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青海(七)国际摄影家风采录
—中国(青海)三江源国际摄影节
2012年8月11-13日,“2012中国(青海)三江源国际摄影节”在青海西宁圆满落下帷幕。
摄影节共展出了国内外摄影作品近万幅,通过中外摄影家的作品,展现了世界各地的自然环境、人文历史及社会生活,展现了当今摄影创作的各类艺术风格,也展现了摄影创作深厚的人文内涵和精神魅力。
摄影节邀请到了几位世界知名的摄影家参展,他们是来自美国、瑞士、德国、法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乌克兰、西班牙、埃及等国家的摄影家。
摄影节共评出了20个大展奖,其中法国摄影家菲利普·勃勒的《野生动物》、乌克兰摄影家尤里·迪特维兹的《人物系列组照》、德国摄影家乌里·施泰格的《创意摄影》、澳大利亚摄影家史蒂夫·斯特莱克的《风光专题摄影展》、西班牙摄影家约尔迪·加列戈的《风光专题展》获得了摄影节的大展奖。
P1

P2

摄影节结束后,我和晓辉老师非常荣幸地参加了专门为国外摄影家组织的为期四天的青海摄影采风活动,与其中的几位摄影家们一起,同车行、同桌吃、同游玩、同拍摄,其乐融融地相处了四天。
P3
青海摄影家协会送别晚宴合影
四天的时间很短很短,但这些摄影家的风采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他们身上也学到了很多很多东西。
一路上,这些摄影家们克服种种困难,饱含激情,用镜头记录下了青海的山水、人文、社会景象。
我这里只是记录了摄影家们的风采点滴。
法国摄影家菲利普·勃勒是一位十分可爱的“老头”,我们都亲切地叫他“菠萝”。
P4

P5 卓尔山

“菠萝”平时少言寡语,总是一副笑眯眯的样子,每天早饭时,他坐在桌旁嘴里总是念叨着“咖啡、咖啡”,一路上的饭店里都没有咖啡,喝不到咖啡,一副无奈又可怜的样子。
P6

在颁奖晚会上,勃勒还制造了一个小小的花絮:当他听到念到他的名字时,不等引领员指引,就迫不及待走到舞台中央,其实下面还有一大段的解说词,还没到领奖者登台的时候。只见诺大的舞台他笔直地站在上面,他站在上面不知所措的样子,把观众都逗笑了。站了好一会儿,工作人员才走上台把他领下来。
P7 卓尔山上合影
勃勒最擅长拍摄野生动物,是一位热爱大自然能够和动物交朋友的摄影家。他的作品中的动物,有静有动,有蹦有跳,动态的捕捉非常到位。
获奖词这样描述他的作品:
作者以独特的视角,充分利用摄影“光影色”瞬间抓取野生动作者物的姿态、动感、神韵、自然、和谐,给人以过目不忘,有身临其境之感。雄狮的威武,雪豹的灵动,大鹏的展翅,野象的格斗,活生生、洒脱脱,好一幅“大闹神空”之画卷。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愿勃勒先生镜头下的这群生灵更加生辉。
P8

德国创意摄影家乌里·施泰格的热情、和蔼、活跃和团队精神给我们留下很深的良好印象。
P9 乌里在他的作品展板前

乌里是一位具有无限想象力的摄影家,他的摄影跳出了常规摄影的概念,作品中出现的飞机、飞艇、船舶等都是他儿时的迷恋,他用幻想和创意再造出一幅幅令人十分震撼的作品。其作品在世界各地的杂志上登载、举办展览并多次获奖。
P10 乌里作品之一(摘自网络)

P12 乌里作品之二

P13 乌里作品之三

他的获奖颁奖词是:
摄影作品构图富有趣味性,内容函默,作品表述欢乐的夸张,把高超的摄影技术用艺动的组合使画面充满了情节和创意。
P14 照壁山顶

P15

每当我的镜头对着他的时候,他总会出其不意地转身把镜头对着我。
P16

P17

P18 和晓辉合影

每停留一地,乌里的镜头总是对着水库大坝、破旧的厂房、路上的牛羊……还时不时拿出个小本本写写画画。我在想,他镜头中青海的山水人文可能都是他日后创意摄影的良好素材。
P19

P20 送别晚宴上乌里演唱德国儿歌时的表情

澳大利亚的探险摄影家史蒂夫·斯特莱克在这些摄影家中十分抢眼,因为他的个子最高,摄影背包最大最重,我双手提溜他的摄影包仅仅只能离地几公分。
P21

史蒂夫的摄影十分有个性,他腿长跑的快,动作敏捷,下手很迅速,拍摄角度也很刁,一般的景色在他的手里总能拍出大片的感觉。每次下车拍摄他总是跑的无影无踪。
P22

史蒂夫最奇特的是他那双像鹰一样的眼睛。在澳洲他经常开着车行走在广阔沙漠和绵延山脉之中,七八十迈的速度他居然能扑捉到路边的小动物,所以经常能拍到小动物精彩的瞬间。
P23 雨中行

