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RaspberryPi控制天文望远镜/赤道仪其二

标签:
天文赤道仪raspberrypiindi望远镜 |
By Mike,16
May 2020
前几天写了“用RaspberryPi控制天文望远镜/赤道仪其一”。那时也是随手写的。现在想想也不妨叫做是介绍背景和目的(有点像项目立项计划了
)。其实一般的兴趣爱好,其过程本身即可视为目的。即目的就是想做做什么,而不是要达到什么目标。

不过说没有目的也是有目的的。就是想留下一些记录。主要是我自己以后好参考。同时如果也能为有同样爱好的朋友提供一些线索的话就更好。还有,希望朋友们也多多发表自己的经验知识供大家参考。我们在这方面做得很不够。以至于我们有些成就就被人说成是仿制的。
话归正传。先复制“用RaspberryPi控制天文望远镜/赤道仪其一”的一部分内容如下:
准备的东西:
Raspberry
Pi(我用的是Raspberry Pi
3B+)
MicroSD卡(我用的是32GB的。考虑到以后的扩张用64GB,128GB也可)
Raspberry
Pi用电源(5V,2A以上)以及电源线
连接赤道仪等的USB电缆(数量视各自情况定)
自供电USB
Hub(这个是选项。建议用这个,而不要直接将USB电缆接到Raspberry
Pi上)
补充:上面只是为全部弄完以后使用时需要的东西。为安装OS,还应准备显示器,键盘什么的。这就不多说了(安装完了以后就不需要了)。
安装OS(经过一段曲折后,我选了官方OS,即Raspbian)
设置SSH(SSH或下面的remote
desktop必须有一个)
(以上部分在今天这个第二部(其二)里介绍)
安装设置remote
desktop(非必须,但有更好)
(以上部分准备在第三部(其三)里介绍)
安装INDI
安装Kstars(在Raspberry
Pi或电脑都可以安装,我安装在电脑里)
(以上准备在第四部(其四)里介绍)
安装设置Access
Point(简称AP)
补充:还要固定IP地址。可以在设置完SSH后,固定IP地址。这个将在第三部(其三)里介绍
现在就一步一步地说明作业步骤。先说安装OS。这个其实与这个题目没有太大的直接关系。不过为避免这里那里去找,这里也简单地介绍一下OS的安装。
可以安装到Raspberry
Pi里的OS也不算少。以我个人的体验,还是老老实实地选官方OS即Raspbian为好(其实我也是有过一些曲折然后归结到了官方OS)。主要是因为其他以在Raspberry
Pi为运用目标的软件基本上都是以官方OS为前提的。这样就方便于安装。当然,与其他OS相比,也是各有千秋的。
首先在官方网站下载OS。建议选择"Raspbian Buster with
desktop"。
将下载的zip文件展开,得到一个image(.img)文件。将这个.img文件转写到MicroSD卡里去(这里简略化了。转写方法可参考另一篇博文“在RaspberryPI上安装UbuntuMate”)。
然后将转写了OS的image文件的MicroSD卡插入raspberry
Pi(我用的是Raspberry Pi
3B+)的对应卡槽,通电,根据表示出来的提示,输入必要的设置即可完成安装。
补充:官方的OS安装方法是通过“NOOBS”安装。“NOOBS”可以在这里下载。不过由于本人性格脆弱,没有用“NOOBS”安装,因为不知道里面有些什么。
安装完OS后,趁着这个的机会(指为安装OS,应该接有显示器)将SSH设置为ON。在OS画面的左上方找到Raspberry的图标,点击,按“setting”→
”Raspberry Pi setting“的顺序点击,在表示出来的设置画面里选
“interface”tab。在interface的设置里,将SSH设置为ON(下图)。也可以将VNC设置为ON,不过这个看起来不需要。
同时,趁着这个机会(指有显示器),用Linux的命令(忘了这个命令了
)确认各自使用的Raspberry
Pi的MAC地址(正确地说是WiFi的对应的MAC地址)。或者在这个时候设置固定的IP地址也行。不过我结果没有在Raspberry
Pi里固定IP地址,而是在路由器里给所用的Raspberry Pi一个固定的IP地址。这样做的理由将在第五部(其五)里说明(不过也谈不上理由,只是懒得各种确认避免各种麻烦)。

这样就安装完OS了。注意有三部分:安装OS本身,将SSH设置为ON,确认并记下MAC地址。
写到这里有点没耐心写下去了。今天就到到这里吧。
第二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