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情谷之约】春语如歌轻轻唱

(2013-04-01 08:00:19)
标签:

散文随笔

休闲

烟波放钓

春天的歌

茶话

分类: 烟波散文

                                          文/杨新榕(烟波放钓)

 

    一、听 春

    春天的声音,最先是从细雨那里悄悄出声的。

    昨夜,我从睡梦中醒来,窗外似乎谁在沙沙细语。于是,披衣起床,站在铝合金窗的后面看出去,啊,原来是羞涩腼腆的春雨小姑娘,她拽着迎春花的花瓣悄然而来,随着轻轻的风曼舞,时而驻足逗弄我那几盆正在垂涎打嗑呼呼沉睡的花草,倏而又轻轻地敲了敲紧闭的窗户……终于,在她的嬉戏中,春兰最先醒来,只见它长长地打了个哈欠,伸了伸懒腰,睁开朦朦胧胧的睡眼,笑看着调皮的细雨,问:春天来了么?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你听,那来自古时深邃幽远的吟哦,不就是唐代大诗人杜甫深情的声音在告诉我们么: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是的,我听见了,正是杜甫的《春夜喜雨》从他那低沉的喉底喜悦地吟出,尽管持重的他硬是压抑着自己澎湃的情绪,却还是掩不了内心按捺不住的那份喜悦。就在他的吟哦声中,季节的风一转,随即跃上了我的阳台。顿时,阳台上热闹了起来,最诱人这一缕香气肯定是从梅的身上散发出来的,因为我听见她的歌声唱得最高亢,还有茶花的也不甘落后,随着梅的旋律,拉起郁金香的纤纤玉手在阳台上翩翩起舞。

    好喧闹的一出阳台“春晚”啊,竟让迟钝的枯木也忍不住抖起粗壮的腰肢,将那点点鹅黄翠绿散布在躯体之上。

    或许是城市化的原因,或许是温室气候的关系,我感觉现在的冬天越来越暖和了,很难再找出以前的那一种四季分明的直观变化。在钢筋水泥筑就的市区里面,绿花树基本上是以四季常青为主,不管春夏秋冬来来去去,那大街两旁的树永远是那样的面目僵硬,绿得让人忘了四季变化的景色之差,人的思想情绪也好像因此被禁锢了一样,天天紧绷着脸进进出出。我是个自由散漫惯了的人,在都市里感受不出春夏秋冬的明显不同,除了常往郊外跑,我还学会听,用心去倾听季节转换时不同的声响。四季之间的声音是有不同的,比如夏天,夏天的声音好比摇滚的爵士乐,疯狂热烈喧嚣纷杂;秋天虽然也热热闹闹,但显然已如步入中年的人一样成熟稳重多了,举手投足自有分寸,如果用一种声音来比喻,它应该是正统的歌剧,高低分明层次和谐;而冬天的声音就厚重得很,它以一种萧索的、横扫一切的大手笔将正在渐渐衰败的万物统统归笼,然后重新酝酿,所以它的声音沉闷而厚重,有一种听之令人肃然起敬的崇高。

    我最喜欢的是春天的声音,不仅仅因为它是一种欣欣向荣的积极景象,更有一种清心明目。沉淀了一冬的寂灭心情,多希望在这样湿润的季节里得于澄清,然后让所有的一切生命,继续。

    是的,生命永远都在轮回着的,不论你是否愿意,你方唱罢我登场,舞台之上没有永远的主角。可是却还是有人硬留恋那一时的虚名,退就退了吧,却还是懒着不走。你听,就是那残菊,依然畏畏缩缩在枝头低声的抽泣,我就不明白一向标榜淡雅的它为何就堪不破虚名这关,徒给人于一种颓败的苍凉之感。相比较之下,我更喜欢桃花多些,倒不是贪图它的艳丽迷人,而是敬佩它的那一种爽朗:春天来了,我的季节我做主,没有什么说的,灿灿烂烂地将一份嫣然美丽展现给季节,不似那“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矫揉造作,即便到了花退时也是痛痛快快地让了出来,即便还是一脸鲜活的艳容。

    春天是一个放声的季节,在这样的一个季节里,只要你用心去倾听,那雨的足音,花的歌声,种子剥裂的挣扎……都在为生命的蓬勃而放声呐喊。

 

