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苗族节日“二月二·祭桥节”【图文】

标签:
苗族节日二月二祭桥节文化 |
分类: 语言文化 |
祭桥分为架桥和敬桥二种。架桥又分为两种情况:一是主家无子。无子的人家架桥目的就是保佑上天送孩子来。二是主家有子。有子的人家就祈求上天保佑孩子除病消灾,健康成长。
因此苗家对不孕不育的情况采取的办法,就是在寨外选一个人们走路必经的地方架一座桥。小孩身体不健康,也是在一些分岔路口立一个指路碑,传说这是给这个孩子积德,保佑健康平安。农村人穷,架一座大桥自然是不可能的事,多半都是在人行必经的、有沟渠横拦的地方铺一个石板而已,但架桥讲究仪式,要求虔诚。就象鲁讯笔下的祥林嫂到庙里捐门槛一样,这是一种对命运转折的神圣渴求。
架桥方式也很多。有的人架石桥,有的人架木桥,还有的人兴架石凳(俗称坐桥)。架石桥或木桥的多为求子,一般在节前就请人备好石料,请巫师占卜择地,只等二月二动工。开工前,有的苗寨还要请巫师烧香烛纸钱,用麻线、背带、蜘蛛、鱼、蛋、酒和几尺红布,进行祭祀仪式,方能动工。桥架好后还要由巫师剪符念咒,贴于桥两侧,多数还兴桥头用石块垒一土地庙,意为土地神守桥。
架石凳桥多为孩子瘦弱多病的人家所为。这类架桥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架桥,而是在水井边、大树脚、山坳口休息处,用石块搭成桥(这类桥禁别人踩),供人休息。架桥者也把此石桥视为孩子们的桥,意为给孩子架个桥,保他平安成长,除病驱灾。
架桥敬桥的兴起,还有这样一个传说。说是苗族中有对夫妇,男的叫垢包,女的叫务扁,夫妇俩勤劳忠厚,吃穿不愁,就是无儿无女。一天,一只喜鹊落在门前树上叫个不停。垢包和务扁就问喜鹊:“喜鹊,喜鹊,你这么高兴,知不知我夫妇的苦愁啊?”喜鹊回答说:“垢包、务扁啊,你们只要给我缝件白色短袖袄,让我穿上挡挡太阳光,我就告诉你们怎样才会有娃崽”。垢包和务扁说:“喜鹊啊,只要能有娃崽,莫说缝件短袖袄,就是一百件,我们也心甘情愿”。于是,务扁找出自己织的土布,给喜鹊缝了一件白短袖袄。喜鹊穿上非常高兴,再也不脱。为答谢垢包和务扁夫妇,喜鹊就说:“娃崽从天上来到凡间,路上常常遇到溪河,因腿短过不来。你们只要二月二到溪边小河边去搭桥,娃崽就会到你们家来”。
垢包和务扁照喜鹊讲的话去搭了桥,果然生了个儿子。为了纪念搭桥生崽,到了第二年搭桥的那天,就去桥边敬桥。别人很想仿效这夫妇搭桥得了儿子,也在二月初去搭桥。以后得了儿子又敬桥。人人仿效,成了习俗。
http://w.3miao.net/forum/month_0803/20080309_1812201c22ad807b7320jRPhMt4Q7CcB.jpg.thumb.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