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活动:有趣的规律
(2015-04-03 14:20:00)
标签:
育儿规律幼儿大班数学 |
大班数学活动:有趣的规律
执教者:李秋芹
设计思路:
《纲要》指出,幼儿的数学要来自于幼儿的生活,并运用于生活,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按规律排序对于大班幼儿来说并不陌生,生活中也有很多物体是按照一定的规律来排序的。本次活动是在大班幼儿已有经验上的一个提升,让幼儿在自主操作、比较中发现物体的排列规律并进行排序。鼓励幼儿大胆设计排序方法、大胆讲述自己的排序方法,发展观察、比较、探索的能力,体验创新成功的快乐。
活动目标:
1.能够仔细观察、发现事物的排列规律,并用语言大胆地进行表述。
2.能够改变吸管的排列方式自创规律进行排序,体验创作的乐趣。
3.感受生活中序列的规律美。
活动准备:
PPT、操作板、地垫、吸管若干、透明胶、黑板2块、6人桌6张、椅子、音乐。
活动重点:发现事物的排列规律并正确表述。
活动难点:能够自创规律进行排序。
活动过程:
一、发现规律。
(一)出示PPT第一张图片,听故事,找规律。小结:像青蛙和乌龟这样,按照一种方法重复出现的叫做有规律的排序。
(二)出示PPT第二张图片,讨论、分析、推理,发现幼儿熟知的规律,并引导幼儿用恰当的语言大胆地表述自己发现的规律。
二、模仿规律。
根据图片中的规律让幼儿用身体做动作模仿、续排,活跃幼儿的思维。
三、创新规律。
(一)幼儿操作,自创规律进行排序为小猫的新家设计装饰图案。
1.教师提出操作要求。
2.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创新排列规律。
3.展示作品,教师帮助幼儿梳理、提升有益的排序经验。
4.启发幼儿迁移经验,大胆地再次创新,设计出更加丰富的规律图案。
5.再次交流、总结、分享。
(二)四人合作,创新规律铺设小路。
1.自由分组,四人一组,分六组。
2.小组讨论交流,商定排序形式。
3.幼儿排序,师幼互相检查。
4.教师播放音乐,全体幼儿爬过小路,顺利到达山坡。
活动反思
大班的幼儿已掌握一定的规律排序,对于第一个环节中让幼儿来说说规律中接下来该出现谁还是能完成的,但幼儿对于规律是怎样形成概念比较模糊。
在这个活动中把怎样找出图形的排列规律,并用简洁规范的数学语言描述规律作为活动的难点,进一步提升了幼儿掌握规律的逻辑能力培养。
在第三环节动手实践创造规律培养幼儿合作的能力,一起完成规律排序,并推选组内成员上了进行介绍。在合作环节过程中需要老师的辅助,有个别小组无法商量合作。
该活动中,我让幼儿先各个环节紧紧相扣,层层深入,从找规律到讲述规律,从排列规律到欣赏规律,最后灵活运用自主排列规律。整个活动内容丰富,活动由浅入深,对于大班幼儿来说是一个挑战,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