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之旅系列(七)
咫尺天涯、渊源流长的圣索菲亚大教堂与蓝色清真寺
在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圣索菲亚大教堂与蓝色清真寺是最负盛名的两处宏伟的历史建筑,它们作为伊斯坦布尔的城市坐标,昂首屹立在城区中心。
如果只闻其名,我们就应该知道圣索菲亚大教堂是基督教的教堂,信奉的是上帝,蓝色清真寺是伊斯兰教的清真寺,信奉的是真主。宗教信仰的完全不同,使它们虽然近在咫尺,然而又如同远隔天涯。历史的原因还使它们有着渊源流长的一丝丝关联。
从古罗马、拜占廷、奥斯曼帝国直到今天的土耳其共和国,历史经过了多少波澜壮阔的坎坷曲折,造就了多少威武悲壮的史诗英雄,巍峨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和蓝色清真寺就是最好的见证。
让我们先把目光锁定在圣索菲亚大教堂!
翻开伊斯坦布尔灿烂辉煌的历史画卷,圣索菲亚大教堂无疑是其中最绚丽并充满传奇色彩的一页。
圣索菲亚大教堂在一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见证了罗马帝国和伊斯坦布尔的兴衰,经历了由基督教堂变身清真寺、又还原基督教真实面目的沧桑岁月,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分别受到了上帝和真主的保护,两种宗教力量在这里碰撞、共存,造就了圣索菲亚独一无二的信仰传奇。
说起圣索菲亚大教堂,不得不说上一段伊斯坦布尔的历史。
公元306年,君士坦丁重新统一了分裂的罗马帝国,登基当上了罗马皇帝。君士坦丁雄才大略,一生中做了三件大事:一是东征西伐,结束了罗马帝
国长期内乱,建立了领土宽阔、跨越欧亚非的大帝国;二是确立了基督教正统教派的合法地位,并允许其它宗教与基督教并存;三是战功显赫,他统领的罗马军团打遍天下无敌手。
君士坦丁雄心勃勃,意欲建立一个统治世界的帝国。于是,公元330年君士坦丁选择了拜占廷(现在的伊斯坦布尔)作为罗马帝国的首都,改名为君士坦丁堡。
拜占廷南临马尔马拉海,北靠黄金角海湾,东扼博斯普鲁斯海峡,西边俯瞰色雷斯平原,背对欧洲,面向亚洲,几条最为关键的亚欧通道都在此汇集,有着得天独厚的经济和战略优势。难怪后来的拿破仑这样评价:“如果世界是一个国家,它的首都一定是伊斯坦布尔”。如果了解了伊斯坦布尔的历史,就会更深刻地理解这句话!
公元335年,君士坦丁把拜占廷变成罗马帝国的首都后不久,君士坦丁大帝便下令修建了一座基督教皇家教堂,取名为“圣索菲亚”(Aya
Sophia),意喻为“上帝的智慧”。基督教的教宗也随着皇帝来到了君士坦丁堡。拜占廷迅速扩张,很快发展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政治、文化、宗教和商业贸易的中心。
君士坦丁大帝死于公元337年,之后罗马帝国再度陷入争夺王位的内乱之中,内战达16年之久。公元395年,罗马帝国最终分裂为东罗马帝国(也称为拜占廷帝国)和西罗马帝国。
