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生的未知而教

标签:
教育 |
为学生的未知而教 |
http://www.xxsx.cn/images/item/break.gif |
作者:江苏省南京市力学小学
帅
莉 |
“9的乘法口诀”是苏教版教材最后教学的乘法口诀。学生经历了1~8的乘法口诀的学习,初步积累了学习乘法口诀的经验。教学“9的乘法口诀”之前,笔者在执教的两个班级做了一个课前调查, 第一,迁移运用学习经验,经历编制口诀的过程。乘法口诀的学习贯穿二年级上半学期,学生多次经历了学习乘法口诀的过程:想意义推得数—编口诀记口诀—应用口诀算乘除。9的乘法口诀需要基于学生的现实认知水平,引导学生迁移运用学习经验,经历编制口诀的过程。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8的乘法口诀。根据8的乘法口诀排列的规律,你觉得9的乘法口诀该怎样排列呢? 生1:第一个数从一开始,一个比一个大一,第二个数都是九。 生2:第一个数到九就结束了。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写出每一句口诀的前半句:一九、二九……九九。 师:你能知道口诀的得数吗? 生:(异口同声)能! 师:第一句不用想就知道了一九得九,第二句呢? 生:二九十八。 师:为什么是十八? 生:比上一句一个9多9,就是十八。 师:你会能想出下面的得数吗?同桌互相说一说。 学生个别汇报,汇报到六九五十四时,节奏变慢了。 师:你们怎么知道是五十四的?
生:比上一句多1个9 …… 利用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引导他们简约地经历编制口诀的过程。对于容易出现错误的口诀,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回忆想出得数的方法,进一步明确口诀的意义和编制口诀的方法。用时不多,教在需教处。 第二,借助直观图示,发现记得数的新方法。9的乘法口诀有9句,得数的数字相同数位不同,而且后面几句口诀的得数比较大,因而记忆得数的错误率比较高。用每次加9的方法记得数虽然容易,但这样的方法要借助前面算式的结果,可以以此引导学生发现更好的记得数的方法。 师:小朋友,9的乘法口诀都编出来了。看看9的乘法口诀,你有什么感觉? 生1:多,一共有9句。 生2:里面有好多个得数很像。 师:(假装不解)你能举个例子吗? 生:比如四十五和五十四,还有三十六和六十三。 师:你的意思是特别容易记错?(该生点头)那除了每次加9,你有没有记住9的乘法口诀的好办法? 生:我发现9的乘法口诀得数十位每次多1,个位每次少1。 师:这个规律怎么记口诀? 生1:知道上一句可以推一下,下一句也可以。 生2:得数十位和个位上的数加起是9。 师:你能举个例子说说怎样记吗? 该生挠头,答不上来。 生:比如五九四十几想不起来,就用九减四就可以知道个位了。 师:太棒了,大家不仅能发现规律,还能用规律记口诀! ……
这一段教学是鼓励学生自己想办法记口诀。在多次实践中都没有学生提到教材“想想做做”第1题(如下图)中记忆口诀的方法,于是教学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采用这样的方法。 师:(故作神秘)老师有一个记得数的小妙招,看到前半句就能推出得数,想不想研究? 出示例题中的星星图。师:小妙招就藏在星星图里。数一数一行有几个格子几颗星? 生:10个格子和9颗星。 师:你们怎么一下子就知道了,是一个一个数的吗? 生:有10个格子,少放了1颗星,就是9颗。 师:原来是这样,你们发现1个9比10少1。 突出显示两行五角星。 师:现在有几个9?看图想一想,它比几十少几呢? 生:2个9比20少3。 让一个学生上黑板指一指少的2在哪里。 师:你能像这样圈一圈,看看几个9和几十之间的联系吗? 学生独立完成,四人小组交流,说说有什么发现,是怎样发现的。 …… 以往的教学过程,让学生看图发现几个9的得数的规律一般是在“9的乘法口诀”教学之后,学生的学习需求不够强烈。口诀都会背了,再来探寻规律,规律已经没有“用武之地”了。同时,学生在看图填表的过程中更多的是关注“填”,而忽略了“看”和“想”,缺乏寻找规律和图的联系,学生对规律的感受不充分。而让学生在记忆口诀的过程中发现规律,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需,也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了记忆口诀的方法。 第三,巩固应用口诀,激发学习兴趣。在记忆9的乘法口诀之后,需要引导学生在应用中逐步提高记忆口诀的熟练程度。同时,也要挖掘相应的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师:从冬至开始,每九天一数,到三九四九是最冷的时候。那四九结束,从冬至算起已经过了多少天? …… …… 为学生的未知而教,就是要真正面向学生,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据学而教。同时,教师要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和同伴与教师互动,整合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思考的教学资源,在学习新知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