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个真实、感人的故事----老人与猫

(2011-08-30 17:31:28)
标签:

河南

干校

大沙河

老人

狸花猫

闹鼠灾

情感

分类: 回首往事

老人与猫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我们一群生活在部队大院的孩子们跟随父亲或母亲,下放到了河南中原的一个小县城遂平,在那里度过了一段令人终身难忘的时光。

在遂平的日子里,我们常去玩得地方要数大沙河了,我们的足迹几乎走遍了大沙河上下游两岸。

记得还是初到遂平不久的一天,我和几个小伙伴沿着大沙河朝它的上游无目标的游逛着,边走边玩,边玩边走,不知不觉走出了好几公里,除了大沙河的涛涛声,周围一片荒芜,几乎看不到人家。

突然,我们发现离河岸不远的坡地上有一个地窝子似的小窝棚,不仔细看还看不出来,我们急忙跑到跟前,大声喊着:有人吗?有人吗?

从里面隐约传出了声响,我们好奇的推开一扇吱吱歪歪的门,里面黑咕隆咚,一时间什么也看不见,等眼睛适应了以后,才看清屋里有一位老爷爷坐在其中,我们再环顾四周,窝棚很小很矮,我们几个人一下子把空间都充满了,周围全是那种被烟长期熏黑的颜色,一股难闻的气味弥漫其中,老爷爷坐的地方大概就是他睡觉得地方,一团团黑乎乎的破棉絮堆在身旁,旁边有一个搭的小土灶,上面是一口脏兮兮的锅,除此之外就是箩筐、破木头等杂物。

再看看老爷爷,怎么也有七八十岁了,满头银发长长的胡须(说是银发其实已看不出什么颜色了),满脸的深深皱纹,脸色呈黑灰色,让我们一下子分不清鼻子和眉毛,身上穿的也是破破烂烂。说真的,当时的情景让我们极为震惊,长这么大,还没见过如此贫困的人如此贫瘠的家,当时我的脑子里迅速在想:老爷爷吃什么?他病了怎么办?冬天这地方能住吗?他有孩子吗?。。。

对于我们这些突然造访的不速之客,老爷爷倒显得很从容很平静,一脸的慈祥,幼稚的我们向他抛出一串的问题,最后我们也只知道老爷爷就是一个人在此生活,他没有亲人,只有一只相依为命的猫伴他左右。老人边说边轻声呼唤着,我们左顾右盼,楞是没看到,也许这只猫从来也没见过这么多生人,老人无论怎样呼唤躲在暗处就是不露面。

当我们离开老人的窝棚时,每个人心里都多了份沉重,多了份挂念。

从此,我们隔三差五就跑到老爷爷的窝棚“访贫问苦”,每次都少不了带些吃的给他,一小袋米、一个馒头、一个苹果......对这个素不相识的老人奉献着我们一点点微薄的力量。渐渐地老人的猫和我们也熟识了,那是一只美丽的狸花猫。

部队住的县城一所高中院里,除了闹臭虫,要说闹得最厉害也最难治理的是数鼠灾了。我们住的房子是高中教室,地面就是土地,老鼠出没非常之方便,墙根角到处可见鼠洞,再加上那几年正赶上遂平风调雨顺的年景(72年就发大水了),家家的生活比在北京过的还滋润,当地的老鼠总算找到了绝佳的居所,所以家家老鼠泛滥成灾。

为了消灭老鼠,家家对鼠洞采取了堵水泥、灌开水、灌六六粉等各种办法,然而效果均不明显,今天堵了这个,明天又出了新洞,老鼠们是挖洞不止,我们是堵不胜防,家家的衣服、食品都逃不过老鼠坚硬的牙齿,真让大家头疼了好一阵子。有一次,我还在我爸的大翻毛皮靴中发现了一窝刚出生的老鼠崽子,眼睛还没睁开,肉囔囔的、唧唧吱吱,吓的我出了一身鸡皮疙瘩动也不敢动。

面对日益猖狂有恃无恐的鼠害,我姥姥说了:要是有只猫就好了。对呀!弄只猫来。姥姥的话一下子让我想起了大沙河边的老爷爷,把老爷爷的猫借来几天不就行了。

说干就干,几个伙伴直奔老爷爷的窝棚,见到老人,把闹鼠害借猫的事一说,老人二话没说就同意了。那时候,我们还都小,全然不理解老人与猫之间相互依靠的深厚感情,想的都是怎样解决自己的问题。要说那猫真是机灵得很,似乎觉察到什么,任凭老人怎么呼唤就是不出来,最后是老人动手把猫抓出来,硬是塞进一个大麻袋里,四周捅了几个眼透气,然后用绳子把口袋紧紧扎住,交给了我们。

可怜的猫啊,知道自己要离开老人,拼命在口袋里挣扎,我们几个即兴奋又有些紧张,生怕老人心软反悔,扛着麻袋赶紧往家奔。

那只猫少说有十多斤,一路上仍不停地挣扎,背起来左右摇摆十分费劲,我们轮流扛着,一路小跑回到了家。终于进家门了,大家都长松了一口气,那时我家和另外二家人三家共住一个大教室里,各家之间用玉米秫秸相隔,猫就放在了我家(实际是三家共用)。口袋刚打开,吱溜一下猫窜出来钻到床底下不见了踪影。

反正是进了家门,平时进出大家格外注意,猫想跑也跑不出去,也许用不了二天它就习惯了。然而我们都低估了这只猫,三天过去了,白天它躲在暗处不见其踪影,什么好吃的东西放在地下它闻都不闻,可一到夜晚,几家人全遭殃了,那只猫发出的是一种绝望的悲惨的嚎叫,一夜不停地叫,听着都瘆人,老鼠估计是吓跑了,大人孩子们可都熬不住了,再这样下去大家怕是挺不住,问题是如果把老人的猫饿坏了饿死了可咋向老人交代啊!我姥姥直劝我们赶紧还是给老人送回去吧!伙伴们都犹豫不决。

又是一天夜里,外面是狂风四起,呼啸的北风夹杂着雪花,吹的窗户和门都嘎嘎作响,那只猫一声接一声比往常叫的更加凄惨,我妈妈实在是忍无可忍冲下床,“让你再叫”边说打开了大门,猫嗖的一下窜出房门,顿时消失在茫茫的黑夜中。

我钻在被窝里,一夜翻来覆去的想:那只猫它会不会冻死啊?

第二天,大家得知猫在风雪交加的深夜被放走了,伙伴们心里又是恨又是急,恨得是大人不该这么无情,急得是这下我们可如何向老人交代啊!

不管怎样,我们应该和老人直言相告才是。怀着忐忑不安的内疚之心,我们又来到了老人的窝棚前,推开门,大家都不知道怎么开口说才好,只好向老爷爷一个劲儿的道歉,然而话还没说完时,就已经发现了暗处有一双泛着绿光的眼睛在怒视着我们,大家一下子惊呆了,这,这不是那只猫吗?怎么回来了?!老爷爷乐了,解释说,那天夜里风大雪急,老人睡得正香,忽听门外有动静,是挠门的声音,老人马上意识到他的猫回来了。

那时候我们年龄还小,只知道佩服这只猫,路这么远,天这么黑,风这么大,它是怎么找到家的呢?放着有吃有喝的好日子不过,非要和老人过穷日子,猫对老人的忠诚在我们的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如今,几十年过去了,每当我回想起这件事,我都会被老人与猫之间存在的深厚感情而感动得热泪盈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