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卢永生散文:山里的雨

(2019-06-11 17:32:21)
标签:

365

卢永生散文:山里的雨
湖北房县融媒体中心《广播电视台》卢永生


下雨了。
这是山里的雨,我的家乡在湖北省十堰市南部的房县,一下雨就很大,雨中的山,近处,是绿色的,绿得鲜活,远处,则是青色的,有些朦胧。 山雾、花瓣、绿叶、雨丝在风中飞舞。粉色的花瓣弥漫着大山,雨丝轻轻地洗礼着大山。房县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其特点为:冬长夏短,春秋相近,四季分明;垂直差异变化大,具有立体气候;同一海拔高度,阴坡与阳坡气温相差1—2.5;雨量集中,雨热同季。年平均气温在10至15之间,极端最低气温17.6(1977年1月30日);极端最高气温40.4(1996年7月20日)。
  铺天盖地的大雨,瞬间便染白了山里的一切,雨后的山里空气特别清新,不愧是天然氧吧,由于刚下过雨,山中云雾缭绕,袅袅娜娜,仿佛人间仙境。
夏天,天气奇热,久旱未雨,“下点雨吧”山民从痛苦的内心发出祈求声,这声音是如此强烈粗犷,突然间,山民呈现出兴奋、忙乱,草丛中发出了轻轻的叩击声,头顶上有东西在敲打,雨终于下了。回想小时住在乡下,最恼的就是雨天。那时,家里穷,没有雨伞,只有一个锅盖太的大竹笠,以它遮阳尚可,遮雨则只遮个头脸.衣裤难免要淋湿。
雨是天公送给山里的人不可或缺的礼物。一场雨里,最容易触动的是心底的弦。山里的人能够从雨声、屋檐水声推知外面的情形,推知明天的天气,安排明天的农活,提醒孩子上学要穿的衣服。“水是庄稼血”,到了“雨水”,老天爷不下雨,就该春汇了,不浇地,误了节气,那会影响墒情和收成,大意不得啊。村部大喇叭就喊了起来:“合作社里的各家各户注意了,今天统一抓阄浇地,都到村上集合。”
雨的出身洁白无瑕,白得耀眼,山雨不喜欢人为痕迹过多的地方,所以只在山里走。送葬得需雨天,晴天没气氛,晴天送葬看起来像做戏,一切都假假的。连哭声都是假的,听不出足够的悲情。
雨是诚实的,春天,一场大雨悄然而至,打折了树上的枝条,晚秋,风带着雨丝打在脸上,很凉,却敌不过心中的暖。初夏,廊外一帘清雨,轻抚枝芽,脱线般掉落,形成一道珠帘。冬日,雨天,亦暖。伸出手,微凉的雨丝沁入肌肤,流过心田。
山里的雨的形象和生命往往是用灵魂和另一种生命去灌溉土地,去滋润五谷,去换取丰收。房县境内大小河流1261条,总长3455公里,境内有四大水系,即南河、堵河、北河、官山河,总长2612公里,流域面积占全县的100%。全县有小二型以上水库74座。其中,中型小库两座,小一型水库13座,小二型水库59座,总满水能力6535.5万立方米。我路过山里雨中的河边,摇船人顺着河心渐渐向河边移动过来。我从木桨击水的声音中悟出,是一只小舟。上船吧!他先天残疾,不甘心靠吃“社会低保”打发日子,便开始了雨中的摇船生涯。山里的雨编织成了一首美丽的人文诗章……


作者卢永生职业传媒人39年,实名卢永生,昵称擦肩而过和冷雨永生。读过书主编广播电视节目办过报纸,当过网络写手;新浪博客写手、博客中国专栏作家。励志语:走自己的路,让人去说。1980年7月房县一中文科毕业,处女诗《我们这人》发表于1987年第3期《东风.>>杂志,从小爱写作,路走得坎坷,但梦还在,2001年华中科技大学新闻糸毕业,1985年7月进修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糸,1997年9月入北京广播学院深造。代表作《抗婚的少女,你在哪里?》在全国引起轰动,并获五本中央级证书,报告文学《为了洁净》,小说《桥头》,诗《打工者的周末》一批作品共80万字发表,发表于中国青年报,金时代杂志, 《九头鸟》杂志2009年第5期,发表了我的作品《秋雨》,代表作《抗婚的少女,你在哪里?>在湖北日报农村版讨论长达三个月,几十年历任中央,省,市优秀通讯员,2001年新闻中级职称。从1980年11月历任电台记者,编辑,并主持午间半小时改革之路栏目,2010年10月,湖北省广播电视总局,湖北省广播电视总台颁发30年以上电视工作者荣誉证书,1985年9月任县作协会员,1990年至1991年任局团委书记,1995年任电台编辑部主任,1996年任县新闻中心副主任,2005至2007房县广电报编辑,2007年至2013年3月主编电视<<>点击>节目,2013年3月主编电台<<新闻>节目,2014年6月,任电视台旅游频道副总,《诗祖故里游》编导,湖北房县融媒体中心《广播电视台》卢永生邮码:442100 QQ96114919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