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时尚妮妞时尚生活休闲时尚旅行 |
分类: 衣食住行 |
http://s15/mw690/89d3553eg7b17a0a5125e&690
图/文
因为刘若英的那句话,我来到了乌镇,那句话是这样说的:
离开纷乱的都市我来到这里
宁静可以让伤感隔离
时间真的不曾改变什么
放开手送走烦恼
光影里的小桥流水人家
满载的是生活里饱满的笑容
时间改变了许多事物
那个笑的像花一样的孩子
一个轻快跳舞的女子
还有我的赤子之心
生活在梦里的乌镇
乌镇的一切都让我那么痴迷,
它的黄昏
那木阁楼上的文竹吊兰
那带着淡淡香气的蓝印花布
斑驳的青石板
温宛的爱情...
到乌镇的时候,已经夜幕低垂,夜色微凉。
找了当地的一家民宿住宿。当地的居民要了70块钱,答应第二天一早,由他带我们进乌镇,这样就可以省掉乌镇的门票了。晚餐在三珍斋附近的一家餐馆吃的,味道很不错,两个人总共花了百元大洋,梅菜扣肉很好吃。早早睡去,因为第二天5点多就要起床,为了看下晨曦中的乌镇,及情景雕像中看江南人家的过去小日子怎么过。
http://s3/mw690/89d3553egceec42813ae2&690
在乌镇等候朋友买票的时候就看到一个群雕。很逼真,因为下雨,又造成了特殊的的效果。只是不知道是什么名头。在网上找找,也没有具体的的介绍,不经意在翻检雕塑的时候发现一则消息,青铜雕塑的《水乡风情》群体塑像亮相乌镇,才知道这是个有来头的群雕。群体雕塑共有8尊,构思均来源于茅盾早年作品《农村三部曲》中的《春蚕》、《秋收》和《残冬》,它浓缩了我国二三十年代江南农村的生活和生产原型,集中体现了茅盾笔下老通宝家乡的那种采叶养蚕、汲水做饭、日起而作、日落而歇的农家风情。如今,这些生活的气息只能在这些雕塑里体会,乌镇已经不再那样安静和恬淡,更多的是游人和商业。
http://s10/mw690/89d3553egceec42d3ed39&690
http://s11/mw690/89d3553egceec441bc41a&690每尊塑像高1.8米左右。雕塑群设计在一个农村特有的石阶河埠边,左侧是两村姑洗涮蚕匾、淘米做饭,右侧为一农村壮汉挑担汲水、步履矫健,还有农妇绞拧刚洗的被褥和抱着孙子旁观的农村大娘……动作粗犷逼真,形态细腻各异,是一幅难得的水乡风情图。这组群体雕塑是由旅美华人、中国美术学院教授陈长庚先生设计创作的。
http://s14/mw690/89d3553egceec423e4f5d&690
http://s10/mw690/89d3553egceec44c6c049&690
http://s16/mw690/89d3553egceec44f45d0f&690
http://s6/mw690/89d3553eg7b17a0850375&690
偷得浮生数日闲,清晨在小巷走一走,夜里在河边坐一坐,满目所见,小桥流水人家。那一刻,甚至有一种错觉,仿佛乌镇等待千年就是为了等待我们的出现。
http://s3/mw690/89d3553eg7b17a120a8d2&690我喜欢这样的黑瓦,喜欢这样的时光。
这样的院子,承载了几代人的故事?
他们的故事,没有人会记起,也没有人会忘记。
http://s2/mw690/89d3553egceec46a81851&690
http://s2/mw690/89d3553egceec47175c11&690
http://s12/mw690/89d3553eg7b17a08fc67b&690
http://s2/mw690/89d3553egceec46f0f091&690
在乌镇的清晨醒来,能听到清脆的鸟鸣,和潺潺的水流声。
乌镇的美,在于细节。可以是一墙一瓦,也可以是一灯,一船。
依水而居,多么惬意。
http://s12/mw690/89d3553eg7b17a0c81cbb&690
http://s7/mw690/89d3553egceec481abf46&690
http://s16/mw690/89d3553egceec4b088d9f&690
这样的路,你走过几次呢?
这样的小船,你又乘过几回呢?
乌镇的人看乌镇,并没有什么特别。
因为他们在生活,而我们只是来行走。
他们恬淡如水,恰恰在我们看来是很难得的惊艳之美。
http://s14/mw690/89d3553egceec4aad49dd&690
乌镇很小,一天里,你能来回走很多很多回。
慢慢走,慢慢想,旅行的意义,就是这样。
来乌镇慢慢体会吧,时光就这样停下来。
彷佛不曾来过,也不曾离开~~~~
时尚妞妮,80后,女、喜欢天马行空,没有太多的钱,但有颗乐观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