由于地震和大火的烧毁,圣索非亚大教堂经历过数次重修,公元532年,拜占廷皇帝查士丁尼大帝下令重新修建圣索菲亚大教堂。查士丁尼大帝动用数万工匠,花费大量的黄金,历经六年的光阴,终于将圣索菲亚大教堂打造成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宏伟壮观华美的教堂。大教堂建成之时,查士丁尼大帝情不自禁地赞叹道“感谢上帝,让我创造了这样一个奇迹”,又意犹未尽地说道:“所罗门,我终于超过你了”。
这座金碧辉煌,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和“拜占庭建筑的最高杰作”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在罗马帝国近千年的统治中,作为主教堂,所有的帝王都在这里加冕,雄踞世界最大教堂达一千多年,直到中世纪意大利罗马的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建成。
在伊斯坦布尔,无论你在哪里,都能够看到圣索菲亚大教堂金光灿烂的尖顶。高大的土红色外墙上有许多个象蘑菇一样的屋顶,他们从四周烘托出了巨大的中央圆顶。教堂巨大的窗户上镶嵌着斑驳灿烂的彩色玻璃。彩色大理石在地面上铺成各种精美的图案。所有这一切都充份显示了罗马帝国强大的实力。
在世界历史上象拜占廷帝国这样能够维持上千年的王朝非常少见,但盛极必衰,在13世纪拜占廷终于遇到了命中克星—土耳其人。
13世纪,突厥人(土耳其人)建立了奥斯曼帝国。1331年以后奥斯曼土耳其继续西进,占领了拜占廷在亚洲部份的领土。到了1440年前后,奥斯曼帝国已经侵吞了拜占廷在亚洲和欧洲的大部份领土,
拜占廷帝国只剩下了君士坦丁堡周围的一点地方。
1453年,土耳其苏丹穆罕默德二世亲率20万大军,300艘战船围攻君士坦丁堡。经过53天苦战,城破后屠城三日,君士坦丁堡伏尸遍野,残存的六万居民被俘后伦为奴隶,征服者肆无忌惮地蹂虐这座伟大的城市,拜占廷帝国宣告灭亡!
当初,罗马皇帝君士坦丁虽然允许其它教派与基督教共存,但之后的罗马皇帝都曾下令严禁其他异教,拜占廷皇帝查士丁尼在公元527年登基之后下了道命令:限三个月内所有异端都必须改信东正教。自此之后,宗教迫害兴盛一时。
一千年后,穆罕默德二世攻占了君士坦丁堡,马上宣示奉伊斯兰为国教,并把其他宗教都视为邪教,一律禁绝,基督教一下子陷入灭顶之灾境地。
势不可挡的奥斯曼大军烧毁了拜占廷的皇宫,却在圣索菲亚大教堂前停止了脚步,巨石建成的威严的教堂具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使征服者无法撼动。然而奥斯曼帝国的首都不能容忍任何基督教教堂的存在,最后遵照默罕默德二世的旨意,把圣索菲亚大教堂改造变成了清真寺,也使得圣索菲亚大教堂免遭摧毁而得以保存下来。
圣索菲亚大教堂在经历了千年风雨之后被迫改嫁,从此变身为清真寺存在了481年。
传统的土耳其清真寺在其旁边一定建有较高的尖塔,这些尖塔被称为“宣礼塔”。为了改造圣索菲亚大教堂,穆斯林们在教堂外建立了一座高达73米的尖塔,从高度上压倒了罗马风格的中心圆顶,第一座尖塔和圣索菲亚大教堂的外墙颜色一致,是红色的。后来,穆斯林们又陆续对称着添加了三座白色尖塔。从此,形成了土耳其清真寺特殊的建筑风格,圣索菲亚大教堂巨大圆顶所象征的无上权威也由上帝转给了真主。

