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佛山市祖庙博物馆:传承佛山历史文化的“根”

(2018-11-19 14:27:44)

  坐落于佛山禅城祖庙路21号的佛山市祖庙博物馆,占地面积3.02万平方米。除祖庙国保古建群外,博物馆内还设有佛山祖庙历史文化陈列展览馆、孔庙、黄飞鸿纪念馆、叶问堂等多个展区,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三级博物馆、广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广东省中华文化传承基地和广东十个文明旅游景区示范点之一。

  在近千年的岁月中,祖庙经过三十多次的重修和扩建后,形成了今天占地面积3600平方米的国保古建筑群。作为佛山市祖庙博物馆的主体,大量的珍贵文物和特色古建筑诉说着佛山悠久而深厚的历史文化、展现着佛山独特魅力的传统民俗和佛山在冶铁、铸造、雕刻、建造等方面的最高成就。

  民众和文物“零距离”现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佛山祖庙,其古建群沿南北中轴线排列,从南至北依次为古戏台万福台、灵应牌坊、锦香池、钟鼓楼、三门、前殿、正殿和庆真楼。

  古建群以明清两代的建筑和装饰为主,带着浓郁的岭南建筑特色。高大的青灰色砖墙上,色彩鲜艳、工艺精美的陶塑、灰塑随处可见;漆金木雕的门扉和窗户,花纹细腻,刻工精美;榫卯结构的木制斗拱围绕着巨大的门柱,如莲花般托举着飞翘的屋檐,古朴而大气……

  “佛山祖庙是一座特殊的博物馆,文物既是展品,更是国家级文保建筑里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这些祖庙珍宝并不置于常规的展柜中,而是实行开放式展示,让民众和文物零距离。”祖庙博物馆馆藏研究部主任黄韵诗说。一直以来,佛山祖庙都是本地人重要的聚会场所。因此,博物馆尽全力维护这种传统的社交生活状态,将博物馆、公园和古建筑有机结合,这也形成了祖庙博物馆的一大特色和参观体验亮点。

  因此,北帝公依旧端正威严地注视着人群在三门间来来往往;高胡悠扬的曲声和婉转的唱腔,不时从万福台上传出,台下看客如痴如醉……

  佛山市祖庙博物馆馆长凌建表示,博物馆的首要任务是对祖庙古建筑群进行修缮和保护,对祖庙深厚的历史文化进行深入挖掘、整理和研究、宣传,同时将佛山祖庙历史悠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地传承下去,“这也是我们重要的使命之一。”

  为让更多人了解佛山祖庙的历史文化,祖庙博物馆祖建了志愿者服务团队,为游客提供日常的文化讲解、参观指引等服务。目前队伍人数已达253人。此外,祖庙博物馆还与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佛山一中、华南农业大学等教育机构长期合作,积极培养学生志愿讲解员。

  “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一方面加深游客对祖庙的认识和了解,另一方面,也可以让越来越多年轻人通过讲解,更深入地了解佛山辉煌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让他们为佛山感到骄傲。”黄韵诗说,“当你为佛山骄傲时,自然而然就会成为佛山历史文化的传播者,去告诉更多人这座城市有多精彩、有多出色!”汇聚佛山历史文化精华

  佛山明清时期就已成为南中国冶铁业的中心,冶铁业有着鼎盛与辉煌的历史。陈列在祖庙前殿香亭的“风调雨顺”大铁鼎,正是佛山冶铁的代表作之一。该铁鼎通高2.7米,最大直径1.41米,口径0.95米。铁鼎口、颈部雕刻着精美的蕉叶纹,造型大气、制作精良。据记载,该铁鼎始铸于明万历年间,后经两度重铸。最后一次是在清嘉庆六年,佛山冶铁业著名店号“万明炉”进行重铸。鼎身的铭文中,刻记了当时参与捐修的绅士、耆老、善信等168人,是研究佛山历史的珍贵资料。

  此外,祖庙还拥有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的清代北帝祭祀仪仗、工艺独特的漆朴神像、金漆木雕神案“李元霸伏龙驹”等众多珍贵文物。而这些工艺瑰宝,无一不展示着佛山在铸造、手工艺技术等方面的精湛水平和精益求精的匠人之魂。

  2016年9月,佛山市祖庙博物馆历时7年打造完成的“岭南圣域——佛山祖庙历史文化陈列”展览馆正式向公众开放。展览馆总面积800多平方米,分为真武崇信、圣域春秋、祖庙仪典、古建华章、艺宫寻珍五个场馆。展出的两百多件文物,充分展现出明清时期佛山社会的发展历史和文化内涵。除文物、文照和图片外,展览馆还特意邀请研究佛山历史的专家,利用3维立体影音技术重新还原古时“北帝出巡”的路线和出行场面,让参观者身临其境感受当时民俗活动的热烈盛况。

