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昆曲“牡丹亭”,享文化大餐
—第617场厅堂版在北大百周年纪念讲堂演出
2012年11月18日晚上,我走进了北京大学校园,坐在了北大百周年纪念堂里,欣赏了一部昆曲经典曲目厅堂版“牡丹亭”,体验了一把古典与浪漫的人文雅致。
2001年5月18日,昆曲入选联合国科教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由我国明代伟大的戏曲家汤显祖创作的昆曲“牡丹亭”,被冠以中国昆曲四部传奇之首,也被称为中国戏剧史上的巅峰之作。
汤显祖这样描绘这部戏:“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皆非情之至也。”寥寥数语,却是点睛之语。
其实,昆曲牡丹亭原始版共有55折,据说全本演下来要花很多天,后来有了青春版,也有29折,而厅堂版浓缩为8折,时间控制在2个小时以内,一经推出,特别受年轻人的青睐。
厅堂版《牡丹亭》无论从演员的表演程式、服装造型、舞美设计、音乐编配,都竭力体现“原真性特色”。这种对传统戏剧的大胆改革,得到了大众的普遍喜爱,也得到专业领域的普遍赞誉。
随着剧情的展开、深入到结尾,一位书法家,挥就大笔,当场在屏风上依次写下回目—“惊梦、言怀、写真、离魂、叫画、幽媾、冥誓、回生”,那大字各个苍劲、浑厚、有力。
P1 现场挥就

舞台布景极为简洁,舞台一边垂下的白纱帘后面就是乐师在现场弹奏。
P2 老艺术家就在台前演奏

舞台主要的道具就是一排屏风、一把红椅子、一卷小画轴和二盏古灯。
这部作品的大意是:太守之女杜丽娘在梦中与从未谋面的书生柳梦梅欢会,醒后思念成疾,抑郁而亡。千里之外的柳梦梅同样梦游所感,寻会杜丽娘的魂灵,幽媾后私定阴阳隔世之盟,杜丽娘由此起死回生,二人终成眷属。
P3 杜丽娘与丫鬟春香出场亮相

大家闺秀杜丽娘,深受封建礼教的束缚,平时连花园都不能去。
P4 丫鬟春香陪小姐杜丽娘到花园赏花

面对满园盛开的百花,成双的莺燕,她开始憧憬幸福的爱情婚姻。
P5 杜丽娘遇景生情,情窦初开
然而现实中无法使她得到满足,因而她将希望寄托在了梦中。
P6 渐入春梦,因情成梦

在梦里,杜丽娘在美丽的花园里见到了从未谋面的秀才书生柳梦梅,二人一见钟情。柳梦梅持半枝垂柳前来求爱,杜丽娘也向柳梦梅大胆示爱,两人在牡丹亭畔幽会。
P7 梦中两情交融,畅其欢快

自花园春梦后,杜丽娘杜从此寝食悠悠,顿成消瘦,一病不起,杜丽娘病中自画像一幅。她在弥留之际要求把她葬在花园的梅树下,嘱咐丫环春香将其自画像埋入亭旁石底。不久抑郁而终。
P8 杜丽娘憔悴满面

杜丽娘从人间变成了鬼魂,舞台效果颇为震撼。此时,全场灯光暗下来,只有一丝亮光投在杜丽娘身上。杜丽娘拖着长长一袭白纱,缓缓从舞台飘然而下,径直穿过观众席,消失在远处。观众们屏住呼吸,久久缓不过神来。
杜丽娘就从我的身旁走过,那一刻,真有一种犹如梦幻、恍然隔世的错觉。
柳梦梅自见到杜丽娘后,也是日日思,夜夜想,一晃就三年。
P9

三年后,柳梦梅赴京应试,借宿梅花庵观中,在亭旁石下拾得杜丽娘画像,发现杜丽娘就是他梦中见到的佳人。
P10 柳梦梅见画思人

P11 阴间的杜丽娘魂游后园,和柳梦梅再度幽会。

P12
你究竟是鬼还是人?杜丽娘真情相告:我是鬼!

P13 虽已沦为鬼魂,柳梦梅对杜丽娘仍一往情深

柳梦梅掘墓开棺,令杜丽娘起死回生,两人结为夫妻,有情人终成眷属。
结尾处依然震撼,杜丽娘身披大红披风,从观众席后又缓缓而来,起死回生,与柳梦梅相会。
P14 重返人间

演出只有短短二个小时,演出结束时,真是有点令人意犹未尽啊!
P15 丫鬟春香谢幕

P16 石姑谢幕

P17 三位主演谢幕

P18 观众掌声四起

P18 最后亮相

P19 鲜花献给老艺术家

P20 昆曲名家、厅堂版的导演汪世瑜深情表白

P21 昆曲老艺术家上台与演员合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