用来搓洗衣服最好不过。如果说抚河是一匹碧绿色的绸缎,那这些石块就是缀在绸缎上的花边。我把桶里的衣服、肥皂、刷子、棒槌搁在几个小石块上,开始慢慢地洗着、搓着,一段不急不躁的好心情。
河水格外清亮。浅水处,可看到一条条小鱼在水里悠闲地游来游去。清风拂过河面,泛起微微涟漪,如绸缎上的皱褶。我久久伫立在堤坝上,五味杂陈。春天的河水温柔而沉静,显出一种深远、苍茫的意味,仿佛在思索什么。河水无言流淌,永不停歇,流向我不知道的远方,它是否知道我的乡愁呢?


作者卢永生职业传媒人43年,实名卢永生,昵称擦肩而过和冷雨永生。原创诗<你的囗红太渴>(外一首)入《中国诗歌年选2019》初选篇目在全国公示.读过书主编广播电视节目办过报纸,当过网络写手;新浪博客写手、博客中国专栏作家。励志语:走自己的路,让人去说。1980年7月房县一中文科毕业,处女诗《我们这人》发表于1987年第3期《东风.>>杂志,从小爱写作,路走得坎坷,但梦还在,2001年华中科技大学新闻糸毕业,1985年7月进修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糸,1997年9月入北京广播学院深造。代表作《抗婚的少女,你在哪里?》在全国引起轰动,并获五本中央级证书,报告文学《为了洁净》,小说《桥头》,诗《打工者的周末》一批作品共80万字发表,发表于中国青年报,金时代杂志, 《九头鸟》杂志2009年第5期,发表了我的作品《秋雨》,代表作《抗婚的少女,你在哪里?>在湖北日报农村版讨论长达三个月,几十年历任中央,省,市优秀通讯员,2001年新闻中级职称。从1980年11月历任电台记者,编辑,并主持午间半小时改革之路栏目,2010年10月,湖北省广播电视总局,湖北省广播电视总台颁发30年以上电视工作者荣誉证书,1985年9月任县作协会员,1990年至1991年任局团委书记,1995年任电台编辑部主任,1996年任县新闻中心副主任,2005至2007房县广电报编辑,2007年至2013年3月主编电视<<>点击>节目,2013年3月主编电台<<新闻>节目,2014年6月,任电视台旅游频道副总,《诗祖故里游》编导,湖北房县融媒体中心《广播电视台》《湖北房县城关镇武当路61号》卢永生邮码:442100 QQ96114919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