  “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不能仅靠建筑和文物的展示去传承。我们还需要挖掘传统文化的魅力,积极开发文创产品,在对文物和古建筑充分保护的基础上,用创新性的发展手段去展示这些历史文化的精髓,吸引更多人参与到传承中。”凌建说。

  精品活动传承历史文化精髓 “每到大年三十和大年初一,老佛山人都喜欢来祖庙向北帝许愿来年的好运势。这是佛山祖祖辈辈留下来的重要节庆活动,也说明了祖庙在佛山人心中的重要性。”凌建说。

  古时候,祖庙是乡绅耆老们举行庙议的地方。佛山日常行政的大小事务,都由他们在此共同商讨决议。灾荒年,祖庙内设的嘉会堂、大魁堂还要承担起开仓放粮、救助灾民的工作。当时,就连皇帝也要每年指派广东地区最高的地方官员,亲临祖庙祭拜北帝,祈求风调雨顺、国富民安。因此,在佛山人的心中,祖庙既是信仰的所在,也是宗族的象征和权力的中心。围绕祖庙的祭祀庆祝活动,也逐渐兴盛起来。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这些祭祀庆典活动有些已不可考,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有些则被祖庙博物馆挖掘、恢复,并重新出现在佛山人的日常生活中。“新春拜北帝”、“三月三北帝诞”(祖庙庙会)、“春秋谕祭”、“乡饮酒礼”等传统盛会,如今已成为佛山最具特色和代表性的民俗活动,吸引着海内外的游客前来感受佛山的传统魅力。

  此外,祖庙博物馆还通过在孔庙举行学童“开笔礼”,重现儒家传统文化的重要环节,加深孩子们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仅2018年,学童“开笔礼”就已成功举行85场,开笔人数高达一万余人。

  2011年,在完成了历时三年的全面修缮和外部环境改造后,祖庙博物馆的内部硬件设施得到进一步提升和完善。加上博物馆不断开发各类文创产品,加大力度对佛山的历史文化、道教文化、儒家文化、粤剧文化和武术传统文化进行展示和传播,佛山市祖庙博物馆已成为知名旅游胜地,每年吸引近两百万海内外游客前来参观游玩。

  以科技手段展示武术名家风采

  提到佛山,很多人脑海中浮现的第一个形象就是“黄飞鸿,佛山无影脚。”

  黄飞鸿纪念馆是佛山市祖庙博物馆的展览分馆之一,作为佛山武术文化的重要名片,每年都吸引了大量的武术爱好者和影视爱好者前来参观。

  2016年,黄飞鸿纪念馆开始提升改造,今年顺利完成。改造后的黄飞鸿纪念馆展陈面积930多平方米,展出实物藏品180多套,影音、文字、图片资料近160组。为更好地展示佛山洪拳名家黄飞鸿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黄飞鸿纪念馆通过声光效等科技手段,全方位展示黄飞鸿传奇的一生。

  除了黄飞鸿,另一位在中国武术历史上,颇具代表性的人物叶问也来自佛山。其纪念馆叶问堂在今年10月完成提升改造。

  值得一提的是,黄飞鸿纪念馆和叶问堂都运用大量的多媒体和人工智能手段,极大丰富了游客的参观体验。在这里,游客可以在黄飞鸿功夫动作声光电播放间里学习洪拳武术的套路、在人机互动游戏中与岭南醒狮嬉戏玩耍、在木人椿互动体验区里学习咏春招式。黄飞鸿纪念馆和叶问堂作为承载佛山武术文化的重要基地,在佛山武术文化的推广和宣传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获批复开展文物修复

  2017年9月,广东省文物局批复同意佛山市祖庙博物馆从事竹木雕、家具、书法绘画类文物修复业务。“博物馆的文物修复资质很难获得,目前全省仅三家。”博物馆文物保护部主任唐嘉怀说。

  从2001年至2018年,祖庙博物馆文物保护修复中心除承担本馆古建修复的任务,还相继开展了广东省博物馆古家具修复、广东省民间工艺博物馆木宫灯修复、广州博物馆三元古庙祭台修复、顺德博物馆馆藏珍贵木雕神像修复、禅城区博物馆兆祥黄公祠木构件修复和佛山祖庙百年大修工程等多项装饰木构件和古旧家具的修复项目。

  在纸质品修复方面,祖庙博物馆文保修复中心先后对362件(套)明清至近现代的书画作品及宗教画像藏品开展修复保护工作。祖庙博物馆文保修复中心坚持沿用传统技术和方法开展相关的文物修复工作,以重现文物的原貌、原工艺、原材质,做到“修旧如旧”。

  佛山市祖庙博物馆是佛山人的乡情寄托,也是岭南工艺美术精髓的载体。在佛山打造“博物馆之城”的今天,佛山市祖庙博物馆继续发挥其作为佛山“名片”的重要作用,不断推动着佛山文化旅游事业的发展,更重要的是把佛山流传至今的悠久历史和丰富的民俗文化继续保护、传承、发扬光大。(佛山文化周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