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叔本华及其悲观厌世哲学  醉猫读书

(2011-09-27 10:57:50)
标签:

文化

杂谈

叔本华(Atthur Schopenhauer1788-1860) 陈晓南翻译 《爱与生的苦恼》北京 中国和平出版社 1986

(日文有金森诚也的翻译本 日本白水社 2010年)

 

  http://s7/middle/8a00cc97tade37422ad76&690 醉猫读书" TITLE="叔本华及其悲观厌世哲学  醉猫读书" />      http://s5/middle/8a00cc97tade3754c13a4&690 醉猫读书" TITLE="叔本华及其悲观厌世哲学  醉猫读书" />

 

叔本华:《关于读书与书籍》(「読書と書籍について」)“读书时,我们的大脑已经不是自己的活动场所,而是他人的思想的战场”,醉猫尤其喜欢他老人家的这句话。但是如果在这个战场上仅仅作为旁观者,也可惜了我们自己的七斤半了。醉猫认为“观棋不语真君子”在这里是不对的,好不容易读读贤者的书,读懂是最起码的收获,读不懂也无所谓。最近流行“与谁谁对话”肯定应该建立在读懂的基础上了,醉猫努力!

银行家家庭出生的叔本华还有着一位通俗小说家的母亲,虽然其后有了与其母的决裂,但家庭的影响不可小觑。叔本华周游欧洲,有点司马迁似的追求。对于梵文经典及语言学也有所涉猎。由于其精通西班牙、希腊、英、法、德文,因此其阅读量很是不一般。

简而言之,叔本华的哲学无非是想统一形而上学的问题(世界观)与伦理学问题(人生观),从而建立一种没有宗教的信仰。世界的本质作为意志,而事物只是意志的现象或表象,而意志与表象的诸种关系又建立在人与世界的关系的基础之上。因此可以形成一种新的人生观。

1,  世界作为意志与表象:康德哲学中世界被分为“此岸”(现象世界)及“彼岸”(自在之物),现象世界由自在之物呈现,而自在之物是不可知的。而叔本华认为“自在之物”即是“意志”。即求得生存的意志或生命意志。

意志的直接的客体化:直接地实现为事物的理念  

意志的间接的客体化:间接的表现为事物的现象

 

浮云的形状           弹性的蒸汽时聚时散

非本质性的               本质性的

浮云变化所由产生的力→意志 浮云体现力的方式(聚散)→理念

2,世界与人的关系:a 世界在时空的无限中,人作为无常的意志现象,变得微乎其微。中国古典中的感慨何尝不是如此。短如“雕栏玉砌”与“朱颜”,长如“大江东去”。b 世界虽无限但只存在与我之表象中,世界的意志也只于我才有自我意识。世界是我的表象,世界是我的意志。话虽大,理却明。

3,人生:人生作为求生意志的肯定,人生作为求生意志的否定。看似矛盾,其实是在不同场景下肯定与否定。这也是他常被称为German pessimist philosopher的原因。

   白水社称此书是:“生の苦悩と救済をめぐる、珠玉の警句の書(有关人生的苦恼以及解脱的,充满明珠美玉般警句之书醉猫认为这个影响过尼采等诸多西方哲学大将,甚至还影响到青年希特勒的叔本华,不拘任何专业背景,一读的价值还是相当大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