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体内恶性肿瘤的皮肤信号--血管改变

(2013-04-14 22:18:07)
标签:

转载

分类: 杂谈

   1 皮肤潮红 获得性皮肤潮红为一种陈发性血管运动障碍,主要发生于面部与躯干,是一种类癌综合征的表现,常见于支气管、肾、胰、甲状腺器官的肿瘤,其中小肠转移癌更易发生。

    2 毛细血管扩张 前胸壁局限性的毛细血管扩张是乳腺癌的标记,毛细血管矿渣区之下尚可扪及坚硬肿块。其他部位所出现的毛细血管扩张也可能是乳腺癌或其他肿瘤皮下转移的最早征兆。 全身性毛细血管扩张可见于恶性血管内皮瘤和其他非血管性肿瘤。 进行性毛细血管扩张可伴有类癌综合征和肝胆管腺癌。

    3 紫癜 与癌相关的紫癜发病机制:A 血小板减少;B 消耗性凝血病;C 高丙种球蛋白或异常丙种球蛋白血症;D 毛细血管脆性增高;E 血管炎。霍奇金病就是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紫癜最常见的原因,也常见于造血系统恶性肿瘤。

    4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与T细胞白血病有关。

    5 血管炎 发生机制为肿瘤抗原引起的免疫反应。皮损发生部位依次为下肢、手背、前臂及躯干。可能是鳞状细胞癌的一种表现,特别是支气管鳞癌和肾癌。亦可见于胰、胃、前列腺、女性生殖系统等癌或黑素瘤。

    6 匐行性回状红斑 皮肤表现波浪状扩展的略高出皮面的红斑,或呈同心排列的弧形损害,边缘常有麟屑,类似木材的纹理,皮疹泛发,感觉瘙痒,常伴发内脏癌。

    7 坏死性松解性游走性红斑 又称胰高唐素瘤综合征,可见于胰腺癌患者,系分泌高血糖素的胰岛a细胞癌,常在胰腺癌症状出现数年前有皮损,大多数患者确诊时已有肝及骨骼的转移。皮损为高出皮面的红色斑片,上复麟屑,可有水疱及大疱,如发于面部、腹部、会阴部及四肢远端。如在胰腺癌转移前进行手术治疗,皮损可完全消退。

    8 多形红斑 癌肿患者因免疫功能低下,可伴发多形红斑损害,可能与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有关。

    9 皮肤局部缺血 外周末梢血液循环障碍也是许多恶性肿瘤的标记。如指部缺血,导致手指疼痛与感觉异常,无雷诺征,与寒冷无关。多与胰腺、胃、小肠、口腔及肾的癌有关。也与淋巴瘤和白血病有关。

    10 游走性血栓性静脉炎 发病机制为胰腺分泌物激活凝血酶原、肿瘤组织产生血栓生长物质、肿瘤扰乱凝血——纤溶机制以及瘤栓机械性阻塞等。损害为多发性,以上肢、胸、腹壁等表浅静脉多见。此类症状出现预示预后凶险。通常见于胃癌、胰腺癌(体、尾部)、肺癌。

    11 转移性钙化引起的皮肤坏死 乳腺癌(或其他癌)有骨转移时造成大量骨破坏而有高钙血症。后者引起真皮和皮下动脉中膜钙化、阻塞而造成皮肤坏死。甲状旁腺亦可引起类似症状。

    12 皮下脂肪坏死 发病机制为胰腺分泌的胰蛋白酶以及脂肪酶对皮下脂肪组织的作用。皮损表现为暗红或紫色皮下结节,对称分布于下肢及躯干。皮肤可坏死出现溃疡,具有匐行性边缘及不规则形见于胰腺泡癌。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