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记者”请自重:莫拿高尔夫玩噱头,更不要黑高尔夫!
(2013-12-16 22:16:17)
标签:
转载 |
“——道长倒想问问:如果(足球运动员)知道一辈子连足球都没有碰过的国家足管中心主任就在场边看球,同时也在评头品足,会作何感想?”道长问的好~!
“记者”是一份职业,而且还是一份神圣的职业。
《新闻晨报》不是那种信口开河、卯足劲弄噱头、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街头小报,而是隶属大名鼎鼎的《解放日报》旗下,“喉舌”系列。
道长偏居西南一隅,孤陋寡闻,弄不明白这个“晨报记者”是啥来头,但一篇《球员冒雨比赛
领导顶风打球》的奇文让道长顿生狐疑:这位就是这样子干“记者”的?怎么也是和街头小报一样乱玩噱头、而且还表现得那么“阴”?
看了很多跟帖,不少都是围绕张小宁主任在球员比赛期间打球到底“该不该”来发表议论的。
道长反倒不这么看,这篇奇文其实隐伏了好多噱头,真的有点“阴”,可谓用心良苦。
“领导顶风打球”——这个“风”字用的很巧妙,其中大有玩味,绝不只是指“自然风”;“领导”、“顶风”、“打球(高尔夫球)”串到一起,你就去遐想吧!
“工作人员在精心打理领导的球包”、“球童边说边很认真地用毛巾一支一支小心地擦拭淋湿的球杆”——回场后“精心打理球包”本来就是“工作人员”的基本义务,球童如果不把球杆擦干净就是失职;这位“晨报记者”特意把这些球场上的常识拿出来说事、特意把“领导”二字夹在中间想隐喻点什么,恐怕地球人都知道背后的用意,揣着明白装糊涂,实在是高,高家庄的高啊!
“张小宁等4名打球的人走到出发台,球会老板已经在边上迎候,指引他们上楼进入会所用餐”——特意描述得栩栩如生,就是不知道这位“晨报记者”有没有跟踪进去看看他们的餐标违反“八项规定”没?
“如果她们(球员)得知张小宁就在边上球场,同时也在挥杆,会作何感想”——道长倒想问问:如果(足球运动员)知道一辈子连足球都没有碰过的国家足管中心主任就在场边看球,同时也在评头品足,会作何感想?
“在球场边上的喜来登5星级酒店的球员晚宴上,记者初次见到张小宁,媒体晚宴结束后,他是朝这家5星级酒店的客房内走去的”、“2010年6月第一届中国高尔夫大师赛在烟台南山举行,记者在球会5星级会所的前台捡到一张该酒店的入住登记名单,上面就有张小宁的名字,标明他入住套房,而且还带有家属”——够了,这位看来似乎颇有点特工天赋的“晨报记者”写这篇奇文的目的已经够明白了,不就是想借“高尔夫”玩玩噱头、黑一黑和“高尔夫”扯在一起的“领导”么?
道长很想请教一下这位“晨报记者”:您辛辛苦苦跑到赛事现场是准备干嘛去的呀?是带着任务专门揪“顶风打球”的“领导”做典型么?您认为作为中高协副主席的张小宁主任应该干点啥才是“工作需要”呢?您觉得在“风大云密”的球场“顶风打球”很是“消遣”么?您打过球么?您知道“高尔夫”是啥东东么?
这些年拿高尔夫说事的已经太多了,高尔夫作为一项运动无端受到的无辜伤害也已经够多了。
前些天和几位不打球的、很要好的政府朋友聊天谈到高尔夫,他们很有些“幸灾乐祸”的调侃:现在不行了吧?这形势......八项规定......高尔夫......
道长哈哈一笑:你们高兴个啥?国家堂堂正正有官方性质的“高尔夫协会”,全运会堂堂正正有“高尔夫”比赛项目,国家体育总局在堂堂正正为下届奥运会“中国高尔夫”如何表现认真合计,你们以为我们这些打球的都是在做贼呢?
作为“记者”,还是自重一点好!不能把职业当儿戏,更不能把无知当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