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让学生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

(2017-06-08 16:28:07)
分类: 团队建设

               如何让学生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

                                                                              吴三小  朱迪敏

 

小学低年级班级管理一切都是从头开始,我们如果确定好了班级管理目标,对班级建设有一个科学合理的整体规划,以后的班级管理将会更加得心应手。上学期,我担任吴家山三小一年级班主任,开学伊始,我便确定了班级管理目标:我把对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自我教育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确定为班级管理的目标,与学校教育目标和未来社会发展对人的要求保持完全一致,力求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班级管理模式。工作中,我对此进行了尝试,在此提出与大家商榷。

1、科学合理地制定班级管理常规。

小学一年级学生年龄小,有些事情他们还不知道怎样做是对的,更不用说是有条理,有规律地去做这些事。这时的班级是个松散的群体,班主任的工作繁琐复杂、千头万绪,几乎学生入学后的每一件事都需要老师明确地教。这就要求班主任对常规管理预先作好安排,让学生了解生活在这个群体中必须遵守的规则。有了规矩,才能成方圆。当孩子们渐渐地学会了遵守班规,养成良好习惯之后,我们做起工作来也就轻松多了。

开学第一天,我利用开学第一课,对孩子们入学后的行为习惯进行了细致和具体的讲解和要求,包括:早上进班要静阅,书包和抽屉如何整理,上课铃响要静息,上课坐姿要端正,先举手、后发言,下课铃响“三检查”,课间活动讲文明,文明进餐,排队快、静、齐,班级卫生等,通过一系列具体的要求,让孩子们有规所依,循序渐进地学习与成长。在制定低年级班级管理制度时,主要以顺口溜、儿歌、三字经等形式呈现制度内容,读起来朗朗上口,学生易记,也易理解。如《上学歌》:“太阳公公起得早,我去上学不迟到,见到同招招手,尊敬师长有礼貌。升国旗时要肃立,穿戴整齐行队礼。先交作业再读书,老师夸我习惯好。”只要学生一读这些儿歌就知道自己该怎样做了。

2.循序渐进地实施班级自主管理

一个优秀班主任在做经验报告时说:“班主任在,学生能做好,是一个基本合格的班主任;班主任不在,学生能做好,是一个优秀的班主任;班主任在,学生仍不能做好,则是一个失败的班主任。”怎样才能成为优秀的班主任呢?那就是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使班级管理向学生自主管理迈进。在实践中,我采取由扶到放、循序渐进的班级管理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

一年级初入学时的班级管理,是个松散的群体,班主任的工作繁琐复杂、千头万绪,这时班主任需要事无巨细,一统到底,指导学生做好第一次。如:第一次起立,第一次举手,第一次回答问题,第一次整理书桌,第一次整理书包……这时,学生特别有心,老师怎么说,学生会怎么做。学生做好了第一次,他就会知道怎样做才是最好的,正确的。经过一段时间,班主任在了解了每个孩子特点的同时,也留心了班干部的人选。大约一个月的时间,我通过自己平时的观察和同学们的反映,选出几个各方面比较突出的学生担任具体的班级管理工作。在之后的班级管理中,我再采取由扶到放、循序渐进的班级管理方式,对班干部进行培养、锻炼。如:给这几位同学安排班级管理中的具体事务:课前组织学生安静静息,整理教室卫生、课间安全(禁止学生大闹)、整理班级路队等。即使如此,我对班内的大事小事,也不会太放松,因为他们毕竟年龄太小,自制力差,否则,很难督促全班学生做好。如果注意培养班干部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对班级的管理能力,充分发挥几位班干部的榜样作用,他们会成为老师班级管理的得力助手。渐渐地,班干部能在老师到教室之前,督促同学们做好教室的卫生、纪律、书桌整理等课前准备。

大约两个月后的时间,就可以尽量让每个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我采用“责任分工制”,根据学校的各项常规检查,将班内各个方面进行分工,力求责任到人。如制定完善的清洁值日表,一人一岗,并有小组长负责监督落实;早上第一位到校的孩子成为小老师,负责维持班级纪律,在老师未到时组织学生安静有序地清书包、交本子、静阅;每节课课前有小老师负责课前纪律,中午发饭时有专人维持班级纪律,也有专人有序分发饭菜等。在老师的督促下,孩子们已经基本能认真负责自己的“责任田”。

到了一年级下学期,我还根据孩子们上学期的整体表现选出了20名值日小班长,分为单双周,每天一个男生一个女生分工协作,专门负责一天的上课纪律、下课活动、及路队整理等,让他们更好地协助老师管理班级,增强班级自主管理水平,也为今后培养班干部做好准备,也为中高段打下基础。

从一年级上学期到下学期,学生们的改变很大,我们班的孩子基本上可以做到每天早上我进班前安静看书,每天中午自主有序分发饭菜,饭后自主分发牛奶、整理班级卫生、浇花、整理班级图书角等,我在一旁细心观察,也深深感觉到孩子们的进步。

3.细心耐心地指导学生自主管理

尽管孩子们的自主意识在不断加强,但是作为一年级的孩子,自主管理的能力也十分有限,一方面班级管理的方式还有不周全之初,另一方面孩子们自我约束能力也不足,所以在逐步放手的过程中,班主任一定要做到监督和指导,发现孩子们的问题时,要及时纠正并给予方法指导,促进孩子管理能力的提升,只有在前期做足了功课,后期才能让班级工作有序开展。

4.及时有效地进行学生评价反馈

及时的评价是班级自主管理得以有效开展的重要方式,对于低段的小孩子而言尤其重要,它能让孩子们更清楚直观地明确班级内的行为规范,强化行为意识,增强孩子的自我管理水平。

我在开学初就设立了班级的评价机制:根据孩子们的日常表现(包括学习、纪律、活动等)随时下发小奖章,集齐十个小奖章可兑换一个大奖章,集齐十个大奖章就可以在班级评比栏上粘贴一个笑脸贴。每学期结束后会根据孩子们笑脸贴的多少进行评比奖励。一年级上学期刚开学时孩子们热情很高,很珍惜老师发的奖章,但是到后期我就发现部分孩子慢慢对奖章不太上心。但是期末结束后我履行承诺,精心为孩子们挑选了丰富的奖品,写了表扬信,在这学期一开学就对上学期期末考试及班级评比栏情况进行了总结,一一下发了奖品,拍照并发到班级群,对孩子们一学期的努力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在颁奖那天,所有的孩子都很激动:获奖的孩子因为老师看到他们一学期的努力而高兴,更有了前进的动力;没有获奖的孩子同样受到了触动与激励。这学期开始后,我惊喜地发现孩子们更在乎老师每次的肯定,更珍视每次获得的奖章,因为他们记得老师每次的承诺。

通过这件事,我更加明白了评价的重要性。所以只要我对孩子们提出各项要求,我一定会在适当的时候一一兑现,及时评价,这样班主任的管理才能更高效,学生的自觉意识才会增强,更有利于班级自主管理的开展。

班级管理是繁锁而细碎的,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领航人,要在千头万绪中理清头绪,给孩子们行之有效的指导,逐步放手,让孩子明确要求、掌握方法、提升能力,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人翁意识,真正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