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花三月下江南(四)
扬州西湖,春之意象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李白这句脍炙人口的诗句,让扬州名扬天下,令人心迷神驰,为之倾倒。
我们正是在烟花三月的美好季节里,来到了扬州,又在烟雨蒙蒙之中,走进了瘦西湖。
烟花三月的雨丝如烟,笼罩着瘦西湖,一片朦胧,哈……此时游瘦西湖一定是别有一番滋味吧!
果然,刚走几步,路旁一棵不起眼的小桃树就吸引了我们的眼球。
只见满树含苞待放的花蕾,像颗颗红宝石,而奇特的是每个花蕾下面都有一个半圆的水珠,如钻石镶嵌,晶莹剔透,流光闪烁。
P1

P2 此时此景让我们遇上了,只能感谢上天的安排了!

P3 只有大自然的神来之笔,才能创造出如此美丽、神奇、梦幻的景色!

P4 我们小心翼翼地按动着快门,生怕那咔嚓咔嚓的声音震落了一树晶莹!

不知不觉,雨停了,微风徐徐,太阳也露出了笑脸,带着对满树晶莹的眷恋,我们继续往瘦西湖前行!
来到湖边,眼前只见:花含苞、叶发芽,桃浅粉、柳嫩绿、草淡青,碧水悠悠,一派初春景象。未见浓妆只有淡抹的瘦西湖,无尽的诗情画意尽显其中。
P5

P6

瘦西湖柔美动人的景色,激发了晓辉老师的创作激情,我和晓辉老师为此在瘦西湖里整整泡了二个下午,用多次曝光的视觉语言,绘出瘦西湖的神奇梦幻、妩媚多姿。
烟花三月,瘦西湖畔的垂柳别具风韵。盈盈细枝,嫩叶青翠,悠悠飘于风中,轻轻拂于水面,舒卷自如,柔媚窈窕。
P7

P8 浮于湖面这五彩斑斓的秋叶,在微风轻拂下随波荡漾。

P9 这些秋叶经过一秋一冬的风寒,依然相依着碧水,依旧那么鲜艳。
P10 秋日恋曲。眷恋之情如丝似雨,如歌似梦……
在瘦西湖狭长湖泊的西端是“熙春台”,这里是眺景最佳之处。熙春台相传是扬州盐商为清代皇帝祝寿的地方。因为收费,里面显得格外清静雅致,我们在此喝茶、听乐、赏景、拍照,十分惬意。凭窗远眺,瘦西湖景色尽收眼底。
P11

静静地坐在窗前,静静地欣赏美景,静静地忘记自己,只留下窗外那青山碧水一片绿。
P12

P13 在瘦西湖的东首,可见错落有致的五亭桥。

五亭桥建于清乾隆二十二年,至今已有了两百多年的历史。它造型优美,黄瓦朱柱白杆,富丽堂皇。我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曾说过:中国的古桥中,最古老的是赵州桥,最雄伟的是卢沟桥,最美丽的当数五亭桥。
P14

这五亭桥颇有皇家风范。据说这是当年乾隆皇帝南巡时,扬州的富商们为讨好乾隆爷而修建的。
在瘦西湖的北面,是著名的二十四桥。这是一座单孔拱桥,汉白玉栏杆,如玉带飘逸,似霓虹卧波。桥长24米,宽2.4米,栏柱24根,台级24层,似乎处处皆与二十四对应。
P15

唐代诗人杜牧那首名扬千古的诗篇:“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更让人们对这座桥情有独钟。
P16

P17 秋水、小桥、明月、娇花、绿柳、玉人、弄萧,成为无数人的梦中仙境。

瘦西湖一泓曲水宛如锦带,如飘如拂,时放时收,犹如嫦娥起舞时抛向人间的五色飘带,“两岸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俨然一幅天然秀美、泼墨写意的国画长卷。
P18

P19 清雅秀丽、纤细洒脱的风姿,玲珑婉约的意境令人神往。

P20
飘逸的柳丝轻拂碧绿的湖面,袅袅婷婷,光影交映,甚为妖娆。

清朝时,康熙、乾隆二帝曾数次南巡扬州,当地的豪绅争相建园,遂得"园林之盛,甲于天下"之说。
P21

瘦西湖沿湖分布着许多小巧别致,依山傍水的建筑。这白塔据说也是扬州富商为迎接乾隆帝南巡而修建的。
P22

徜徉于瘦西湖令人陶醉的景色中,我们用心灵去拥抱、用镜头去解读,那一朵朵花、一片片叶,一枝枝柳,一泓碧水,一叶小舟。
在离开扬州的当天,我们还抽空去了趟个园。个园是一处典型的私家园林,个园虽然不大,但处处体现出造园者独具匠心之处,园内到处种有青竹,枝叶扶疏,我借用竹与水的光影,拍了二幅水映翠竹图。
P23

P24

P25 雨中玉兰,更添一份清秀与妩媚。

P26

P27
最后,用山茶花的一抹红,表达我们对扬州对瘦西湖的喜爱与祝福吧!

P28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