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转载 |
![[转载]长4杆洞与短4杆洞的战略战术---节选自《绿色疑惑》 [转载]长4杆洞与短4杆洞的战略战术---节选自《绿色疑惑》](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Jack吴:
美籍华人PGA教练,美巡赛著名评论家、 长期从事美巡赛技术分析和职业教学 ,理论基础扎实,教学实践丰富,擅长竞技型高尔夫教学。
在奥古斯塔十八个洞中,最短距离的四杆洞是350码的第三洞,最长距离的四杆洞是505码的第十一洞,除此之外,超过450码以上的长距离球洞有六个,低于450码的球洞有两个。在这距离长短之间,选择怎样的战略战术,这长短之间每一洞都存在着极大的差异与不同。一般人们会认为,长距离四杆洞球道长度虽然较长,但难度会相应减少,而短距离四杆洞的球道难度相应会更难,其实这完全是一种错觉,球洞距离长短与难度基本上没有关系。应该说:距离越短打起来越容易控制,我们不妨以奥古斯塔第三洞与第十洞的对比做出某些具有代表性的归纳。我们可以看到,由于第三洞的球道距离短,四天比赛中共拿到“小鸟”60个,而第十洞四天下来只有17只“鸟”。为什么会这样?只要原因是距离的增加使得球员相应为了追求距离而过多的犯错:如老虎伍兹第三天在第三洞上选择5号木杆开球,实际开球距离248码,球落在球道中心线左侧的最佳位置,剩下距离果岭的实际距离只有102码,第二杆S杆轻打直接将球放在洞杯4尺位置,轻松推鸟;而在第十洞上(由于下雨后九洞的比赛移在第四天早上),TIGER使用1号木杆开球,实际开球距离309码,球落在球道右侧长草区(奥古斯塔长草区草剪得很短,相比美国公开赛多尔松球场的长草容易了很多),第二杆距离果岭地直线距离为198码,由于考虑到长草的阻力TIGER 选择5号铁杆击球,但还是短了距离,球停在果岭前15码位置,最后靠一个准确的切球靠近洞杯,一推进洞勉强保住了标准杆。
又如古森和维杰辛格,在短距离的第三洞上分别以球道木杆开球,距离基本保持在230-250码,落点均在球道上,在这样良好开球的前提下,第二杆全部上了果岭,虽然最后都没有推鸟成功,但标准杆较轻松;而恰恰相反的是在长距离的第十洞,两个人的发球杆(1号木杆)由于过分追求距离开球全部偏出球道,第二杆根本没有直接冲击果岭的条件,只好作困难的调整,第三杆才上了果岭,再加上两推进洞,只能是柏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