史蒂夫居住在澳洲中部的一个小城里,中澳以其独特的气候条件和地理位置,依旧保持着自然景观,几乎未遭破坏。中澳的自然美景和奇观在史蒂夫手里展现出壮美的风貌。
他拍摄的雨季“乌鲁鲁”巨石作品,是他用四年的时间扑捉到的,这张片子在世界卖了百万次以上,石油大亨洛克菲勒的办公室里就挂着这幅作品。
P24
雨季的乌鲁鲁

史蒂夫·斯特莱克摄影作品颁奖词:
以大地为床,天空为幕,露营荒野让一个个美景出现在他的镜头下。他的作品色彩和构图明快,细节捕捉到位,画面简洁,他总能在第一时间拍摄到美景。
西班牙摄影家约尔迪·加列戈是这里最不显山不显水的摄影家。平时不拘言笑,表情总带着点严肃,有点令人敬而远之,所以我基本拍不到他。
他的作品我在网上没查到,但在摄影节里却格外显眼,位置好、尺寸大,给人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
P25
路遇磕长头

一路上颇为严肃的他,在送别晚宴上与夫人共唱一曲,令我刮目相看,临别时又与我们贴面相拥,很让我感动。
P26 与夫人高歌一曲 
这次他带着夫人一起来的,在卓尔山上,发生的一幕令我至今回想起来都有点后怕。当时他的夫人正在拍摄吃草的马,突然,受惊发怒的马冲着夫人直奔而来,夫人躲闪之中仰面摔倒在草地上,幸亏马是拴着的,草地很软,有惊无险。我在旁边吓得大叫起来,生怕夫人有什么闪失,那里还顾得上拍照。而这时的他,不急不慌,把这一幕居然都记录下来。不服是不行滴!
P27

西班牙摄影家约尔迪·加列戈的颁奖词:
从事摄影30多年来,他的作品创意新韵,构图别致,在技术上精益求精,使每一幅画面都充满了作者的内涵。
这里唯一的女摄影家是新西兰的Kirsty女士,她美丽、优雅、友善又敬业。
P28

旅途中,略显娇小的她背着沉甸甸的摄影包,却总能冲在最前面。每到一地,她都会认真地写着笔记,不放过任何有价值的细节。
P29

P30 分享

P31 卓尔山上

P32

P33

她十分热爱中国,因为在上海居住了三年,走遍了上海的的大街小巷,她会说几句中国话,还会打麻将。休息途中,大家一起搓麻,我帮着她看牌,我们配合的颇为默契。
埃及来了一位摄影艺术家阿蒂夫,是这里最年轻的摄影家。他给我们看了他的很多作品,作品强调的是后期的设计和艺术渲染,都很有个性和创意,别具特色,我也非常喜欢。
P34

P35 亲密合影

由于信仰和饮食习惯,旅途中的饮食令他难以适应,开始的一两天他吃不下去就饿着肚子,导致他身体虚弱,多次发烧,后来的两天都专门为他单做清水煮鸡或清水煮牛、羊肉,该回家了,他的体力终于恢复了。
最后说说这次摄影节请来的评委,瑞士摄影家沃特先生。摄影节开幕前,我和晓辉在清真大寺意外和他相遇,晓辉和沃特先生因为是老朋友了,意外相逢,格外高兴。
P36
意外相逢

沃特先生这次是以评委的身份来的,没有带什么摄影设备,只携带了一个小相机,随身挎着一个彩色条纹布袋,穿着也极为普通,不看脸的话,和我们国内的普通老头没啥区别。
P37

可别小看这个老头,他可是瑞士国家摄影艺术委员会的成员,资深摄影家,多次来过中国,并介绍过很多摄影家到瑞士参展。
P38

沃特先生最年长,可每到一个景点,他身影矫健,快步如飞。在贵德国家公园,那天风很大,人在高处被风吹的站立不稳,他爬上爬下,拍个不停,站在高处,还摆起了“泡死”。
P39

P40

P41
我用多重曝光给他拍了一张(哈,像油画)

沃特先生具有大师的风范,却丝毫没有架子,对我们十分和蔼可亲,他就像邻居的老大爷,和他在一起,感到特别的放松和快乐!
P42 与藏族妇女在一起

P43
为期四天的旅游采风活动,我们这一行来自各国的人就像一个快乐的大家庭,彼此之间相处的十分和谐。
P44

一路上,摄影家们的幽默、快乐、谦和的态度感染了我们,他们对摄影艺术的执着、激情、严谨、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激励着我们,他们精美的作品及创作热情感动着我们。和他们接触之前,我仰视看着他们,觉得他们都高不可攀,而短短四天,我与他们的距离似乎一下子拉近了许多,大家彼此成了朋友,分别时紧紧相拥吻别,恋恋不舍。
P45

平易近人,不保守、谦逊、不摆大师的的架子,是这些摄影家身上共同的特点,也是这次青海之行令我感受最深的。摄影家们的装备(除了史蒂夫以外)在我看来并不是顶级的,穿的衣服也十分普通,名牌并不多。旅途中,吃的对他们而言,都是并不可口的饭菜,没有冰水和咖啡,睡在略显潮湿的床铺上,卫生间破旧,热水哩哩啦啦,面对这些,他们没有任何的抱怨。他们表现出的吃苦耐劳、互相帮助、尊重他人、保护环境等态度和行为,令人敬佩,也令人感概!
感谢青海之行!
感谢这些可敬可爱来自世界各地的摄影家们!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