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LG Alexander
(2016-03-08 14:22:37)
标签:
转载 |
原文地址:LG Alexander 作者:kyle
1967一个教书多年的英国老头(当时应该还不算老吧),为了帮助非英语世界的孩子们学好英语,利用业余时间编写了一套英语教材。这套教材有四本书,第一本是给那些对英语近乎白痴的孩子看的,全是诸如“Excuse me,is this your handbag?”之类非常简单的对话;或许你不知道其实这个老头还是一个想象力丰富的 故事大王,所以第二本和第三本里全是一些非常有趣的小故事;或许是他太喜欢看课外书了,所以他的第四本书里面全是从各种各样的杂志上面原封不动摘抄下来的文章。也许当时连他自己都没有想到,这套书会在世界上引起那么大的轰动,改变那么多人的命运,他更没有想到,在这套书出生18年之后远渡重洋,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为了中国人民的伟大事业贡献了巨大的力量。时至今日,这套书依然是炙手可热的红宝书级别的教材,你肯定知道,这个老头就是著名的教育专家L.G亚历山大先生,而这套书即是我们将要讨论的《新概念英语》,一套改变了无数人命运的“葵花宝典”,一个教育史上的奇迹。
一、老版与新版
或许你经常看到很多人都在讨论关于《新概念英语》旧版与新版孰优孰劣,甚至两拨人会为此发生激烈争吵,那么让我给你讲讲其中的一些故事吧。1985年,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与朗文公司合作将这套教材原版引进中国,由上海外语音像出版社出版,这便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老版”;一直到了1997年,上海世图公司与朗文合作结束,《新概念英语》的再版权被北外音像出版社争取过去,于是有了后来的由L.G亚历山大与何其莘主编的97版《新概念英语》,这个便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新版”。
85版所附带的录音磁带是由BBC广播公司播音员录制,地道流畅而又标准的伦敦腔,而且是由男女几名不同播音员分别录制,声音丰富而又流利,语速按册渐快,听着非常舒服,这个便是“英式录音”;随后,上海外语音像出版社又出版了由美国著名播音员录制的标准美式磁带,所以才有了后来的“美式录音”。85年的这一版本经历N次排版重印,三十年来经久不衰,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97版只是替换了老版中一些过时的课文,加入新的词汇,重新灌制录音磁带。但新版的录音除了第一册由男女两人录制,后三册均有一人录制,多少有些单调,而且新版录音声音特别低沉不如老版轻快,听着就像开了低音炮,语速一直都比较慢,没有多少感情色彩变化,不如老版的丰富。
二、BE与AE
许多人都问 新概念英语录音到底该听英音还是美音?其实两者并没太大差别,只不过是在发音、以及少数单词拼写上有些许不同,内在的东西还是一样的。笼统的说,英式英语比较含蓄、朴素、严谨、庄重,而美式英语比较简单、随意。如果你看过外交部长答中外记者问或者是国务院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你就会发现翻译大多都使用的是英式英语。当然,现在由于美国影响力远远超过英国,所以一般学美式英语的比较多,一般的培训机构都是教美语,这个是无所谓的,个人口味不同就会有不同的选择,而我比较倾向于英式发音。
三、我与新概念英语的故事
第一次知道《新概念英语》还是在高一,当时班级只能由班长收齐借书证自己把想借的书写下来统一到图书馆借书,经常会有借不到的,这样的情况下班长便会自作主张,就这样我借了译本《新概念英语第三册》,十分巧合的是,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了新东方校长俞敏洪讲的那个著名的关于新概念的故事:
北京新东方学校曾经有一个参加培训的学员,他现在已经从美国DUKE大学毕业了。他也和许多英语学习者一样背诵《新概念英语》课文。他从高一开始背《新概念英语》第三册,背到高三就背完了。他高考考进了北京大学。进入北大 后,他本来不想再背了。但当他背给同学听的时候,其他同学都露出了羡慕的眼光,于是,为了这种虚荣心,他就坚持背《新概念英语》第四册。他把第三、四册都背得滚瓜烂熟,熟到什么地步呢?如果有人把其中任何一句说出来,他能把上一句和下一句连接下去,而且语音非常标准,因为他是模仿着磁带来背的。后来他去了美国DUKE大学,他给自己的英文教师写信,老师不敢回,因为老师对他的英文有畏惧感,他的英文学得太好,只能给他回中文信,并告诉他老师不是不会写英文,而是想让他温习温习中文,不要忘记祖国的语言。
一、老版与新版
或许你经常看到很多人都在讨论关于《新概念英语》旧版与新版孰优孰劣,甚至两拨人会为此发生激烈争吵,那么让我给你讲讲其中的一些故事吧。1985年,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与朗文公司合作将这套教材原版引进中国,由上海外语音像出版社出版,这便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老版”;一直到了1997年,上海世图公司与朗文合作结束,《新概念英语》的再版权被北外音像出版社争取过去,于是有了后来的由L.G亚历山大与何其莘主编的97版《新概念英语》,这个便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新版”。
85版所附带的录音磁带是由BBC广播公司播音员录制,地道流畅而又标准的伦敦腔,而且是由男女几名不同播音员分别录制,声音丰富而又流利,语速按册渐快,听着非常舒服,这个便是“英式录音”;随后,上海外语音像出版社又出版了由美国著名播音员录制的标准美式磁带,所以才有了后来的“美式录音”。85年的这一版本经历N次排版重印,三十年来经久不衰,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97版只是替换了老版中一些过时的课文,加入新的词汇,重新灌制录音磁带。但新版的录音除了第一册由男女两人录制,后三册均有一人录制,多少有些单调,而且新版录音声音特别低沉不如老版轻快,听着就像开了低音炮,语速一直都比较慢,没有多少感情色彩变化,不如老版的丰富。
二、BE与AE
三、我与新概念英语的故事
第一次知道《新概念英语》还是在高一,当时班级只能由班长收齐借书证自己把想借的书写下来统一到图书馆借书,经常会有借不到的,这样的情况下班长便会自作主张,就这样我借了译本《新概念英语第三册》,十分巧合的是,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了新东方校长俞敏洪讲的那个著名的关于新概念的故事:
北京新东方学校曾经有一个参加培训的学员,他现在已经从美国DUKE大学毕业了。他也和许多英语学习者一样背诵《新概念英语》课文。他从高一开始背《新概念英语》第三册,背到高三就背完了。他高考考进了北京大学
前一篇:[转载]自制豆花
后一篇:[转载]人气排队小吃-炸弹葱油饼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