P1
圣索菲亚大教堂内有着许多精美的描绘上帝、圣母和耶稣的壁画。按照清真寺的规矩,在寺内不允许出现任何人物和现实生物的图像。为了彻底消除基督教的印迹,工匠门用厚厚的石灰盖住这些壁画,再绘画上伊斯兰图案。直到1931年,一个美国探险队发现了墙壁中的镶嵌画,才让圣索菲亚原来是基督教教堂的真实身份大白于天下。
经过500年之后,人们揭开了这层石灰发现了当年的壁画居然保存完好,色彩还十分鲜艳。这些历史久远的壁画成了现在圣索菲亚大教堂之稀世之宝。

P2

P3
P4
P5

P6

P7
然而,圣索菲亚大教堂内部却早已按伊斯兰教的装饰进行了改造。在几十米高的墙上悬挂着6个大约直
径有十多米的大圆盘,上边画着以阿拉伯文字为主的图案,据说那是伊斯兰教主穆罕默德和他的几个大弟子的象征。中心意思都是说“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真主高于一切”。

P 8
从六十多米的穹顶上垂下一根钢缆,吊着一个直径三、四十米的花形大圆圈,上面挂满了灯泡。离地约有三米左右,作为寺内穆斯林们祈祷作功课的主要照明。它的周围还有几十个小花灯。

P9
按照伊斯兰法规,清真寺的祭坛必须朝向麦加的方向。索菲亚大教堂中什么装饰都好改,唯独这个巨大建筑物的方向不能改动。万般无奈,只好让主祭坛向麦加方向偏了一些。

P10
1935年土耳其祖国之父阿塔图尔克把圣索菲亚改为了博物馆。
圣索菲亚大教堂的外表朴实无华,不像后来欧洲的教堂有很多精美的雕刻,斑驳的红色墙砖诉说着历史的沧桑,相比之下,高大的宣礼塔就显得很新,是啊,宣礼塔差了上千年的光阴啊!

P11

P12

P 13
进入圣索菲亚大教堂,首先要经过外廊和内廊二层长廊。外廊也很古朴,没有什么装饰。

P14
内廊就显得华丽一些。主要是内廊的拱形顶部有很精美的绘画,黄色的底蓝色的花纹,不过怎么看还是伊斯兰的风格,这大概就是被改造为清真寺后才画上的装饰画。地面是大块的大理石铺就,天然的大理石色彩和花纹都十分好看。

P15

P16
顶部花纹细部。

P17
走进圣索菲亚大教堂雄伟的大厅,非常震撼的感觉,大厅呈长方形,长约77米,宽约71米,占地面积相当于近20个篮球场大小。人站在里面显得很渺小。

P18
仰头望去,更让人不由得叹为观止,中心穹顶仿佛漂浮在半空之中,又高又圆的穹顶,象征天界的美好与神圣。穹顶一圈有40个设计精巧的天窗,阳光从中投射进来,就像天堂的神圣光芒,使人不由产生一种敬畏之心。(有四扇窗户被封住,不知是什么原因?)

P19

P20
中心穹顶的设计独具匠心。它距离地面约60余米高,却没任何根柱子,而是由四个巨型扶壁作为支撑,扶壁之间有跨度为30余米长的大型拱墙连接,几个和前厅连接的球形拱顶依次向上,最后托起直径31米金色的中央穹顶。

P21
真让人无法想象在1500年前,罗马帝国的设计者就采用了以拱门、扶壁、小圆顶等来支撑和分担穹顶重量的建筑方式,而建造的工匠们又是用了什么样的方法,如何建造了这么大跨度的建筑。

P22
P23
P24
2009年,圣索菲亚大教堂的修复人员在教堂的穹顶与拱门的墙上,意外地发现了保存完好的马赛克天使头像。经确认是拜占庭时期的作品,下图中的天使脸就是2009年被发现的,经过了漫长的556年后才重见天日,一共有四个天使,到目前为止,其它的还被金属罩覆盖没有完全打开。
P25
从圣索菲亚大教堂出来,我的内心一直无法平静!欧洲的教堂我也看过了不少,但圣索菲亚大教堂应该是古老中最美丽、美丽中最古老的教堂了!
好了,现在让我们把目光转向蓝色清真寺吧!
拜占廷帝国亡国之后,奥斯曼帝国虽然把圣索菲亚大教堂改装成了清真寺,但这毕竟不是正宗地道的清真寺,100多年后,也就是1609年,苏丹阿赫迈特下令在圣索菲亚大教堂的对面,由著名的建筑家锡南的高徒迈赫迈特.阿加设计,建造了苏丹阿赫迈特清真寺,也就是今天的蓝色清真寺。
蓝色清真寺于1617年竣工建成,整座建筑全部用大石头叠建,没有使用一根钉子。它是奥斯曼帝国时代建筑和艺术的辉煌杰作。
P26
蓝色清真寺的建筑风格深受圣索菲亚大教堂建筑风格的影响,形成了有别于其他穆斯林国家清真寺独特的建筑风格。当时奥斯曼帝国的统治者想在气势上与圣索菲亚大教堂媲美,所以蓝色清真寺在整体规模、外观造型、建设材料上超越了圣索菲亚大教堂,显得更加壮观,更加吸引人的眼球!
蓝色清真寺的顶端也是一个大圆顶,周围环绕着四个较小的圆顶,它的下方还有三十个更小的圆顶。四周树立了六座高达四十三米高大的宣礼塔,这在伊斯兰教世界国家中是独一无二的。据说只有伊斯兰教圣城麦加的清真寺才能建六根宣礼塔,蓝色清真寺在兴建时,建筑师听到素檀何密一世“黄金的”的命令,没想到“黄金的”和“六根的”音很近,结果蓝色清真寺就逾矩有了六根尖塔。
下图可见,蓝色清真寺这六根宣礼塔高高耸立,显得特别亮眼,引人注目。四根是对称建在清真寺庭院的四个角,另二根偏右一些。