    二、独坐在初春的暖阳中

    初春的阳光柔和如绵,安静而祥和,从湿润的泥土里挥发出一股淡淡的香,若有若无,这应该是一种种子在泥土中剥壳的胎香,于是在这样的一种氛围中诱发了树木翠色的舒展蔓延。
  或许是经过了昨天那雨的过滤,空气里透明且清净。这是可视的,你看,那斜斜的光线中没有了往日的尘光蒙蒙,在这样清纯的流风中,人的心是最能够得于宁静的,最不会张扬的。是啊,现今的人给人最大的感觉就是张扬。这或许是因为激烈竞争中让人不得不装扮出一副张牙舞爪的样子,给自己一种强悍的自信;也或许是社会的浮躁,逼得人不得不戴上一张张假象的面具;无奈啊,唯有在这避人耳目独处的时候,人才露出自己藏在最深处的那份本性的纯真。
  在这样的晴天暖阳下,生命缓缓地安静了下来,淡然而随性。这时,不知怎么的,我忽然哼起一首曲子,是我特别喜欢《三国演义》中的开篇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漫漫古今,茫茫人海,追潮逐浪有过多少个千千万万人,却有多少人最终辉煌在那遥远的彼岸,又有多少人被雨打风吹去,沉没在这淘淘的历史江海中无声无息。
  恐怕更多数的人都是这样的默默无闻吧!
  看着并不刺眼的太阳懒懒地在蓝天薄云中悠闲地漫步。也许是雨后新晴的缘故,软软的太阳光在我薄薄的眼皮中充满了梦幻般的色彩,只“看到”微微跳动的眼皮外是一片金黄的暖色,点点闪烁的金光在眼前跳跃,移位,变幻。用手掌上合起的指尖轻轻地揉了揉闭着的双眼,一会睁开,眼前的空间仿佛有了奇妙的变化,一圈圈绚丽的色彩光晕就如石子入水一样荡漾开来……一股花的香气随着轻轻的风袅袅而来,两只斑斓的蝴蝶穿梭在姹紫嫣红的花丛里翩翩起舞,时而停在尖尖竖起的鹅黄嫩叶上,时而双翅一展,在红绿相间的花草丛中互相追逐。
  多美的春色啊!美得这样让人心醉。
  这样的一份艳美应该是暖阳在春天引爆了花蕾的能量,于是生命的花瓣也随着迎春花剥裂的声响一层层地展开,于是赤橙黄绿的花影诱来了彩蝶萦绕。
  在春天里灿烂,是花儿生命一季简单的诉求,不要求一定浓艳炫目,不要求一定芳香扑鼻,这是一种很简单的生命要求,这种要求其实就是一种生命的自我印证,自我价值的体现。这就是生命的姿态吧!一种简简单单默默无闻的生命态势,但却是许许多多这样的生命态势为人间点缀了绚丽缤纷的春色。
  独坐在初春的暖阳中,我感受着一分春的料峭,也感受着一份春的和熙,感受着一年之计的迫切,也感受着生命于纷繁中的一种从容。

 

    三、春夜闲话茶

    当北方还絮雪漫舞,南方已悄然步入春的季节,白天的阳光暖和中还透着丝丝的寒意。夜晚,却常是湿润的,忽然就悄无声息地下起了雨,没有多大的动静,哪像夏秋时季的雨,总是那么张扬,那么肆无忌惮。

    我喜欢这样的夜晚,冲泡茶自斟自品,听窗外春雨沙沙。静静地独处一室,让自己从纷繁琐碎中抽身而出,静心去理清思绪、删杂留精。

    我没有什么嗜好,唯有这茶不离不弃。特别是写点小文时,若没杯茶饮,感觉就特别的不对劲,别说写就连坐也难安。喝茶,我独爱铁观音,对我来讲“除却观音不是茶”!我喜欢铁观音它那金黄明亮晶莹剔透的汤色,未饮时就先有种赏心悦目的感觉。轻轻的掀起杯盖在鼻下一闻,那天然馥郁的清茶香气由鼻孔直沁脑门,精神不禁为之一爽:呀,多美妙的感觉啊!轻轻地呷一口含在嘴里,让茶水顺着喉咙慢慢流下,此时满口生津、齿颊留香,喉咙底处慢慢的滑润回甘,此时真是:“六根开窍清风生,飘飘欲仙卧浮云!”

    品茶说来简单,其实不然,它自有一套非常繁琐的过程,从选茗、择水、茶具、烹茶的技艺,乃至环境的选择都直接影响茶的品鉴;这过程的形式和精神是相互统一的,它也是茶文化的一种表现。品茶,还讲究茶与环境的协调,古代文人雅士追求清幽雅静,要求多是清风明月下,松边竹间山水旁的妙趣和意境。

    才当然,一般人如我等自是不可能这么讲究。

    喝茶可以随便,冲来即干,而品茶就不能了,一样的茶叶,不同的情绪和环境下品出来的是完全不同的韵味。品的过程,是一种心态自我调整的培养,这不是夸大其词,在一整套茶艺的程序里,人首先得学会耐下心来,不疾不徐按步就班地洗、涤、冲、荡、泡,在繁杂的工艺中去学会了坚持与放弃,去学会掌握情绪的自控。不论什么样的茶,其味苦涩甘甜各有不同,不一样的年龄,不一样的阅历,可以喝出不一样的感受,饮出不一样的味道,品出不一样的意会。

    品茶,可以三两个好友,聚在一起尽情地品一番人生的喜怒哀乐,伴着板眼有序的茶艺程序,娓娓言道;也可以独自一人,闲品漫饮,在细斟慢酌中去品味茶之外的意韵,此时可以闭目冥思遐想从中领悟,也可以捧着一本书慢慢品读,让自己融入故事的情节中,去掉入感动的怀抱,此时柔软心的底部触觉最敏,为无数情节所获,让日积月累起来的记忆,又翻了起来在胸中游转散发……

    人生一杯茶,涩苦甘甜,是是非非,浓酽清淡尽在杯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