P27
从不同方向近距离看到的宣礼塔。

P28

P29
清真寺外的围墙内有中庭大院,进入中庭大院是这般情景。

P30

P31
中庭大院内廊。

P32
如今蓝色清真寺仍然对穆斯林开放。虔诚的信徒们进入之前先在这里洗干净手脚,然后提着鞋子进入寺内。图中真有一位信徒在洗着。
听着导游的介绍,我们团里的一位大姐坐下来就脱鞋脱袜,导游急忙拦住,游客们不需要洗啊,但是要脱鞋的!脱鞋后发一个塑料袋,所以进入大厅的游客,每人手里都提着装鞋的袋子!

P33
进入到主大厅,恢宏的气势、绚丽的墙饰、多彩的窗户以及穹顶精美漂亮的图案让每一位游客内心受到强烈的震撼!
蓝色清真寺主大厅的美要从这几方面来欣赏:
第一是光线。整个主大厅面积达四千六百平方米,可同时容纳五千名教徒做祈祷,大厅四周共有260多个大小不同的窗户,窗上有五颜六色的玻璃镶嵌图案。阳光穿过窗户,与厅内悬挂的圆形玻璃灯的光线相融合,发出梦幻般的光芒;

P34

P35
第二是伊兹尼蓝磁砖。整座蓝色清真寺内壁装饰着二万多片的伊兹尼蓝磁砖,整个大厅蓝光闪烁,气氛庄严肃穆。这也是这个清真寺为什么有个浪漫美丽的名字—“蓝色清真寺”的原因!阳光透过彩色玻璃的窗户,光线在蓝色的瓷砖上得到全方位的折射,发出的是奇幻迷离的色彩。
P36

P37
第三是地毯。大厅内铺满了伊索匹亚朝贡的无缝红色蓝花的巨大地毯。

P38
第四是阿拉伯书写艺术。支撑大穹顶的四根白色大理石柱子直径五米,下部是半圆柱形纹路,上部有一圈蓝色金底的阿拉伯文字,格外醒目,看上去怎么也不像是文字,而更像是艺术花纹!

P39
P40
第五是美轮美奂的穹顶造型和图案。穹顶的结构真的很特别,圆的半圆的、似圆非圆、有规则无规则的十分奇特。再加上色彩斑斓、金碧辉煌的,这穹顶美的令人窒息!使人仿佛置身于神话世界!
P41

P42

P43
两个著名的历史建筑参观完了!
我相信,每一个人,无论信仰如何,当你站在圣索菲亚大教堂和蓝色清真寺的大厅里,仰望恢宏的穹顶,都会被人类伟大的创造所感动,都会在心灵深处产生强烈的震撼!
回到现实的生活中后,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离我们的生活很遥远,但它们所展现出来的美已深深地留在我的心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